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9月24日
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署和要求,现就在本市中小学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1.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在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是坚持和强化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是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内在需要。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北京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京发〔2014〕11号),遵循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规律,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注重教育引导、舆论宣传、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制度保障相结合,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创新育人理念和手段,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实践平台,拓展教育渠道,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协同育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每一名学生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16字要求落到实处。
二、注重宣传教育,引导学生记住要求
3.人人知晓、熟记熟背。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记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实践要求。通过宣传橱窗、电子屏幕、宣传画、黑板报、广播电视、校园网、微博、微信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在校园处处可见、人人知晓,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开展童谣传唱、主题班队会、时事论坛、报告会等教育活动,深化宣传教育效果,使小学生逐步做到熟记熟背、养成习惯;初中生理解要求,学会践行;高中生立志成才,学会做人。
4.进教材、进课堂,入脑入心。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使中小学生逐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修订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和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将德育课程和少先队活动课作为系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学科间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作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和学校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不断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开展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展示活动,引导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努力做到每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5.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传统美德,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分阶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初中阶段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高中阶段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充分发挥首都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校创建活动,邀请千名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开展民族艺术进校园、京剧进课堂等工作,举办国学讲座、经典诵读、民族体育艺术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挖掘和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国际性节日、政治性节日以及党史国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等蕴藏的巨大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纪念活动。
6.注重学校文化熏陶浸润。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强化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功能。继续开展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之中,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首都特质和学校特色的学校文化。完善学校制度,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平等和谐的学校文化氛围。利用升国旗、入党入团入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十四岁迈入青春门、十八岁成人礼等仪式,传播主流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开展经常性的读书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努力做到每次活动不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情操。
三、坚持典型引路,引导学生心有榜样
7.学习英雄人物和先进人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可学、可模仿的人物形象,用鲜活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烈士陵园、名人故居、英雄和先进人物事迹展览等活动,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励志书籍、连环画等读物,学习了解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光辉事迹和崇高品德。邀请“北京榜样”、航天英雄、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奥运冠军、科学家、青年志愿者,以及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亲敬老等先进典型代表走进校园,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学习和借鉴美好事物,引导学生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
8.发挥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做到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加强师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聘任、考核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各项工作中。开展学生喜爱的教师、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评选工作,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德育教师、班主任的配备和选拔,不断提升广大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育人能力。
9.树立同伴榜样。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发现榜样、学习榜样、争做榜样。坚持开展寻找“身边道德榜样”、北京市优秀中学生、北京市优秀少先队员、最美孝心少年等评选表彰,举办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发现身边的美”微作品展示等活动,加大对先进人物、事迹的宣传力度,树立一批市、区县和学校的同伴榜样。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在学生中营造比志气、比学习、比劳动、比健康、比奉献的良好氛围,凝聚和传递社会正能量。
四、强化实践体验,引导学生从小做起
10.引导学生从我做起。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粮、节水、节电、节约钱物”和“美丽中国、绿色北京”、“清洁空气蓝天行动”等专题教育活动,探索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集体的事情争着做、公益的事情积极做,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和学校劳动,积极参加学工学农生产体验劳动。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和法制教育活动,培养中小学生公民意识。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起步,逐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养成遵纪守法、遵守规则、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11.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教育学生友善待人、助人为乐,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开展“续写雷锋日记”等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制定落实《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指导意见》,倡导志愿者实名注册,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政策保障,完善评价和鼓励学生长期坚持参加志愿服务的激励措施。培育校园志愿服务组织,设立中小学志愿服务岗,开发和拓展校级、班级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内、社区以及孝亲敬老等志愿服务活动。将参加志愿服务情况记入成长记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培养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和能力。
12.引导学生知行统一。加强实践体验活动载体和平台建设,实施“一十百千工程”,引导学生在认知理解基础上自觉践行,做到知行统一。每个学生在中小学学习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分别走进一次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至少参加十次集体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观看百部优秀影视作品、阅读百本优秀图书,学习了解百位中外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和优秀品格;市、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共同完善社会大课堂建设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在图书馆、博物馆等千余个具备相应社会资源的单位培养和聘用千名课外辅导教师。学校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课时在社会大课堂辅导完成。
五、加强指导服务,引导学生接受帮助
13.激励学生在最好的方面做最好的自己。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善于把握和发扬好自己的优点,发现和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虚心接受教师、家长和同学的意见和批评,不断完善自我、追求进步,树立信心,努力使自己做到越来越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他人,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长处,学会谦虚、学会宽容,能够更好容纳、接受、帮助他人。学校和教师要树立科学的育人理念,强化多元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全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爱和帮助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4.推进协作育人。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学校要建立健全协作育人机制,争取家庭和社会对学校育人的支持和配合。学校要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家长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家长学校建设,通过网上家长学校和“父母学院”工程等途径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注重家风建设,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社区应为学校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场所,协调辖区各方面力量配合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社会各方面要关心、支持、参与协作育人,形成推进育人工作的合力。
15.发挥好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加强入队入团教育,开展理论学习和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依托红领巾学校、少年先锋团校、中学生业余党校,大力加强对学生骨干人才的理想信念教育,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中学生社团、红领巾社团、首都少年先锋岗、少年科学院、七色光鼓号队等组织建设,不断丰富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平台。
六、确保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6.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纳入总体工作安排,加强统筹谋划,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明确职责分工,形成齐抓共管、全面推进的工作格局。市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德树人、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教育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加强对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工作指导。市宣传、精神文明、人力社保、文化、新闻出版广电、文物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支持、全面保障在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17.强化责任落实。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要统筹落实好本地区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项任务,加强人员、经费和制度保障。各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整体发展规划,贯穿于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在抓紧、抓实、抓细上下功夫。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要结合本校实际,组织制定落实方案,做到有目标、有要求、有措施、有进度、有保障、有评价。学校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落实上级党组织要求,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引导党员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要发挥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各项工作中落到实处。
18.强化监督检查。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和制度,检查各项责任和任务落实情况。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纳入教育工作和学校育人工作进行综合督导,保证市、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将工作抓实抓好。加强总结和交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深入学校开展实地调研和督查,及时发现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定期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研讨交流,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把握规律,努力构建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