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中心 » 广西 » 科技厅 » 正文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 支撑“双核驱动”战略全面实施——自治区科技厅2014年度工作绩效

发布日期:2014-12-11    浏览次数:3

  2014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科技厅围绕自治区中心任务和年度工作部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着力加强产业科技创新,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全区科技改革与发展稳步推进,为自治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一、主要工作亮点

  (一)产业自主创新成效显著,非粮生物质能源技术攻关进展显著,甘蔗糖蜜乙醇发酵节能减排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端铝合金材料应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成功铸造世界上直径最大的2219合金铸锭,满足航空航天铝合金H含量要求。

  (二)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实现新突破,北海高新区升级国家级高新区已通过评审,桂林大学科技园成为我区首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填补我区没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空白;桂林获认定成为广西首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土方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评估和验收;南宁、柳州高新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三)我区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获资助高水平项目数量超过14年总和。2014年,我区共获得资助项目542项,资助经费达到2.6亿多元,再创历史新高,保持11年持续增长。

  (四)高层次科技人才培育成果显现,1人入选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入选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实现了广西在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方面零的突破;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人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五)四项专利指标跃居全国首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率、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率、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率和发明专利申请比重四项指标首次全部位居全国首位。

  (六)国家级高新区对地方经济贡献显著,桂林、南宁、柳州国家级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营业总收入和实交税金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过16%,强力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七)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窗口效应凸显,与泰国等4个东盟国家签约共建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成员数达到1188家,开展技术对接项目429项,推动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技术、投资、需求等的对接交流效果显著。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职能转变。印发了《自治区科技厅党组关于贯彻落实<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要点》,草拟了贯彻落实国发〔2014〕11号文的《关于改进加强自治区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目前,该实施意见已进入会签送审阶段)。

  (二)加大产业科技攻关,产业自主创新成效显著。加快推进“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广西创新计划、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等科技专项的实施。2014年,自治区本级安排科技计划项目40项(包括1078个课题),资助经费达到4.37亿元,拉动投资50多亿元。在工业领域,着力推进铝资源、制糖业、新能源汽车和非粮生物质能源产业等4个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甘蔗糖蜜乙醇发酵节能减排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端铝合金材料应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成功铸造世界上直径最大的2219合金铸锭,满足航空航天铝合金H含量要求。农业领域,粮食、桑蚕茧丝绸、罗非鱼、畜禽等4个科技重大专项取得阶段性成果,出台《广西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方案(2014-2020年)》,全面启动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三)稳步推进高新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前3季度,广西六个高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920.81亿元,同比增长18.71%;完成营业总收入3103.03亿元,同比增长17.57%,桂林、南宁、柳州国家级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营业总收入和实交税金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过16%,强力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预计104家,预计年内我区总数可达到585家。在高新区推动下,生物工程及制药、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四)深入实施科技惠民工程,强化社会民生领域科技攻关。围绕自治区“两个建成”、“美丽广西”部署和关系民生的人口健康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城镇化建设等领域科技研发的支持,在中药现代化、重大疾病防治、“美丽乡村”行动和北部湾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一批成果。首次提出“田七生理性裂根病”新病名;开发试制出壮药新产品39个,实现销售收入1.21亿元。

  (五)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增强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2014年新认定创新型企业32家,累计达到143家,其中国家级8家,至2014年广西已组建27家自治区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加快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提供了保障。

  (六)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开展院士后备人选培养计划调研,提出实施“八桂英才”(院士后备人选培育)工程。进一步加强了主席院士顾问和八桂学者的管理和服务,规范与完善院士工作站的管理,新认定院士工作站20家,累计达到80家,进站院士达到91位。创新人才1人入选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入选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实现了广西在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方面零的突破;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人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七)夯实科技基础,推动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14年,广西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资助,获取高水平项目数量超过14年总和,共获得资助项目542项,资助经费达到2.6亿多元,再创历史新高,保持11年持续增长。创新平台建设持续加强,桂林大学科技园成为我区首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填补我区没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空白;国家土方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评估和验收;南宁、柳州高新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新认定26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我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增加到7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41家,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仪器达到1024台套,总价值7.1亿元。科技文献平台文献拥有量已达1.32亿条。

  (八)深化与东盟国家间的交流,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成功承办了由中国科技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共有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800余名代表参会,参会企业、机构达335家,展示、对接项目350多个,促成项目签约及意向签约92项,总金额达1.9亿元。“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已与泰国、柬埔寨、缅甸和老挝等国家的分别签署合作共建两国双边技术转移中心协议。积极拓展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网络成员达1188家(其中东盟国家393家),开展技术对接项目429项,合同协议金额达3.1亿元。在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进展顺利,我国先进农业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示范推广成效显著。

  国内科技合作持续加强。重点与中国科学院、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11所大院大所在信息、新材料等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江苏科技厅在信息互通、人才培养和技术转移与推广方面合作取得实质进展。

  (九)深入开展全民发明创造活动,主要专利指标持续增长。1-10月,全区共申请专利21374件,同比增长51.55%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5百分点,其中,共申请发明专利13585件,同比增长76.5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截至10月末全区拥有发明专利520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11件,同比增长46.73%,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率、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率、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率和发明专利申请比重四项指标首次全部位居全国首位。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立案查处涉嫌假冒专利案件128起。成功组织举办第四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交易总额超2亿元。

  (十)科技与金融结合取得新进展,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深化与银行部门的合作,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4家合作银行承诺将在一年内面向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项目贷款提供23亿元的授信,并已实际发放科技专项贷款1.285亿元,有效解决广西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探索与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中小企业集合债等科技信贷服务的模式,截至10月,我区14家企业以57件专利出质,获得商业贷款合计1.32亿元。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