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商务局,公主岭、梅河口市商务局:
电子商务作为信息化与现代商业融合催生的新兴经济活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进一步转变商贸业营销方式,鼓励传统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触网,以线上线下融合方式扩大销售,促进商贸企业主体做强做大,按照省政府部署,就全面迅速推动商贸业拓展网上销售,加快转型升级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拓展网上销售的重要意义
随着网络消费的快速增长,其对消费品市场的挤占和分流愈加明显,实体店与电商互搏的局面不可持续。唯一可供选择的正确途径是运用“互联网 ”思维拓宽销售渠道,适应流通领域的深刻变革,发挥电商平台化、开放性、低成本、高效率优势,结合商贸业现状和特点,使传统商贸与现代商贸融合互动,全面推动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这对于活流通扩消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对于创新发展生态、增强发展动力、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将产生深远影响。各地商务部门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全渠道、全网络、全覆盖推进传统商贸业电商化改造和提升工作。
二、明确网上扩销工作目标和重点
(一)鼓励和引导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单位开展网上销售。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和单位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及大个体,对整个商贸行业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率先推进限上企业单位开展网上销售,有利于增强限上企业单位对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带动消费品市场又好又快发展。各地要结合实际,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尽快实现全省4091户限额以上单位全面触网,带动各类批零、住宿餐饮及服务企业单位扩大网上营销。
(二)多形式发展和利用电商网络销售平台。采取自建平台和利用省内外知名第三方平台方式,扩大网络销售。支持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电子交易平台,鼓励营销企业、销售大户以及中介组织应用电商开展农产品营销。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构建一批食品、医药、加工制造等区域性、行业性B2B平台,推动园区内企业整体应用。鼓励大型企业自建电商平台,将电商与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不同层面深度融合,降低库存、提高供应链效率。支持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建设网上商城。鼓励专业市场大力发展网上批发、网上拍卖等B2B和B2C电子商务。鼓励支持大型卖场和连锁店做大线上业务,建立集产品展示、网络营销、产品推荐、订购、支付和配送为一体的都市商贸交易平台。引导利用移动终端发展微店,扩展更多个性化营销功能,增强用户黏性,提升实体终端品牌竞争力。
(三)实行“双线”融合,发展线上线下(O2O)模式。在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社区商业发展网上购物、网下实体店体验是未来商贸业发展的主要形态。真正实现线上线下全面贯通,将以“电商 实体店 物流”经营理念,打造全新融合模式。推进购物渠道融合,为卖场商品配备二维码,同一商品在实体店和网上商城均可销售,顾客在实体店可扫描商品二维码,查阅商品属性、价格信息;推进支付渠道融合,为实体店购物顾客提供移动支付功能,顾客在店内使用APP扫描商品二维码后,可在线上直接下单,也可在银台生成订单后,利用二维码扫描等技术移动支付;推进物流配送融合,顾客在线上或线下购买任意产品,均可选择自提或送货上门。强化实体商场购物体验,突出个性特色、实施差异化经营策略,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
三、有关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立即行动。各地商务部门要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摸清当地电商发展情况,加大培训力度,指导各类商贸流通及服务企业转变营销观念,早日开展网上销售。要将推动商贸企业触网、发展网络销售纳入重要日程,加强组织领导,争取专项工作经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推动工作扎实开展。
(二)内外互动,发展本地电商与积极引进有机结合。吸引IT、软件和服务外包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开拓本地电商软件运营和代营运市场,满足传统商贸业应用电商拓宽销售渠道及业务转型需求。同时,支持本地商会组织、园区、专业市场、中介机构、专业电子商务运营商等打造行业公共电子商务平台,为电商发展提供服务支撑与保障,增强电商专业服务的辐射力和渗透力。
(三)千方百计优化电商发展环境。普及推广电子商务知识,提高对发展电商重要性认识,提升市场主体及公众应用电商能力。健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将高级电商人才培育和引进纳入当地人才计划,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撑。商务部门要加强与工信、农业、供销、邮政、统计等部门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工作开展。省级财政将对限上企业单位开展网上扩销,择优给予支持。各地也要结合实际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宣传、营造氛围。
(四)大力发展电商物流。吸引大型电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建立本地物流配送中心和电商分拨结算中心。支持电商物流产业链中的物流管理商、仓储服务商、承运商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其他配套硬件软件建设,提升物流服务水平,为电商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各地请于每月30日前将此项工作推进情况及时报送省厅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处。
联系人:陈明明
联系电话:0431-85672087
E-mail:swtscyxc@126.com
吉林省商务厅
2015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