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全市蚕桑产业发展按照“稳产、提质、增效”要求,重点围绕栽桑养蚕和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蚕业,促进全市蚕桑产业转型发展。
一、发展目标
到2017年全市桑园面积稳定在10万亩,发种量10万张,小蚕共育面100%,省力化养蚕100%,方格簇100%,蚕茧单产40千克/张,茧款现金收入1.8亿元,蚕业综合产值3.5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31%。到2020年蚕业综合产值4.3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61%。
二、具体措施
(一)加大投入,夯实发展基础。争取国家、省“蚕桑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整合涉农政策资源,建省级优质蚕桑基地县1个,万亩现代蚕桑产业标准化基地2个,市级优质蚕桑示范乡(镇)20个,县级蚕桑专业村100个,着力培育5000户蚕桑大户,连片打造10万亩优质蚕桑产业带。
(二)加强科技推广,促进蚕业提质增效。争取中国农科院、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校支持,引进蚕桑新品种,使用现代蚕业新机具,开展大规模技术培训,探索“互联网+”,狠抓技术创新、新工艺研究和新产品研发,提高蚕桑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三)调整结构,促进蚕业转型发展。一是结合打造休闲观光蚕业,推动全市果叶兼用桑发展到10000亩。二是改进桑叶茶生产技术,提升品牌,做优做大桑叶茶产业,力争产值达1000万元。三是加强蚕桑药用产品研究,提高生产能力,力争产值达5000万元。四是发展饲料桑,狠抓桑叶饲料研究、试验和推广,发展饲料桑10000亩,为人们提供绿色生态健康的畜禽产品。
(四)培育主体,构建新型经营体系。采取租赁经营、代管托管等方式,促进桑园向养蚕能手相对集中,重点扶持蚕桑大户,创建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加强蚕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开展蚕桑产品深精加工,延伸产业链。引进企业投资经营和发展,实行“公司+农户”、“公司+共育户+农户”等模式,发挥企业带动作用,提高蚕农的组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