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意见:拓宽高企认定办法

发布日期:2014-10-31    浏览次数:2

  《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10月28日公布,部署了健全市场机制、强化基础支撑、加大财税支持、拓宽资金渠道、加强人才培养、深化开放合作、推动示范应用等7项政策措施,力争到2020年,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达到8万亿元,成为促进科技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引擎。

  突破创新瓶颈

  “科技服务业是在世界各国向创新驱动转型过程中、科技创新作用不断增强条件下,对服务业的一个新分类,它更加强调运用现代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突出对社会提供智力服务和专业化支撑。”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宝明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在陈宝明看来,《意见》出台的背景在于,一方面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突出成就,专利、论文、人才等数量快速提升;另一方面,经济增长过度依靠投资、原材料消耗等传统的要素驱动方式,质量和水平不高。科技服务业实际上已成为我国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和产业转型发展的瓶颈环节。

  “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滞后,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服务机构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不高、高端服务业态缺乏等问题,严重地制约着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发展。”陈宝明说,《意见》明确科技服务业发展重点任务、部署政策措施,正是为了尽快破除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科技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并通过手段推动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助推和倍增效应。

  陈宝明认为,《意见》提出发展服务业的诸多措施实际上是要求抓住深化改革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入应用的良好机遇,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运用财政金融、税收、市场准入等政策手段,引导科技服务机构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为科技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赢利和事业发展空间。

  反映业界呼声

  成立10余年的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设立的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国际技术转移与技术商业化服务机构。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总经理谭鸿鑫告诉记者,“《意见》出台意义重大。我国科技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以技术转移为例,从业主体多是依托政府、大学、科研院所的转移机构,真正市场化运行的企业较少,还没有真正成为产业。《意见》的出台正是以推动产业发展为目标,确实让我们从业者感到振奋。”

  《意见》指出“将科技服务内容及其支撑技术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对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此,谭鸿鑫说:“这一点如果能够真正落实,将极大促进科技服务企业的发展。因为如果按现行的高企认定办法,受知识产权、规模等限制,大多数科技服务企业很难进入高企梯队,这也是业内企业长期呼吁解决的问题。”

  “《意见》让我们振奋,但我们更期望在《意见》的大方向下,能够出台更具体的细则去落实。”谭鸿鑫坦言,“比如,《意见》支持科技服务企业走出去,通过海外并购、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扶持科技服务企业到境外上市。我们现在正积极筹划与俄罗斯的合作,计划建立相关分支机构,但在具体落实上,还期待能够明确相关主管部门、给予更细的政策支持。”

  顺应发展趋势

  当前,科技服务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成为备受关注的新趋势。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科技金融处处长沈文京告诉记者,天使汇是国内首家发布天使投资人众筹规则的互联网平台,截至去年年底,在天使汇上注册的企业项目累计达到8000个,已为100多个创业项目完成融资超过3亿元,近900位审核通过的投资人,每年在天使汇上的投资能力达65亿元。

  针对新趋势,《意见》提出,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孵化方式,提升孵化器专业服务能力;支持科技咨询机构、知识服务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网络化、集成化的科技咨询和知识服务;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服务科技创新,完善投融资担保机制,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技术转移,甚至整个科技服务业并不是一个线性过程,不是简单的供需对接,而是需要资源配置,需要释放人的能力与活力。”科技部火炬中心技术市场管理处处长张玢告诉记者。对此,《意见》提出面向科技服务业发展需求,完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支持高校调整相关专业设置,加强对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培养培训。还针对科技服务业一直呼吁解决的人员职称问题提出了建议,即完善科技服务业人才评价体系,健全职业资格制度。

  据《经济日报》记者了解,接下来,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将围绕大型科学仪器向社会开放、完善高企认定办法、大学科技园及科技企业孵化器相关税收优惠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落实《意见》。(记者董碧娟)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