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宜昌生物产业园观景平台俯视,四纵四横道路骨架网已粗具雏形。 “2020年,这里将建成以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研发为主导的生态型产业园,工业总产值将实现1000亿元。”在上月举行的医药产业推进会现场,听完宜昌生物产业园区负责人的介绍,与会代表们纷纷感叹“大手笔”。
围绕食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资源循环利用、船舶和海洋装备工程、医药六大产业,一个高强度的产业振兴计划,在湖北拉开序幕。
保增长的必然选择
一季度,湖北省工业增加值增幅比去年同期和第四季度分别回落6.5个和3.8个百分点,为2009年以来的新低。钢材、汽车、石化等主要产品占全国的比重呈下降态势。
工业是保增长的关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证明,湖北省千亿元产业集群雁阵齐飞,不仅成功抵御了经济寒流,更成为推进产业升级的引领者。
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成为湖北保增长的必然选择。
冷静分析湖北优势——
看食品,去年主营业务收入5082.2亿元,超过汽车、钢铁、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位居湖北十大千亿产业之首;
看电子信息,去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336亿元,同比增长24.5%,增速高于全国同行业近7个百分点,位居中部第二位;
看装备制造,作为湖北传统优势产业,产业规模大、基础好,高端装备制造业异军突起,支撑带动作用凸显;
看船舶和海洋装备工程,海洋油田固井设备,湖北占国内市场90%以上;酸化、防沙和大型海洋压裂设备,市场占有率100%,市场前景广阔;
看医药,人福、东阳光等企业挂牌上市,成为全省上市企业集中区,正成为支撑湖北产业发展的新兴力量;
看资源循环利用,目前已有600多亿元产值,发展后劲足。
六大重点产业,是湖北工业经济新动力,也是全省“两计划一工程”的重要载体。
“主抓六大重点产业,是全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是做大做实做强工业的必然选择。”副省长许克振掷地有声。
密集调研,谋划发展路径
发展六大重点产业,时不我待。
3月初,省经信委、发改委、国防科工办等部门组织专班,深入全省各地上百家企业密集调研;
3月25日,省政府专题研究推动湖北省六大产业发展,审议通过行动方案,确定由省经信委、发改委、国防技术工业办公室三部门联合推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4月初,《关于加快六大重点产业的行动方案》修订版出台;
4月15日至5月10日,六大重点产业推进会在武汉、十堰、襄阳、宜昌等地相继召开。政府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行业专家,看现场,找差距,谋发展。
食品产业推进会召开之际,正是禽流感冲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当口。参会代表、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禽流感来袭,消费者对“脏蛋”避之不及,而神丹生产的经过消毒处理的健康蛋,受市场冲击较小。学会在市场挑战中寻求机遇,湖北禽蛋产业可望再上新台阶。
会议还在继续,宜昌已率先行动。在电子信息产业会现场,来自宜昌南玻集团的代表李帮月介绍,为了减少企业用工成本,宜昌市日前出台新政,降低城区企业缴纳医疗、工伤、生育三项社保费率,此举每年将为城区4200余家参保企业减负6190万元。
一股思发展、谋发展的紧迫感在六大产业领域升腾。
逆势进发,向产业高地加速奔跑
六大重点产业目标明确:力争到2015年实现六大重点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2.7万亿元,到2017年突破3.8万亿元。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培育一批龙头示范企业。在各产业选择10家至20家规模大、创新能力强、有发展前景的优势企业,指导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步伐,力争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百亿元。
做大一批产业集群。以装备制造为例,培育武汉及周边城市汽车零部件“环状”聚集区、“十襄随”汽车零部件“带状”聚集区、“荆荆宜”汽车零部件“三角状”聚集区,发挥集群效应,完整产业体系。
引进一批重大项目。以医药为例,力争再引进3家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生产、研发或总部型项目以及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湖北。
研究解决一批突出问题。省政府将成立6个重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保障各项措施落实。
做大总量,优化结构,两条腿走路,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遵循这一思路,湖北工业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