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经信委关于转发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加快智慧矿山建设,全面提升煤炭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2-06-12    浏览次数:2

  省煤炭工业局编制的《关于加快智慧矿山建设,全面提升煤炭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指导意见》已经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关于加快智慧矿山建设

全面提升煤炭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鲁政发〔2010〕114号)文件精神,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煤炭行业信息化水平,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切实增强加快智慧矿山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煤炭工业提高科学化发展水平,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面对机遇与挑战,研究如何运用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推动和促进煤炭工业的安全、清洁、高效、多元发展,从而实现煤炭工业的两化融合,是保证上述任务完成的重要举措。“智慧矿山”运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综合考虑生产、经营、管理、环境、资源、安全和效益等各种因素,是实现矿山安全生产、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各市煤炭管理部门、各煤炭企业要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将智慧矿山建设与整个煤炭行业的技术创新、管理改革相结合,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物联网新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的采矿业,不断开创安全、高效、绿色和可持续的矿业发展新模式。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推进煤炭工业“两化融合”为核心,重点解决煤炭工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对信息化的各方面需求。以煤炭工业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煤炭行业整体转型升级、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行业引导,健全体系;整体规划,重点突破;加大投入,建管并重;标准先行,先进适用;融合集成,安全持续”的原则,集中资源突破煤矿行业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打造辐射全国高水平的“智慧矿山”。

  (二)总体目标。建立煤炭行业信息化工作体系,明确行业信息化发展思路;加强行业信息化基础建设,优化网络基础设施,扩大业务信息系统覆盖面;推动煤炭企业健全信息化组织,完善和改进管理制度和流程;千万吨以上煤炭企业具备信息化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智慧矿山项目,培养一批信息化水平达到国内先进行列的煤炭企业。

  1.组织管理。集团企业建立多层级的信息化领导小组,施行“一把手”负责制,分层级设立独立的信息化专职管理部门。中小型企业设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和信息化专职管理部门。建立信息化工作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纳入领导班子经营业绩考核之中。

  2.规划标准。初步建成较为完整的煤炭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有序推进各类煤炭信息化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大型煤炭企业全部制定和实施信息化发展规划,逐年制定信息化工作计划。中小煤炭企业明确信息化发展思路,目标和任务。

  3.资金投入。大型煤炭企业信息化年度资金投入应达到年销售收入的1%,中小型煤炭企业信息化年度资金投入应达到销售收入的3%。

  4.网络建设。大型煤炭企业实现企业专网对全部所属企业的覆盖,在生产矿井推广使用千兆工业环网技术,重点矿区逐步实现三网融合。研究和推广适用煤矿井下的无线网络技术及应用。

  5.应用系统建设。行业信息发布平台逐步完善,行业数据采集系统与大型煤炭企业相关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大型煤炭企业以ERP系统为核心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小型煤炭企业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对主要生产经营环节的管控。

  6.智慧矿山。结合传感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在煤炭行业研究和应用,“十二五”期间,建设10个以上的“智慧矿山”示范煤矿。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行业“两化”深度融合。继续加强煤炭信息化调查研究,彻底摸清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在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构建适用于煤炭行业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从大型煤炭企业开始,对煤炭企业组织开展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工作,准确把握煤炭行业两化融合水平和现状,制定行业两化融合指导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工作重点。

  (二)完善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参照现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体系,结合我省煤炭行业实际情况,由省煤炭工业局牵头,组织重点煤炭企业、IT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开展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工作,建立健全由总体标准、信息资源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应用系统标准和信息化管理标准等组成的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明确煤炭行业信息化标准化的总体架构。

  (三)对煤炭重点领域开展信息技术攻关

  1.基础网络。重点研究跨国跨地区多用途集团网络构建模式,矿区三网融合解决方案,无线通信网络关键技术。

  2.管控平台。建立和完善煤炭行业数据系统,实现企业间部分业务的互通互联。从建新平台和改造旧平台两方面入手,重点研究开发煤炭企业综合管理系统,研究多产业板块系统融合集成,兼并重组企业的系统兼容和集成,煤矿综合信息化系统集成等。

  3.安全生产。重点研究煤矿安全生产“六大系统”中,瓦斯监测、人员定位、井下通讯三大系统解决方案。加大井下人员精准定位系统和可靠、安全、经济的井下通讯系统技术攻关。开展生产设备故障预报、重大危险源监测、安全灾害预警预报、无人工作面遥控、井下生命探测等技术研究。

  4.节能减排。研究煤矿节能环保信息化系统开发,开展适用于煤炭行业的环保节能数据分析及污染物排放实时监控系统研究。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整合自动化、信息化、管控一体化及节能减排新技术。推进煤炭洗选加工、矸石利用、煤层气等领域信息化技术应用。

  5.物流贸易。促进区域煤炭交易中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研究煤炭物流产业信息化关键技术及建设要点,研究煤炭储备基地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开发煤炭物料采购、仓储、设备管理、供应链、销售链、远程管理等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6.煤化工。针对目前大型企业开展的煤制液体燃料、煤制天然气和煤基多联产项目开展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研究。

  7.其他领域。加强对煤炭建设、地质勘探、装备制造、科研高校等各领域信息技术研究。

  (四)加快物联网技术在煤炭行业应用研究与推广

  1.智能感知技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和技术,重点在井下人员识别定位、设备实时监控、物资动态监控、物流管理等领域研究。开展煤炭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全程管控研究,在地质勘探、设计、建井、装备制造等各领域开展研究。

  2.云计算。摸索出适合煤炭行业特色的云计算发展与应用模式,研究探讨利用云计算的租用模式为中小煤炭企业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3.三网融合。通过网络技术的融合,实现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技术一致、网络互联,无缝覆盖,互相渗透交叉,统一协议的高度融合。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图像等综合的通信业务。

  4.移动互联网。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为煤炭企业提供话音、传真、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服务,研究移动办公、井上井下通信、定位服务等在行业中的应用。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煤炭行业信息化工作体制。健全行业、地方、企业三级信息化工作领导体系,协同推进煤炭行业两化融合。煤炭企业内部建立总部、分子公司、基层厂矿多级信息化工作领导体系。鼓励企业设立CIO(首席信息官)。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直接参与信息化重要决策,协调推动重大信息化项目实施。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管理部门,落实机构人员,强化统一管理职能。建立行业信息化评估考核机制,在企业中推广将信息化建设进度、资金、质量、效果等考核指标纳入到各级领导工作考核内容,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激励约束机制。

  (二)加快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培育“智慧矿山”示范企业、示范煤矿、示范项目。加强煤炭行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比表彰工作,不断完善评比标准。研究制定智慧矿山示范煤矿评价标准,评选和建设一批行业领先的“智慧矿山”示范项目。加强示范企业、煤矿和项目的经验交流和技术推广工作。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行业从业人员整体信息化能力。充实和完善煤炭行业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建立行业信息化专家库,充分发挥行业专家作用。加强选拔和培养煤炭信息化拔尖人才工作力度。创新煤炭企业信息化人才成长、引进、使用和激励的政策环境,保证信息化人才的规模数量和层次结构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需要。制订行业和企业全员信息化培训计划,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和多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全行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和整体水平。

  (四)创新工作机制,提升行业信息化研发能力和技术转化水平。构建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煤炭信息技术研发模式,建立由政府部门牵头,联合高校及科研单位、煤炭企业和信息产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作机制。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结合,集中各方力量,发挥各自优势,重点对煤炭信息化前沿和重大问题研究,构建符合煤炭和信息化发展所需要的推进机制和建设模式。加强煤炭信息技术转化能力和水平,提高煤炭企业信息技术贡献率,推动煤炭信息化由“投入型”向“产出型”方向发展,研究建立科学的煤炭行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和绩效评估体系。

  (五)提升安全意识,促进行业信息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加强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全行业信息安全意识。在煤炭行业推行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逐步建立信息安全测评体系、网络信任体系、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和信息安全应急处理体系。帮助企业实施和完善等级保护、信息安全应急处理、系统安全测评、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安全措施。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