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不仅为农业生产带来一股新鲜血液,也为“三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与带动作用。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为了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长春市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立足黑土地、面向大市场,打出一套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融合拳”,阔步踏上“大农业”发展之路。
“老隽头”打造循环产业链
“我们开春儿最忙,不仅要卖猪肉、杂粮,还得找农户签土地流转协议,组织工人检修机器,给农户送有机肥。”春耕在即,德惠市松柏周家村隽星合作社理事长隽洪兴忙得不可开交。
“老隽头”今年52岁,2007年牵头成立了隽星合作社,养猪、种地、加工猪肉与杂粮……逐渐通过产业创新,发展成为集东北民猪良种繁殖、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被誉为十大“种养加”龙头企业(大户)。
在发展一二产业的同时,“老隽头”还组织社员于2011年建了一栋6层高的“综合楼”,里面除了合作社办公室外,还开设了农家饭店和养老院,饭店主要烹制特色农家饭菜,其中以黑毛猪为原料的杀猪菜是主菜;养老院接纳和赡养本村部分老人。
种、养、加工、销售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提高了合作社的生存能力,也推动了合作社竞争力的迅速提升。截至2014年末,隽星合作社综合产值超过7000万元。
“金宝”开发生态乡村游
“过去我们单纯种葡萄,一年忙到头也赚不到啥钱,钱都被水果商贩挣去了。”双阳区金宝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丽君说,她家17年前就开始种植葡萄。2010年,她带领10余户农民成立了合作社,目前已发展葡萄种植户40余户。
2008年以来,随着双阳区采摘游、乡村游日趋火爆,金宝合作社也萌发了“三产”融合发展的想法,在大院内建起了遮阳棚,用红砖支起了几口大锅,对外开展采摘游、乡村游。市民进棚可采葡萄,进园可摘蔬菜,蔬菜洗洗蘸酱就吃,鸡鸭鹅现杀现炖……2009年,合作社又开始自酿葡萄酒。看农家景、干农家活、吃农家饭、品自酿酒……近两年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合作社的综合效益也越来越好。
“三产”融合发展成新引擎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的就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长春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它不仅可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还能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生产、市场化营销、项目化运作、社会化服务,为日后发展成大型农业企业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