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改革的“阜新突破”

发布日期:2015-03-25    浏览次数:2

  辽宁省阜新市是2013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立的全国首批3个扶贫改革试验区之一。阜新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全国第一家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和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阜新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统揽工作全局,不断加快推进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创新。

  试验区建设两年来,阜新初步构建了以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为基础,以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为引导,以改革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为核心,以创新产业支撑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生态环境产业扶贫体制机制、金融扶贫机制与产品为支撑,以“集团帮村”工程和“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为平台的阜新扶贫开发新模式,在“四个创新,一个完善”五项重点工作中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8772元增加到2014年的10566元,年均递增12.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全市11.33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6.44%下降到16.21%。

  土地增值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的突破,实现农民增收多元化

  阜蒙县于寺镇官营子村的彭瑞华家有21亩地,原来种玉米,按一亩地打玉米1000斤算,一年收入也就两万多元,年成不好时有时还倒贴钱。但自从前年转扣大棚后就不一样了,她告诉记者:“把土地流转给村里的家庭农场,一亩地有600元租金,扣了两个蔬菜大棚,一个棚纯利润就在3万元以上。”尝到甜头的彭瑞华今年还想扩大生产规模,目前已经向村里新规划的小区里申请再建一个大棚。

  彭瑞华所说的家庭农场是2013年在官营子村成立的阜新市第一个家庭农场,农场主张庆年采取承包、代耕和入股三种方式,从农民手中流转耕地2万亩。张庆年购进了2台秸秆还田机、4台旋耕机、40多台播种覆膜机、4台玉米收获机、1台残膜回收机,农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每亩节省人工费用200元。张庆年的家庭农场实施规模经营,解决了土地经营“细碎化”问题,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还使土地单位产出效益大大提高。

  阜新人均耕地6.7亩,居全省第一位。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老弱病残滞留,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矛盾已十分突出。为解决这一影响粮食安全、制约农民增收的实际问题,阜新市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全市通过采取企业直包、农民土地入股、代耕代收、农民加入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经营等方式,土地流转面积达156万亩。目前全市已有种粮大户230户,家庭农场达到96家,农民合作社达到4181户,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31家,可带动16.9万贫困人口增收致富。更为重要的是,大部分农民已充分享受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实惠,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为解决贫困人口不能持续稳定增收的难题,阜新市在试验区建设中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机制,大力推进“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培育出一批高效农业、精品农业、都市农业典型,带动了树莓、冷棚葡萄、寒富苹果和肉羊、奶牛等畜牧业及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特色农业建设格局明显,实现贫困人口增收多元化。

  阜新市市长杨忠林说:“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是阜新加快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迎来的又一先行先试机遇。阜新市委、市政府将抢抓机遇,因地制宜,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新体制、新模式,不断提高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效和水平,坚决完成国家交给的改革试验任务。”

  “集团帮村”

  ——大扶贫体制机制的突破,实现帮扶力量集团化

  彰武县四合城镇三官村的石国春在去年秋收时没想到,自家的9亩涝洼地居然亩产达到1500斤,石国春对记者说:“往年因为涝的原因一亩地也就一二百斤,特别是这几年雨水大,基本都绝收。去年在市、县农机局的帮扶下投了十几万元,修排水渠、涵洞将村里的3000亩涝洼地进行了治理,全部获得丰收。”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