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吉林省农作物生育后期田间管理意见

发布日期:2015-08-07    浏览次数:1

    自春播以来,我省农作物受阶段性低温、干旱等不良气候的影响较大,其生长发育普遍迟缓,三类苗比例照常年有所增加。目前,各地玉米陆续进入抽雄吐丝期,水稻进入孕穗期,正值农作物生长关键时期,但后期仍面临旱涝、低温冷害及早霜等威胁。为指导各地加强农作物后期田间管理,确保粮食丰产丰收,现提出农作物生育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抗旱防涝保生长

    针对我省前期连日高温少雨,局部地区已有旱情发生的情况,各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加大技术服务指导力度,积极发动、组织群众抗旱,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切办法,避免因旱造成减产。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搞好土壤墒情监测,防范后期可能发生的涝灾,对易发生内涝的低洼地区或地块,大雨之后要及时采用机械排水和挖沟排水等措施,尽快排除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对强风雨天气造成积水倒伏的地块,要尽快排水后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扶正、培直植株,或使植株离开地面,避免使植株折断,使植株尽早恢复正常的光合作用。

    二、科学管理保增产

    由于前期不利的气候条件,对玉米长势较弱,三类苗较多或有脱肥现象的地块,要有针对性地喷施叶面肥,促进弱苗生长。如可使用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同时可加入0.5%的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

    水田管理上,既要保证水分的充足供应,又不能灌水太深,应采取浅水湿润灌溉的措施,以水调温、调湿、调气,促进根系发育,力争后期活杆成熟,保穗保粒,促进水稻安全成熟。水稻出穗后要保持35天以上的灌水时间,保证正常成熟。一般黑土地、白浆土、草炭地,只要地面不裂纹,保持湿润就可以满足水稻成熟期的需水量。根据底肥施用量、长势,因地制宜确定粒肥使用量。一般情况下,粒肥:每公顷施100斤尿素。施用时期:抽穗前后,什么时候水稻叶色变黄就什么时候施用。

    三、统防统治控病虫

    玉米螟、粘虫、大斑病、稻瘟病是我省玉米和水稻生产的主要病虫害。作物生长后期,温度高、湿度大,田间郁闭,易导致病虫加重发生。要加强监测预警,适时开展防治,大力推行生物防治、灯光诱杀、性诱剂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并综合运用高架自走式机械喷雾和飞防等多种措施,开展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对玉米大斑病等病害,还要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菌侵染来源。

    四、促进早熟防早霜

    根据今年作物生长前期不利的气候因素,视植株生长发育和天气情况,采取合理的促熟措施。对玉米和水稻因人为或自然条件造成生育延迟的地块,要结合当地生产实际,适当喷施农技推广部门多年试验、示范,促熟效果显著的“磷酸二氢钾”和“云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促进作物安全成熟。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对可能发生的早霜等低温冷害,适时采取人工烟熏等措施,提高局部环境温度,减轻霜冻危害。具体做法是:早霜来临前,在地块上风口放置秸秆点燃放烟,提高近地面温度,降低霜冻危害。一旦发生低温冷害,不要急于收脱,适时延迟收获,适当延长后熟生长时间,促进根茎储存养分向籽粒传送,弥补产量损失。

    五、适时晚收夺高产

    今年我省农作物生长进程照常年迟缓,适时晚收可起到提高产量降低籽粒含水量的作用,各地要在早霜来临前尽量延迟玉米收获时间。当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粒皮层光亮、灌浆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色层时收获为最佳,我省多数地区玉米最佳收获时间在10月上中旬。

              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015年7月22日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