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传统金融思维才能做好农村金融

发布日期:2015-03-30    浏览次数:3

  博鳌亚洲论坛举办15年来,首次开设农村议题,而且是今年的首场论坛。在由《博鳌观察》杂志和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共同主办的“普惠金融:探索农村金融改革的新模式”分论坛上,与会嘉宾普遍认为:针对农村经济的特点,做好农村金融要“跳出金融做金融”。

  “接受正常的金融服务是每个公民的天赋人权。”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坦言,国内不少金融机构在农村布点,更多是从农村吸收资金,而很少真正为农民服务。

  在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吴伟雄看来,普惠金融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出路,“普”就是要让农民贷款容易,“惠”就是要让农民贷款便宜。做普惠金融就应该跳出传统金融思维,用市场的手段实现可持续。只要金融机构的机制创新、监管部门的差异措施、政府的财税政策三管齐下,普惠金融就可以实现多赢。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农信社和农业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但农行的商业性和农信社的合作性如何妥善处理,一直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道路。从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农信社改革来看,农信社根植于农村,虽然势必要走商业化和股份制改造道路,但服务对象还应该是以农村为主。”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结合自己30多年对农村金融改革的体会认为,我国目前急需建立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金融三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必须要走生产、销售、信用合作相结合的农村合作金融道路,农村金融急需与农民组织化对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商业可持续性。

  海南省农信社虽然是全国最后一家改革的省级农信社,但7年来一直探索普惠金融解决农民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摸索出一套相对科学完善的“海南农信一小通信贷支农模式”,并获得人民银行科技进步二等奖。海南省农信社也从当初亏损挂账54.6亿元,贷款不良率高达88%以上的接近破产边缘的“烫手山芋”,跻身到去年净利润11.3亿元,税收8.6亿元,不良率不到5%的海南有实力银行之列。

  为了做到“普惠”二字,海南省农信社创新出“五交模式”:一是将贷款审批权交给农民,2万元以下信用贷款,只要农民无负面清单,自愿组成3~5户联保小组,信贷员须为其发放适当额度贷款;二是把贷款利率定价权交给农民,独创小额信贷“诚信奖励金”制度,贷款利率由“实收利率 诚信奖励金率”两部分构成,农民还款越诚信贷款利率就越低;三是把工资发放权交给信贷技术员自己,多劳多得,绩优多得;四是把贷款风险防控权交给信贷技术员团队,实现“鱼咬尾”环形风险监控机制;五是把贷款管理权交给电脑,开发了覆盖农户基本信息、审批流程、贷后管理、风险预警、信贷员管理等全流程的科技系统。

  “目前,海南60%的农民可以实现轻松贷款,且利率在15%以下,如果诚信还款还可享受政府贴息,因此农民贷款利率一般在7%~8%之间。”吴伟雄认为,要将农村普惠金融落到实处,就必须有一批懂“三农”,更懂金融的专业人才来做农村金融。农民还不还款关键是看农民挣没挣到钱,因此,海南省农信社在给农民贷款的同时,更要教农民技术,帮农民经营,促农民增收,这样才能确保农民还款。为此,海南省农信社专门组建了一支由500名大学生组成的小额信贷技术员队伍。

  吴晓灵认为,我国农业要实现规模化经营,目前最有效的途径是发展集约化生产,扶持农民专业合组织建设,让组织起来的农民对接金融机构,通过成立互保基金,保障农民还款,再辅以政府农业政策保险,防止农民一灾返贫。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