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中心 » 国家 » 农业部 » 正文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3-12-09    浏览次数:1

 

 农办机〔2013〕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农机(农业、农牧)局(厅、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其他有关单位:

  为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轻简化、集成化、标准化、规模化,我部编制了《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予印发。

  请各地在《意见》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技术内容,完善本地区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做好试验、示范和推广,促进水稻生产健康发展。

农业部办公厅

2013年11月4日


 

 

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本指导意见针对我国水稻主产区生产特点制定,旨在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提高水稻机械化生产水平。提倡以机械化育插秧为主的种植方式。积温、光照、种植品种等生态与生产条件能够满足水稻直播要求的地区,可发展机械化精量直播,降低水稻生产成本。同时采用相应的整地、除草、齐苗、抗倒伏等技术措施,有效防范直播稻的风险。各地应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生产实际,制订和完善相应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促进水稻生产健康发展。

  一、整地准备

  水稻机插前耕整地质量要求做到“平整、洁净、细碎、沉实”。耕整深度均匀一致,田块平整,地表高低落差不大于3cm;田面洁净,无残茬、无杂草、无杂物、无浮渣等;土层下碎上糊,上烂下实;田面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沉实而不板结,机械作业时不陷机、不壅泥。

  北方稻区稻田耕作采用翻地和旋耕相结合的耕作方法,提倡采用大型拖拉机配套铧式犁或圆盘犁进行秋翻耕,耕翻深度20~25cm。春季整地采用旋耕机进行旱耕或湿润耕作,旋耕深度14~16cm,要求深浅一致。耕作与秸秆还田相结合,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插前放水泡田,旋耕整地,采用平地打浆机、水田耙等耙地机具平整田面。稻田打浆整平后需沉淀,一般沙壤土沉淀0.5~1天,粘土沉淀2~3天,部分泥浆田需沉淀3~5天左右。机插时泥脚深度小于30cm,田面水层保持2~3cm。

  南方稻区有条件的应实行冬翻田,冬翻田应旱耕或湿润耕作,提倡秸秆还田,采用翻耕或旋耕,犁耕耕深18~22cm,旋耕深度12~16cm。移栽前1周左右整田,提倡旱耕或湿润旋耕,犁耕深度12~18cm,旋耕深度10~15cm,达到秸秆还田、埋茬覆盖。之后,采用水田耙或平地打浆机平整田面,沉田后达到机插前耕整地质量要求。丘陵山区可采用小型拖拉机匹配相应的旋耕机或犁整田。南方麦(油)稻及双季晚稻等一年多熟制地区由于季节紧张,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整地,在泥脚较深的稻田,提倡用橡胶履带拖拉机配套旋耕机、反转旋耕灭茬机、平地打浆机等机具进行整地作业,做到田面平整,泥浆沉实后及时机插。

  翻耕或旋耕应结合施用有机肥及其他基肥,使肥料翻埋入土,或与土层混合。

  二、播种育秧

  (一)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种植制度、种植季节、生产模式等选择生育期适宜、优质、高产、稳产、发芽率和分蘖力较强的适于机插的水稻品种,要根据前后作物茬口选择确保能安全抽穗的水稻品种。南方双季稻区应考虑双季早稻与晚稻品种生育期合理搭配,实现双季机插高产。

  (二)育秧模式

  各稻区根据生产状况选择适宜的机插育秧模式和规模,尽可能集中育秧。北方稻区有条件的地区应采用工厂化育秧或大棚旱地育秧,也可采用中棚旱地育秧。南方稻区有条件的地区应采用工厂化育秧或大棚旱育秧,也可以采用稻田旱育秧或田间泥浆育秧;早稻需要保温育秧,晚稻育秧需要遮阳防雨(以防高温高湿秧苗徒长),提高成秧率,培育壮秧。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