导航卫星反射信号技术,是利用接收机同时获取导航卫星定位信号与地球表面反射后的定位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海洋浪高、土壤湿度等信息。该技术是导航卫星位置服务之外的创新应用方向,也是当前国际导航卫星科学应用的热点之一。
科技部与欧空局共同组织成立的中欧导航卫星反射信号联合研究工作组(GNSS-R工作组)于2013年8月2日,使用北斗导航卫星反射信号接收机成功探测到“飞燕”台风经过时的海风海浪信息。这是我国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成功探测台风的首例实验,对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8月14日,工作组再次获得登陆广东的强台风“尤特”的相关观测数据。本次在广东省深圳市和阳江市开展的实验取得成功,得到了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深圳气象局的大力支持。
此次台风探测实验中使用的北斗卫星反射信号接收机,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实时探测台风来临时的海风、海浪和海面高度等多种海面物理参数,并具有兼容GPS的能力。传统遥感手段实时探测台风引起的海风海浪信息始终是个难题,缺乏有效手段,GNSS-R创新技术在攻克这一难题方面提出了崭新思路,具有成本低、安全的特点,可应用于气象预报、减灾等领域。中欧双方将合作开展研究分析工作,推动导航卫星反射信号应用为气象预测,防灾减灾等领域提供技术保障。
中欧导航卫星反射信号联合研究工作组是根据科技部与欧空局2011年签署的中欧空间科技合作协议成立的,工作组成员包括国际上首次提出导航卫星反射信号概念的欧空局马丁(Manuel Martin-Neira)教授,中方专家召集人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东凯教授。中欧双方一致确立的联合研究方向包括台风探测、海冰探测、土壤湿度探测等领域。中欧双方在导航卫星反射信号探测台风的理论模型、算法及实验方法等方面前期进行了大量合作研究,为台风探测实验成功奠定了基础,也为北斗系统应用在反射信号方向上进行了成功实践,拓展了北斗应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