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价法》及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雅砻江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内容进行第二次公示。
一、规划概况
根据雅砻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流域人口、资源和环境特征,针对流域治理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拟定雅砻江综合规划包括水力发电规划、供水及灌溉规划、防洪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水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和水利血防规划。
初步规划上游暂按18级开发,其中青海省境内为7级,总装机容量2760MW;中游规划7级开放,总装机容量9642MW;下游规划按5级开发,即锦屏一级(1880m/3600MW)、锦屏二级(1646m/4800MW)、官地(1330m/2400MW)、二滩(1200m/2143300MW)、桐子林(1015m/600MW),总装机容量14700MW。
规划到2020年,在城镇现有供水工程的基础上,实施水厂和供水管网改造扩建工程,水源不足的地区新建水源工程。流域耕地有效灌溉面积由现状的151.1万亩发展到259.5万亩,新增108.4万亩,耕地有效灌溉率达到70%,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达到0.54。
流域内主要防洪保护对象分布在安宁河、鲜水河沿岸,规划安宁河通过加固和新建堤防,兴建防洪水库,逐步形成“堤库结合”的防洪总体格局;干流主要梯级水库应承担川江及长江中下游防洪任务,在7月初至8月上旬共需设置防洪库容50~60亿m3,其中仁青岭5.0亿m3、两河口20亿m3、锦屏一级16亿m3,二滩9亿m3。
水生态与环境保护优先保护国家及省级重点保护区域与保护对象,合理规划流域治理开发方案,通过严格控制水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的治理开发活动,将治理开发活动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限制在水生态环境系统能承受的范围内。
二、评价区环境现状
(1)生态环境
雅砻江流域由于受区内地质岩性、地理气候和耕作条件等因素影响,土壤类型复杂多样。上游主要土壤类别包括山地褐土与灰褐土、山地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及高山寒漠土等;中下游主要土壤类别有潮土、褐土、棕壤、草甸土及寒漠土等。
受气候、土壤和人为活动影响,雅砻江流域植被类型分布区域性差异较为明显。上游以高寒沼泽草甸、高山灌丛草甸、亚高山灌丛草甸、高山流石滩植被为主;中下游以山地常绿针叶、落叶阔叶林区,亚高山常绿针叶、阔叶林区及山地灌丛、亚高山灌丛、干旱河谷灌丛、干旱河谷草丛等组成。区内植被可划分为:森林、灌草丛、农田植被和经济等四大类型,受自然水、热条件和人为影响,植被覆盖率、生态功能等区域差异明显。
雅砻江流域水生生物众多。共有底栖动物150余种,鱼类80余种。
(2)水环境
2010年对雅砻江干流泸宁、二滩、桐子林3个测站,安宁河干流大桥水库、漫水湾、昔街、米易、湾滩5个测站,以及邛海,共9个测站水质评价结果表明,雅砻江流域水资源质量总体良好,各测站现状水质均可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及以上,仅安宁河干流西昌段城镇江段岸边水域水质较差。
(3)社会环境
雅砻江流域地跨青海、云南、四川三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丽江地区等6个市(州),涉及共30个县(市),流域内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居住着汉、藏、彝回、布依、傈僳族等20余个民族,91.7%的流域面积属四川省。
2010年全流域地区生产总值643.52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分别为16%、51%、33%。流域经济四川省所占比重较大,总体上经济水平仍较落后,人均GDP约2.08万元,无论是单位面积产出还是人均水平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水文水资源
规划实施后,通过对生态基流和生态下泄水量等控制指标的控制管理,可满足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通过改扩建与新建水源工程,可提高水资源的调控能力,缓解用水供需矛盾;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雅砻江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水源区之一,需承担西线工程56.5亿m3的调水任务。调出水量占水资源总量的比例为9.5%,对年径流总量影响不大,但对调水区下游局部河段水资源影响较大。
雅砻江干流水电枢纽规划方案的实施,将使部分河段形成梯级水库,库区内水面展宽,水深增加,流速降低,河流形态及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联系性发生明显变化。通过以两河口为骨干的控制性水利水电工程联合调度,可进一步提高流域抗御洪水的能力,充分发挥水库群整体综合效益,保障生态环境需水和河段内自然保护区、景观、湿地、鱼类产卵场等敏感区域及特殊生态需水要求。
(2)水环境
根据各水库的调节性能初步预测,干支流控制性水利水电工程中对水温影响较大的主要为两河口、锦屏一级等分层型水库。在增温期,下泄低温水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也会对农业灌溉造成不利影响。河流梯级开发将造成水温累积叠加影响,加重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雅砻江流域现状水质较好,仅安宁河水质存在局部污染,水资源保护规划实施后,到规划水平年,可使流域内干、支流水功能区一般河流江段水质有明显改善,西昌、米易等主要城镇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生态环境
1)陆生生态
规划工程项目建设涉及淹没、占地和移民安置,对陆生植被产生不利影响;河流梯级开发对部分河谷森林、灌丛或疏生林产生叠加影响;雅砻江流域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在中高山或海拔较高地带,规划项目实施对其影响相对较小。水土保持规划实施将加强对现有植被的保护,实行全面封禁,对植被将带来有利影响,可改善生态环境。
2)水生生态
干流水力发电枢纽建设将影响水生生物多样性与资源量,进一步加大对河流连通性的阻隔影响,特别是其中很多特有鱼类属于产漂流性卵的鱼类,需要较长的流程才能完成产卵繁殖和栖息的生命过程。工程调度运行造成的下泄水流气体过饱和、水温降低等理化条件的改变对坝下临近江段鱼类的生存与生长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工程建设也部分减少了急流、浅滩、弯道等多样性生境的数量。
(4)土地资源
流域综合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改革耕作和种植制度,提高有效灌溉面积,合理调整作物结构和布局,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5)社会环境
雅砻江流域综合规划的实施,有利于改善流域水资源配置,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河流梯级开发将涉及淹没和移民安置,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其影响还涉及社会关系、生活质量、民族文化、传统习俗和人群心理因素等诸方面。
四、环境保护措施
(1)水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推进水资源保护的协调机制建设、法制建设、水功能区规范化管理与水行政执法。按水功能区入河排污总量控制要求,加强入河工业污染源和城市生活污染源控制,做到增产减污或增产不增污。采取有效措施,减缓梯级建设后低温水下泄影响。两河口、锦屏一级等水库建库后水温呈分层型,可能存在低温水下泄问题,在工程设计中应采取分层取水等措施,减缓对其下游水温的影响。
(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采取措施保护水生生物物种、生境和生态系统,加强水生生物保护。综合考虑珍稀特有鱼类生物学特性及雅砻江鱼类资源的现状,统一规划建设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站;水温分层的水库应根据影响对象和影响程度确定是否采取分层取水措施;加强流域内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和科研工作。
水力发电规划实施尽可能减少对农田和植被的淹没及占用,注重与国家正在实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雅砻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相衔接;加强原生植被的保护与修复;认真贯彻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加强宣传教育,严禁捕杀野生动物、乱砍滥伐。
(4)社会环境
规划实施期注重文物、景观保护,根据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可能受淹没和影响的文物进行易地搬迁或重建;在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利用活动应同各景区规划相协调。
重视民族文化保护。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保护少数民族移民群众信仰和宗教自由;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综合评价结论
规划对雅砻江干流及主要支流进行了水能资源开发功能分区,拟定了控制性指标,对保护雅砻江珍稀特有鱼类、生物多样性以及对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规划通过水力发电及供水灌溉规划,可合理开发雅砻江水力资源,实现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的转化,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可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满足供水要求,提高灌区经济、环境效益。通过防洪与水土保持规划,可保障防洪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安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促进生态建设,改善山丘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可保障水体水质和生态环境用水,满足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水量和水质要求;可舒缓治理开发对生物生境,生物多样性和完整性的影响。通过流域综合管理规划,可建立起高效的跨部门和跨地区协调机制,实现水质、水量和水生态环境信息的联合监测和采集,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规划的实施也将改变雅砻江流域水文情势,造成水库泥沙淤积及河床冲淤变化;降低部分水体稀释扩散能力,导致局部水体富营养化和岸边水污染;减少部分耕地、林地;将产生河流生境改变和大坝阻隔,对水生态系统尤其是鱼类生存繁殖带来不利影响;对流域自然生态系统将产生叠加累积影响。针对各种不利影响,应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
总之,综合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统筹了保护与开发,协调了生态与发展,平衡了总体与局部,兼顾了当前与长远。随着规划水平年的推进,规划对水文情势、水环境及生态环境影响将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上是不利而且是不可逆的。在认真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后,规划的实施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舒缓。规划的实施将极大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通讯地址:武汉市汉阳区琴台大道515号邮编:430051
联系人:王中敏电话:027-84881993传真:027-84872714
邮箱:wangzhm2012@126.com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内容包括:
(1)您对该规划的态度;
(2)您最关心该规划那部分内容;
(3)您认为雅砻江流域存在哪些主要环境问题;
(4)您对规划实施有哪些建议,对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要求。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时间
自公告之日起15天内,4月19号~5月5号。
九、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以以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意见反馈给规划编制组织机构或环评单位,并留下您的主要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和您取得联系。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2013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