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直各部门:
现将《2015年全省信息化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2015年2月28日
2015年全省信息化工作要点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全年信息化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2015年全省信息化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创新应用,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努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水平进入更高层次。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26项主要工作:
一、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1、抓好《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方案》落实。紧紧围绕《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方案(2014-2018年)》(鲁经信信推字〔2014〕255号)总体部署,深入实施“5477”工程,即实现5个提升目标、完成4项重点任务、推进7个专项行动、建设700个配套项目,以项目化管理促进两化融合“落地”,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力争到2015年底,配套项目完工率达到60%,计划投资完成65%。
2、加快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进程。根据工信部要求落实政策和资金支持,组织贯标服务机构与首批国家试点企业进行对接,加强定期调度和督促检查。力争到2015年底,首批39家试点企业全部达到标准并完成认定。对试点进展快、效果好的企业,及时总结经验,加强宣传推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第二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3、组织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组织好17市及重点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完善区域评估指标体系,选择部分经济强县开展县域评估试点。积极推动两化融合评价指标纳入各级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加强与各级统计部门衔接,提高评估工作时效性,三季度前完成新一轮评估。通过评估树立一批示范企业,加强分级分类引导。对10个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进行验收和总结推广。
4、开展两化融合助企行活动。围绕两化融合贯标、工业云服务、电子商务、互联网创新、首席信息官制度等主题,组织20场专题活动,丰富活动网站形式和内容,为企业提供政策、技术等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促进企业信息化项目合作。加强两化融合先进技术和装备推广,编发第四批指导目录。
二、扎实推动智慧山东建设
5、开展智慧园区建设试点。按照《关于开展智慧园区建设试点的通知》及《省智慧园区规划与建设指南(试行)》(鲁经信字〔2014〕268号)要求,加快建设济南保税区等20个通信网络高速泛在、精细管理高效惠企、功能应用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的“四高”产业园区。启动第二批物联网重点企业培育工作,做好物联网产业统计分析和运行监测。力争到2015年底,全省物联网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
6、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适时召开智慧城市建设现场会,重点推进发展联盟、服务平台、体验中心、融资机制“4个1”建设,即:推动IT服务商、电信运营商、科研机构、投融资企业以及项目建设主体等组建省智慧城市产业发展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协同推进;进一步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各方优势,建立涵盖资金、技术、管理的一体化、专业化、协同化的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服务平台;以新业务、新应用、新产品、新服务为主题,建成智慧城市产业发展体验中心;积极试点推行PPP、BOT、BT等运营机制,依托各类投资机构和大型企业等社会资金,形成智慧城市产业发展融资机制。
三、不断壮大电子商务规模
7、出台发展指导意见。研究制定我省《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发展基于我省产业集群和优势行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基于供应链的生产企业采购平台、分销平台和直销平台,提供电子商务支撑服务的支付平台、安全平台、管理平台等。力争到2015年底,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6万亿元,增速保持在25%左右。
8、实施创新提升工程。从纺织、机械、石化、轻工、冶金、能源及化肥、种子、农产品等行业中选择15个重点领域,实施电子商务创新提升工程,通过建立行业垂直化平台汇聚省内外产品、资金、信息、人才等资源,推动B2B电子商务实现新突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网络经济发展。
9、培育骨干龙头企业。继续实施电子商务企业培育计划,加强工作指导,强化政策支持,在电子商务平台、应用、支撑服务等领域,新培育100家龙头企业,累计达到350家。
10、加强统计运行分析。做好全省200家重点企业的直调工作,搞好季度运行分析。联合省统计局做好经济普查数据研究,编发2014年山东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及蓝皮书,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四、进一步扩大和促进信息消费
11、强化信息消费试点培育。按照国家及省试点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潍坊、淄博、济宁(含任城区)、威海(含文登市)等两批国家级信息消费试点以及22个省级信息消费试点县(市、区)建设。制定信息消费试点考核评估指标及办法,积极开展咨询服务和定期评估,并把结果作为确定省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的重要依据,努力将信息消费培育成我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12、实施数字家庭服务工程。认真落实《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鲁发改高技〔2014〕46号),积极推动济南、青岛国家级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基地建设。组织我省相关企业研究制定切实能够让利于民的具体优惠政策,公布一批包括数字家庭服务在内的信息惠民产品,在全省大力推广销售,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专项贷款,促进我省信息消费产业发展。
13、完善信息消费统计制度。完善信息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和月调度分析报送制度。力争到2015年底,我省信息消费重点产业主管业务收入实现7300亿元,最终信息消费规模达到5500亿元,占全国信息消费支出总规模比重保持在15%以上。
五、稳步提升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水平
14、深化“工业云”服务。积极培育以云服务为代表的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新模式和新业态,进一步完善省工业云平台服务内容,围绕工程机械、纺织服装等特色优势行业,面向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开展重点企业应用试点,培育基于互联网按需制造、众包设计等云制造模式。建立一批工业云体验中心,承担工业云平台服务内容展示、用户培训及宣传推广功能,引导和带动更多企业应用工业云服务。争取到2015年底,平台服务企业的数量超过4500家。
15、实施“机器代人”工程。认真研究借鉴德国工业4.0经验,开展“机器代人”试点,促进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加工、建材、电子电气等领域的规模应用,培育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开展生产装备高端替代低端、数控替代机械、成套替代单台、智能替代人工、开放替代封闭等“五个替代”活动,培育建设一批“无人生产线”示范、“数字车间”示范和“智能工厂”示范。
六、继续深化政府及社会领域信息化应用
16、继续强化电子政务服务能力。认真组织实施《关于加快我省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5〕7号),着力推动省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和应用,努力实现我省电子政务的集约化发展。编制印发省级电子政务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电子政务云平台标准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和价格体系。组织2015年度全省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开展全省电子政务绩效考核工作。
17、不断提升信息资源共享水平。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鲁政办发〔2015〕6号),以人口、法人基础信息共享为切入点,着手梳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完成资源目录的编制标准和资源目录的编码标准的编制工作。进行信息资源目录梳理培训及法人库的信息资源目录梳理,扩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范围。开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顶层设计,完成信息资源共享目录输入相关软件的开发。完善平台各项功能,启动目录体系建设。完善交换体系功能建设,启动中央数据库的建设。完成法人和空间地理资源的向共享平台迁移。
18、全面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认真落实《山东省“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鲁政办发〔2014〕20号),加快光纤宽带的建设和改造,促进我省宽带普及提速。力争到2015年底,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60%,移动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超过70%,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长期演进技术(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45%,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基本通宽带。积极协调国家试点城市双向业务进入许可申请,积极推进“三网融合”。进一步丰富节目内容,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七、切实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19、发挥各类网络安全公共平台作用。依托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监测平台开展全省政府信息系统检测,提升安全防护水平。依托信息安全公共仿真平台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系统安全测试,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加快云安全防御平台建设,解决基层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力量薄弱问题。
20、加快推进政府信息系统国产化进程。在一些重要部门、重点行业开展国产产品应用示范,推进信息产品的迁移替换工作,逐步提高自主可控水平。将国产化水平列为今年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的一项指标,对各单位的网络安全建设进行综合评价。
21、推进工业控制安全管理。加快工业控制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开展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发、标准规范制定、课题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等相关工作。以全省大中型企业为重点,积极推进全省工业控系统安全情况调查摸底工作。指导工控安全实验室开展检查、评估、风险分析试点,稳步提升我省工控系统安全保障能力。
22、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筛选一批网络安全方向的“智囊”,为全省网络安全建设出谋划策。对全省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情况进行摸底,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加快我省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意见。组织网络安全培训,提升政府工作人员整体技术水平。
八、加快信息产业发展
23、不断优化产业环境。继续做好国务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和我省《关于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意见》、《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方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转型升级方案》等的贯彻落实,全面推进《纲要》、《意见》等的组织实施。创新资金使用方式,设立山东省信息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扶持信息产业发展。力争到2015年底,全省信息产业增长15%左右,其中软件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5%左右。
24、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发布自主可控信息技术产品推荐目录,推广使用安全可控信息产品及系统,提升信息技术产业自主可控发展水平。依托省自主可控软件产业联盟,推动联盟企业联合研发、优势互补。强化产业链配套和产品协同,大力推动国产软硬件系统一体化发展。发布第2批自主可控软件产品目录,推动安全可控软件产品在两化深度融合中广泛应用。
25、加快软件名城建设。推动济南市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软件产业,适时召开工信部、山东省、济南市三方名城推进工作协商会,加快建设高水平中国(济南)软件名城。以青岛市蓝色硅谷建设上升为国家布局为契机,推进青岛软件业发展质量、速度、规模跃升。抓好济南市创新谷、青岛市千万平米软件园等载体建设,推动国家级软件园和省级软件园进一步完善平台、服务、孵化、培育,成为汇聚各类创新资源的软件业创新聚集区。
九、组织“十三五”规划编制
26、组织 “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总结好“十二五” 信息化发展规划执行情况评估,确保规划目标全面完成。围绕“十三五”信息化发展重点、热点和难点领域,实施信息化软科学专项课题,搞好前瞻研究和规划调研筹备,为编制“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打好基础。
抄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