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申报单位公示
根据省科技厅有关要求,由我厅各直属单位自荐,我厅初审,从8个申报项目中拟推荐以下4个项目,申报省科技厅201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现将这4个项目有关内容予以公示。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可以电话投诉或书面反映。
公示时间:自2011年7月12日至2011年7月18日
投诉电话:025-86266086,025-86266156,025-86266087,025-86266089
电子邮箱:kjc@jshb.gov.cn
附件:拟推荐的4个项目内容公示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二日
附件:
拟推荐的4个项目内容公示
项目1:田湾核电站核环境安全技术及监控系统研究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陆继根,张伯明,王凤英,朱晓翔,王利华,张斌,张平,蒋云平
成果简介:针对目前我国核电站“多国引进、多种堆型、多种技术、多类标准”、核电技术路线不一和每座核电站所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迥异的现状,田湾核电站(国内唯一使用俄罗斯技术的核电站)需要建立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核电站环境安全技术和监控系统。本课题的目的就是建立适合田湾核电站堆型和特征环境的辐射环境监控体系,为田湾核电站安全监控提供技术支持。
本课题研究内容包括六个部分:
(1)编制完成《田湾核电站外围环境监督监测方案》;
(2)建立满足核电环境监测需要的放射性实验室,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方案;
(3)开发研制了一套安全、可靠、稳定的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
(4)改进拓展了核电站周围辐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
(5)建立田湾核电站监测管理体制;
(6)掌握核电站主要特征放射性污染核素锶-90、铯-137在土壤-植物系统中分布情况和转移系数。
本课题研究主要特点如下:
(1)利用商用数据库SQL SERVER2000开发实时数据库监控软件运用于核电外围辐射环境自动监控系统;
(2)矢量地理图应用于监控软件,实时显示监测数据和流动监测传输数据;实现了对环境采样、监测等仪器设备的远程控制,提高了系统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3)研发了空气中放射性水平告警系统和设备工况故障的报警功能,实现了核电大气环境放射性超标预警功能;
(4)改进拓展了核电站周围辐射环境监测生物样中氚和碳-14、水中钍、水中总a、总b及土壤中锶-90的分析方法,并按照要求进行了方法确认;
(5)研究了田湾地区土壤、植物中锶-90、铯-137分布水平,得出了锶-90、铯-137在植物和土壤间的转移系数。
本课题成果可以及时监督跟踪核电站运行状态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发现核电站异常运行状态下放射性污染强度和范围,为核电站的监控提供依据;一旦出现意外核泄漏事故,监控系统将为核应急启动至结束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并可作为核事故环境影响的评价依据;为核电站周边人群和政府提供具有公信力的核环境安全信息,消除不必要的“恐核”心理,促进核能发展。
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我省对田湾核电站辐射环境的监控工作,是政府履行对田湾核电站“双轨制”监督性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该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家和我省的核事故应急日常管理、演习和培训工作中,并为相关省份建立放射性实验室、制定监督性监测方案、建设核电外围辐射监控系统等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指导和参考作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3年10月,国务院在杭州全国核电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促进核电发展"的思想。国家发改委已经明确了核电的远景规划: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600万千瓦。这个规划意味着从2004年起,中国每年将至少批准建设两个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核电的发展不仅能够解决能源的短缺,还能使我们国家技术水平得到整体提高。田湾核电站核环境安全技术及监控系统研究成果为我国其它省市建设核电站的环境安全监控提供支持和帮助,推广前景非常好。
项目2:国道和高速公路两侧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与修复示范
主要完成人:柏仇勇、郁建桥、张甘霖、傅大放、王霞、王经顺、杨金玲
成果简介:随着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车辆的增多,汽车尾气中含有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物质,扩散于公路两侧,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个受汽车尾气污染的环境,影响了该土壤-植物系统中农作物的生产。而且,植物和根能把漂浮在大气中和沉积在土壤中的重金属吸收到体内,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危及人类身体健康。因此,开展高速公路旁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富集程度的监测和评价,有利于提示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残留和累积动态,为高速公路旁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本课题以江苏省境内宁通、沿江、锡沂三条高速公路和苏南两条国道为研究样区,对公路两侧大气颗粒物(TSP与PM10)、土壤、农作物、多年生树木中有毒重金属Pb、Cd、Cr等进行现状监测,了解江苏省高速公路土壤和空气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土壤-植物系统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的生物富集规律,评价各种污染物的潜在危害,探讨汽车尾气污染的发展趋势,为公路交通建设项目中的环境生态影响与评价以及公路建设的环境设计提供参考。并寻找和筛选1~2种适合于在路边种植的超积累植物,为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的生物修复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中获得的环境基本数据和结论,可为环境安全、生态省建设规划等系统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对防止日益发展的交通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出防治对策。
本课题主要研究了国道和高速公路两侧重金属污染现状、国道和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及规律、国道和高速公路两侧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提交了高速公路和国道两侧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的研究报告、高速公路和国道两侧重金属空间变异及分布规律的研究报告、高速公路和国道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报告和国道和高速公路两侧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与修复示范项目研究报告。
本课题侧重于道路两侧因交通车辆引起的重金属污染规律的研究,对由车辆引起的空气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及其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
项目3:江苏省污染源(烟气)在线监控系统
主要完成人:李旭文、孙栓柱、沈红军、黄华、黎刚、徐学农、林凯、徐益强、董圆媛、张斌、杨雪、伍耀东
成果简介:项目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污染源(烟气)在线监控系统,实现全省10万千瓦以上燃煤火电机组的联网集成与监控,为污染源监管、脱硫电价核定、总量减排核查、环境执法等提供了翔实的业务数据和技术支撑,在我省“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项目所建江苏省污染源(烟气)在线监控系统是一套基于Web Service结构、GIS界面管理、GPRS无线实时通讯等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在线监控系统。系统在现场数据层面实现一体化、整合化,在省级各履行政府监管的相关部门之间,实时共享现场采集获得的相关数据,提高系统的跨部门集成和集约利用水平,为部门间联合监管、协调政策与管理措施提供信息技术平台支持。
系统具有数据实时监控和统计分析等功能,提供对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在线监控,以及区域及排污单位烟气污染物总量分配、使用情况动态台账管理、剩余总量使用自动预警、排污费征收额自动测算与统计、自动生成排污申报登记数据等业务功能。实现了省环保厅污控(总量)、监察、计财、监测部门等涉及烟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业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工作协同,使省环保厅污染减排工作有了新的技术支撑手段。
系统依据采集到的实时数据和审核后的历史数据,实现了汇总全省企业各机组的月发电量、脱硫设施投运率、脱硫设施效率、排放总量,自动生成脱硫电价补贴审核报表等功能,为及时向物价部门提供脱硫设施运行考核数据、逐月核定脱硫电价,以及为环保部门核定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总量减排提供了信息支撑。
项目4:多维电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技术和设备
主要完成人:吴海锁,王志良,夏明芳,李国平,孔泳,刘秀宁,王小平,邹敏,杨振亚
成果简介:本项目属“环境保护工程”中“水污染防治工程”技术领域。
针对难降解含有机毒物的化工废水的治理,开展了多维电催化氧化处理技术与设备的研发。研究了多维电催化氧化对氯苯废水的降解机制,开发、制作了系列多维电催化氧化设备,突破了传统电催化设备处理效率低、能耗高的难题,拓展了电催化氧化技术在芳香类有机毒物废水治理方面的应用范围。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应用基础研究方面
通过系统研究阐明了:(1)多维电催化氧化的作用机制在于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对难降解有机化合物具有较强的降解性能;(2)氯苯的降解历程为羟基自由基先攻击苯环弱基团的对位,在亲电加成作用下生成对氯苯酚,Cl基团再被羟基自由基取代生成对苯二酚和对苯醌,接着被氧化开环形成有机酸类物质,最终被矿化为CO2和水,实现出水COD与毒性的同时削减;(3)采用多维电催化技术处理硝基苯和高碱性、高盐含量的氯苯废水的去除率达到96%以上,为含氯苯、硝基苯、二硝基苯、对硝基氯苯等难降解废水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处理技术。(4)研究了不同材料修饰的膨胀石墨电极电催化氧化处理印染废水和苯酚废水的特征和工艺条件。
2、设备研制方面
(1)研制的多维电催化设备阳极板由多孔钛板和碳棒串联组合而成,钛板表层经特殊处理,表面担载着多种纳米催化材料(铱、钽、锡、锑等元素),大大增加电极的催化活性和寿命;电催化的阴极板也使用钛基材料,无溶出与腐蚀问题,保证了使用寿命。这一结构设计使得有机污染物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得更彻底,降解效果更显著,降解效率与电极寿命大大提高。(2)在阳、阴极板两侧装填有高比表面积的、表面担载了不同纳米催化物质的导电粒子,形成多维阳极与多维阴极结构。这一创新的多维体系结构与纳米技术应用大大提高了液相传质效率和处理效率,解决了目前电催化设备处理效率低、能耗高而不能得到普遍推广的瓶颈问题。
3、工业应用及推广方面
自2002年以来,研究成果已在20多种难降解废水治理中获得了工业化应用,建成了30多套工业化装置,年处理有机毒物废水量约120多万吨,年削减COD6000吨,年减少向水体排放有机毒物1000吨,具有显著的环境经济效益。
本项研究申请发明专利10项(已授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已授权3项),发表相关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5篇、核心期刊8篇),研制10多种系列多维电催化氧化设备,建成13项示范工程,对促进化工、农药、制药等行业的污染减排和保护我国水环境质量与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