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机(农业、农牧)局(厅、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其它有关单位:
为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大豆机械化水平,促进大豆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提高大豆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种植积极性,我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提出了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技术指导意见”),现予以印发。
请各地在技术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细化技术内容,完善本地区的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和作业规范,不断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推动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农业部办公厅
2014年11月24日
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本指导意见针对黄淮海和东北地区大豆机械化生产制定,也可以供西北大豆产区参考
在大豆规模化生产区域内,提倡标准化生产,品种类型、农艺措施、耕作模式、作业工艺、机具选型配套等应尽量相互适应、科学规范,并考虑与相关作业环节及前后茬作物匹配。
随着窄行密植技术及其衍生的大垄密、小垄密和平作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大豆种植机械化技术日臻成熟。各地应根据本指导意见,研究组装和完善本区域的大豆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的机械化生产技术,加快大豆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生产发展。
一、播前准备
(一)品种选择及其处理
1.品种选择。按当地生态类型及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通过审定的耐密、秆强、抗倒、丰产性突出的主导品种,品种熟期要严格按照品种区域布局规划要求选择,杜绝跨区种植。
2.种子精选。应用清选机精选种子,要求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95%,水分≤13.5%,粒型均匀一致。
3.种子处理。应用包衣机将精选后的种子和种衣剂拌种包衣。在低温干旱情况下,种子在土壤中时间长,易遭受病虫害,可用大豆种衣剂按药种比1∶75~100防治。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种子量0.5%的50%多福合剂或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虫害严重的地块要选用既含杀菌剂又含杀虫剂的包衣种子;未经包衣的种子,需用35%甲基硫环磷乳油拌种,以防治地下害虫,拌种剂可添加钼酸铵,以提高固氮能力和出苗率。
(二)整地与轮作
1.轮作。尽可能实行合理的轮作制度,做到不重茬、不迎茬。实施“玉米-玉米-大豆”和“麦-杂-豆”等轮作方式。
2.整地。大豆是深根系作物,并有根瘤菌共生。要求耕层有机质丰富,活土层深厚,土壤容重较低及保水保肥性能良好。适宜作业的土壤含水率15%~25%。
(1)保护性耕作。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如田间秸秆(经联合收割机粉碎)覆盖状况或地表平整度影响免耕播种作业质量,应进行秸秆匀撒处理或地表平整,保证播种质量。可应用联合整地机、齿杆式深松机或全方位深松机等进行深松整地作业。提倡以间隔深松为特征的深松耕法,构造“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间隔3~4年深松整地1次,以打破犁底层为目的,深度一般为35~40 cm,稳定性≥80%,土壤膨松度≥40%,深松后应及时合墒,必要时镇压。对于田间水分较大、不宜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区,需进行耕翻整地。
(2)东北地区。对上茬作物(玉米、高粱等)根茬较硬,没有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区,提倡采取以深松为主的松旋翻耙,深浅交替整地方法。可采用螺旋型犁、熟地型犁、复式犁、心土混层犁、联合整地机、齿杆式深松机或全方位深松机等进行整地作业。①深松。间隔3~4年深松整地1次,深松后应及时合墒,必要时镇压。②整地。平播大豆尽量进行秋整地,深度20~25 cm,翻耙耢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达到播种状态;无法进行秋整地而进行春整地时,应在土壤“返浆”前进行,深度15 cm为宜,做到翻、耙、耢、压连续作业,达到平播密植或带状栽培要求状态。③垄作。整地与起垄应连续作业,垄向要直,100米垄长直线度误差不大于2.5 cm(带GPS作业)或100米垄长直线度误差不大于5cm(无GPS作业);垄体宽度按农艺要求形成标准垄形,垄距误差不超过2cm;起垄工作幅误差不超过5cm,垄体一致,深度均匀,各铧入土深度误差不超过2cm;垄高一致,垄体压实后,垄高不小于16cm(大垄高不小于20cm),各垄高度误差应不超过2cm;垄形整齐,不起垡块,无凹心垄,原垄深松起垄时应包严残茬和肥料;地头整齐,垄到地边,地头误差小于10cm。
(3)黄淮海地区。前茬一般为冬小麦,具备较好的整地基础。没有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区,一般先撒施底肥,随即用圆盘耙灭茬2~3遍,耙深15~20cm,然后用轻型钉齿耙浅耙一遍,耙细耙平,保障播种质量;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区,也可无需整地,待墒情适宜时直接播种。
二、播种
(一)适期播种
东北地区要抓住地温早春回升的有利时机,耕层地温稳定通过5℃时,利用早春“返浆水”抢墒播种。
黄淮海地域要抓住麦收后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抢墒早播。
在播种适期内,要根据品种类型、土壤墒情等条件确定具体播期。中晚熟品种应适当早播,以便保证霜前成熟;早熟品种应适当晚播,使其发棵壮苗;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块,应当抢墒早播,播后及时镇压;土壤墒情好的地块,应根据大豆栽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栽培制度及大豆生态类型具体分析,选定最佳播期。
(二)种植密度
播种密度依据品种、水肥条件、气候因素和种植方式等来确定。植株高大、分枝多的品种,适于低密度;植株矮小、分枝少的品种,适于较高密度。同一品种,水肥条件较好时,密度宜低些;反之,密度高些。东北地区,一般小垄保苗在2万株/亩为宜;大垄密和平作保苗在2.3~2.4万株/亩为宜。黄淮海地域麦茬地窄行密植平作保苗在2~2.3万株/亩为宜。
(三)播种质量
播种质量是实现大豆一次播种保全苗、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的关键和前提。建议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一次完成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环节。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503~2002《中耕作物单粒(精密)播种机作业质量标准》,以覆土镇压后计算,黑土区播种深度3~5cm,白浆土及盐碱土区播种深度3~4cm,风沙土区播种深度5~6cm,确保种子播在湿土上。播种深度合格率≥75.0%,株距合格指数≥60.0%,重播指数≤30.0%,漏播指数≤15.0%,变异系数≤40.0%,机械破损率≤1.5%,各行施肥量偏差≤5%,行距一致性合格率≥90%,邻接行距合格率≥90%,垄上播种相对垄顶中心偏差≤3cm,播行50米直线性偏差≤5cm,地头重(漏)播宽度≤5cm,播后地表平整、镇压连续,晾籽率≤2%;地头无漏种、堆种现象,出苗率≥95%。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播种时应避免播种带土壤与秸秆根茬混杂,确保种子与土壤接触良好。调整播量时,应考虑药剂拌种使种子质量增加的因素。
播种机在播种时,结合播种施种肥于种侧3~5cm、种下5~8cm处。施肥深度合格指数≥75%,种肥间距合格指数≥80%,地头无漏肥、堆肥现象,切忌种肥同位。
随播种施肥随镇压,做到覆土严密,镇压适度(3~5kg/cm2),无漏无重,抗旱保墒。
(四)播种机具选用
根据当地农机装备市场实际情况和农艺技术要求,选用带有施肥、精量播种、覆土镇压等装置和种肥检测系统的多功能精少量播种机具,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镇压等复式作业。夏播大豆可采用全秸秆覆盖少免耕精量播种机,少免耕播种机应具有较强的秸秆根茬防堵和种床整备功能,机具以不发生轻微堵塞为合格。一般施肥装置的排肥能力应达到90公斤/亩以上,夏播大豆用机的排肥能力达到60公斤/亩以上即可。提倡选用具有种床整备防堵、侧深施肥、精量播种、覆土镇压、喷施封闭除草剂、秸秆均匀覆盖和种肥检测功能的多功能精少量播种机具。
三、田间管理
(一)施肥
残茬全部还田,基肥、种肥和微肥接力施肥,防止大豆后期脱肥,种肥增氮、保磷、补钾三要素合理配比;夏大豆根据具体情况,种肥和微肥接力施肥。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和机械深施。
1.底肥。生产AA级绿色大豆地块,施用绿色有机专用肥;生产A级优质大豆,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公斤/亩,结合整地一次施入;一般大豆需施尿素4公斤/亩、二铵7公斤/亩、钾肥7公斤/亩左右,结合耕整地,采用整地机具深施于12~14厘米处。
2.种肥。根据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施肥实验测定结果、肥料供应水平、品种和前茬情况及栽培模式,确定各地区具体施肥量。在没有进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的地块,一般氮、磷、钾纯养分按1:1.5:1.2比例配用,肥料商品量种肥每亩尿素3公斤、二铵4.5千克、钾肥4.5公斤左右。
3.追肥。根据大豆需肥规律和长势情况,动态调剂肥料比例,追施适量营养元素。当氮、磷肥充足条件下应注意增加钾肥的用量。在花期喷施叶面肥。一般喷施两次,第一次在大豆初花期,第二次在结荚初期,可用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喷施,用量一般每公顷用尿素7.5~15公斤加磷酸二氢钾2.5~4.5公斤兑水750公斤。中小面积地块尽量选用喷雾质量和防漂移性能好的喷雾机(器),使大豆叶片上下都有肥;大面积作业,推荐采用飞机航化作业方式。
(二)中耕除草
1.中耕培土。垄作春大豆产区,一般中耕3~4次。在第一片复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中耕,耕深15~18cm,或于垄沟深松18~20cm,要求垄沟和垄帮有较厚的活土层;在株高25~30cm时,进行第二次中耕,耕深8~12cm,中耕机需高速作业,提高拥土挤压苗间草效果;封垄前进行第三次中耕,耕深15~18cm。次数和时间不固定,根据苗情、草情和天气等条件灵活掌握,低涝地应注意培高垄,以利于排涝。
平作密植春大豆和夏大豆少免耕产区,建议中耕1~3次。以行间深松为主,深度分别为18~20cm、第2、3次为8~12cm,松土灭草。
推荐选用带有施肥装置的中耕机,结合中耕完成追肥作业。
2.除草。采用机械、化学综合灭草原则,以播前土壤处理和播后苗前土壤处理为主,苗后处理为辅。
(1)机械除草。①封闭除草,在播种前用中耕机安装大鸭掌齿,配齐翼型齿,进行全面封闭浅耕除草。②耙地除草,即用轻型或中型钉齿耙进行苗前耙地除草,或者在发生严重草荒时,不得已进行苗后耙地除草。③苗间除草,在大豆苗期(一对真叶展开至第三复叶展开,即株高10~15cm时),采用中耕苗间除草机,边中耕边除草,锄齿入土深度2~4cm。
(2)化学除草。根据当地草情,选择最佳药剂配方,重点选择杀草谱宽、持效期适中、无残效、对后茬作物无影响的除草剂,应用雾滴直径250~400微米的机动喷雾机、背负式喷雾机、电动喷雾机、农业航空植保等机械实施化学除草作业,作业机具要满足压力、稳定性和安全施药技术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三)病虫害防治
采用种子包衣方法防治根腐病、胞囊线虫病和根蛆等地下病虫害,各地可根据病虫害种类选择不同的种衣剂拌种,防治地下病虫害与蓟马、跳甲等早期虫害。建议各地实施科学合理的轮作方法,从源头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根据苗期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药剂及用量,采用喷杆式喷雾机等植保机械,按照机械化植保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防治作业。大豆生长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应根据植保部门的预测和预报,选择适宜的药剂,遵循安全施药技术规范要求,依据具体条件采用机动喷雾机、背负式喷雾喷粉机、电动喷雾机和农业航空植保等机具和设备,按照机械化植保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防治作业。各地应加强植保机械化作业技术指导与服务,做到均匀喷洒、不漏喷、不重喷、无滴漏、低漂移,以防出现药害。
(四)化学调控
高肥地块大豆窄行密植由于群体大,大豆植株生长旺盛,要在初花期选用多效唑、三碘苯甲酸等化控剂进行调控,控制大豆徒长,防止后期倒伏;低肥力地块可在盛花、鼓粒期叶面喷施少量尿素、磷酸二氢钾和硼、锌微肥等,防止后期脱肥早衰。根据化控剂技术要求选用适宜的植保机械设备,按照机械化植保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化控作业。
(五)排灌
根据气候与土壤墒情,播前抗涝、抗旱应结合整地进行,确保播种和出苗质量。生育期间干旱无雨,应及时灌溉;雨水较多、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水防涝;开花结荚、鼓粒期,适时适量灌溉,协调大豆水分需求,提高大豆品质和产量。提倡采用低压喷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四、收获
大豆机械化收获的时间要求严格,适宜收获期因收获方法不同而异。用联合收割机直接收割方式的最佳时期在完熟初期,此时大豆叶片全部脱落,植株呈现原有品种色泽,籽粒含水量降为18%以下;分段收获方式的最佳收获期为黄熟期,此时叶片脱落70%~80%,籽粒开始变黄,少部分豆荚变成原色,个别仍呈现青绿色。采用“深、窄、密”种植方式的地块,适宜采用直接收割方式收获。
大豆直接收获可用大豆联合收割机,也可借用小麦联合收割机。由于小麦联合收割机型号较多,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但必须用大豆收获专用割台。一般滚筒转速为500~700转/分,应根据植株含水量、喂入量、破碎率、脱净率情况,调整滚筒转速。
分段收获采用割晒机割倒铺放,待晾干后,用安装拾禾器的联合收割机拾禾脱粒。割倒铺放的大豆植株应与机组前进方向呈30°角,并铺放在垄台上,豆枝与豆枝相互搭接。
收获时要求割茬不留底荚,不丢枝,田间损失≤3%,收割综合损失≤1.5%,破碎率≤3%,泥花脸≤5%。
五、注意事项
1.驾驶、操作人员应取得农机监理部门颁发的驾驶证,加强驾驶操作人员的技术岗位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严禁驾驶、操作人员工作期间饮酒。
2.驾驶操作前必须检查保证机具、设备技术状态的完好性,保证安全信号、旋转部件、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标志齐全,定期、规范实施维护保养。
3.机具作业后要妥善处理残留药液、肥料,彻底清洗容器,防止污染环境。
4.驾驶操作前必须认真阅读随机附带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