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解读之五

发布日期:2014-06-06    浏览次数:2

  现代市场经济只有借助于完整的市场体系,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不仅可以及时、准确地形成和传递各类要素的价格信号,合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要素稀缺程度,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市场发育程度和市场灵敏性,有效放大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对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推动市场更加健康、有序,促进公平竞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就是要更加突出市场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同全国一样,我区市场化改革从广度和深度上持续推进,市场体系建设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普通商品市场建设为主到要素市场建设为主、从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的价格改革到完善产权制度建设的所有制改革,从要求市场发挥“辅助作用”到发挥“基础性作用”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演变过程。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大幅度减少,资源主要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进行配置,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建立,有力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益和效率的提高。

  但目前我区初步建立的现代市场体系仍有待完善,要素市场领域市场化改革依然是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城乡建设用地、金融、科技等要素市场发育还不健全,市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地域限制、城乡分割和垄断;资源性产品、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等要素的市场化价格机制还不够完善,等等。这些制约了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制约了现代市场的健康运行,不利于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强调了市场化导向的坚决态度。《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更加突出市场作用,就必须使市场机制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挥作用。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从根本上逐步破除行业和行政垄断,形成长久持续的发展动力。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清理、调整前置审批事项,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深化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打破地域限制、城乡分割和垄断,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提升商业环境的便利化程度,让企业可以自主经营、公平竞争,让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自主消费,让商品和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平等交换。

  更加突出市场作用,就必须进一步推进重要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完善资源配置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市场配置矿产资源机制,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深化煤炭、天然气、水资源等价格改革,加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探索实行网运分开的新模式,完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蒙西地区电力市场多边交易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农村牧区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区域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普惠金融,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强化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二、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最有效地配置资源。现代经济学主要流派几乎都是围绕着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和市场经济应达到什么程度、政府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展开研究的。市场和政府关系的核心就是在资源配置中,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国内外理论模型和实践成果表明,市场通过作用于供求、竞争、利益和价格机制,以最少的资源投入生产最多的产品、获得最大的效益,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围绕着正确认识与处理政府(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的力量一步步得到释放,但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也受到不少限制,主要表现在市场与政府关系中的政府越位与缺位,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不够到位,影响了经济发展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意见》明确提出,“坚持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为核心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发育不充分、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要按照《意见》的要求,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改进政府决策协调机制,提高政府决策效率和科学性。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过多干预,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开自治区政府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大幅度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行政审批程序,推进实质性简政放权;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减少投资项目、生产经营活动、资质认定和许可审批,进一步规范投资审批行为;改革行政审批实施办法,规范必须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建立并向社会公开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完善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建立全区统一的网上办事大厅,全面推行集中办理和网上审批。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必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提供更好的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也不意味着政府无所作为、作用最小化。市场经济可以解决效率和惰性问题,但不能解决公平和诚信问题,而公平和诚信问题必然导致“市场失灵”,从而影响了市场功能有效发挥。因此,我们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必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意见》对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全面正确发挥政府保持经济稳定、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等职能和作用,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提高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的水平,深入研究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战略举措和挑战问题,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着力解决好就业、收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生态环境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着力加强对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的监督管理,清理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各项法规,为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和经济有序运行创造规则统一、秩序规范、竞争充分的良好环境,激励市场主体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建立全社会征信体系,完善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信用记录制度,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完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营造诚实、守信、自律、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必须更加注重协调配合,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亚当·斯密创立的西方古典经济学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合理配置资源,政府只承担“守夜人”职能。自由竞争引起资本积聚和集中进而产生垄断,从1825年起几乎每隔10年发生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1929年世界性严重经济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大萧条。在此大背景下,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主张,当经济周期处于衰退阶段或繁荣阶段时,政府通过分别实施扩张性或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调节消费和投资,影响总需求和总产出。二战以后,全球市场经济国家在强调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同时,普遍实行宏观经济管理、微观经济规制等不同方式的政府干预。因此,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使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不是相互对立的,是相辅相成的。进一步加强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协调配合,才能实现二者优势互补,协同发力。因此,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凡属市场能发挥作用的,政府要简政放权和松绑支持;解决好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凡属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政府要主动补位,弥补市场失灵。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