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2016年安徽省品审会两类作物专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小麦、油菜品种予以公示。初审意见、各试点试验数据、汇总结果等详见安徽农业信息(www.ahny.gov.cn)和安徽种业信息网(www.ahseed.com),公示期为30天(自2016年9月13日至2016年10月13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可向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提出书面意见,个人提出的请签署真实姓名,并注明身份证号码以及手机号码、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单位提出的需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联系人姓名、手机号码、电子邮件等。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范荣喜,邮编:230051,通讯地址:合肥市包河区庐州大道18号,电话:0551-63436842,传真:0551-63436866。
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9月12日
附件:2016年安徽省品审会初审通过品种简介
一、小麦
1、豪麦16
品种(生态)类型:春性
审定编号:201600
申请人: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皖9805(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扬99-162(江苏扬州农科所)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直立,叶细长;株型半紧凑,旗叶上举,蜡质重;分蘖能力较强;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籽粒较饱满、粉质。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6.2厘米,比对照品种低5.3厘米。亩穗数为36.8万、穗粒数36.2粒、千粒重38.9克。全生育期211天左右,与对照品种(扬麦158)相当。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40)、感纹枯病(病指54);2014-2015年度中感白粉病(5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70),感纹枯病(病指48)。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3-2014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3克/升,粗蛋白(干基)12.15%,湿面筋26.6%,面团稳定时间5.1分钟,吸水率53.4%,硬度指数49.2;2014-2015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84克/升,粗蛋白(干基)11.81%,湿面筋24.0%,面团稳定时间1.7分钟,吸水率52.6%,硬度指数46.5。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30.0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3.9%(不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46.71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9.14%(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402.62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00%。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10月下旬-11月上旬;2.密度:亩基本苗18-20万,晚播应适当增加播量;3.注意防治赤霉病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淮河以南地区。
2、淮育麦1号
品种(生态)类型:春性
审定编号:201600
申请人:凤台县水稻原种场
育种人:凤台县水稻原种场
品种来源:皖麦38选系/皖麦43//皖麦33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直立;株型紧凑,分蘖能力一般,成穗率较高;叶色深绿色,叶上举较窄;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度中等、半角质。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3.9厘米,比对照品种低7.6厘米。亩穗数为34.9万、穗粒数31.3粒、千粒重45克。全生育期209天左右,比对照品种(扬麦158)早熟2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中感白粉病(5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50)、中感纹枯病(病指40);2014-2015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抗赤霉病(严重度2.00),感纹枯病(病指44)。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3-2014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73克/升,粗蛋白(干基)12.68%,湿面筋28.1%,面团稳定时间7.0分钟,吸水率60.3%,硬度指数66.3;2014-2015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80克/升,粗蛋白(干基)12.81%,湿面筋28.2%,面团稳定时间5.1分钟,吸水率55.7%,硬度指数57.9。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43.0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04%(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27.8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4.53%(不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395.72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17%。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10月下旬-11月上旬;2.密度:亩基本苗18-20万,晚播适当加大播量;3.注意防治赤霉病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淮河以南地区。
3、安农1124
品种(生态)类型:春性
审定编号:201600
申请人: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02P67(安徽农业大学自育材料)//豫麦18/扬麦158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直立;叶色淡绿;株型较紧凑,分蘖能力较强,成穗率一般;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籽粒饱满度中等、半角质。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8.4厘米,比对照品种低3.6厘米。亩穗数为35.4万、穗粒数36.6粒、千粒重40.8克。全生育期212天左右,比对照品种(扬麦158)晚熟1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30)、中感纹枯病(病指32);2014-2015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40),感纹枯病(病指50)。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3-2014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84克/升,粗蛋白(干基)12.24%,湿面筋27.9%,面团稳定时间4.8分钟,吸水率58.0%,硬度指数66.8;2014-2015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75克/升,粗蛋白(干基)12.29%,湿面筋26.9%,面团稳定时间3.1分钟,吸水率57.2%,硬度指数66.1。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44.8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48%(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37.77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24%(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400.52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44%。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10月下旬-11月上旬;2.密度:亩基本苗18-20万,晚播适当加大播量;3.注意防治赤霉病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淮河以南地区。
4、国红3号
品种(生态)类型:春性
审定编号:201600
申请人:合肥国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人:合肥国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扬麦158/矮抗58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直立,叶色淡绿;株型松散,抗倒伏能力偏弱,旗叶下弯,芒尖枯;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红粒,籽粒较饱满、半角质。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9.0厘米,比对照品种低3.0厘米。亩穗数为32.6万、穗粒数37.4粒、千粒重42.1克。全生育期211天左右,与对照品种(扬麦158)相当。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中感白粉病(5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60)、中感纹枯病(病指40);2014-2015年度中感白粉病(5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80),感纹枯病(病指58)。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3-2014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84克/升,粗蛋白(干基)12.06%,湿面筋26.5%,面团稳定时间4.4分钟,吸水率58.8%,硬度指数66.9;2014-2015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78克/升,粗蛋白(干基)14.49%,湿面筋32.0%,面团稳定时间9.5分钟,吸水率58.5%,硬度指数66.4。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46.0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78%(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27.78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77%(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404.93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36%。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10月下旬-11月上旬;2.密度:亩基本苗18-20万,晚播适当加大播量;3.注意防治赤霉病等病虫害;4.注意防止倒伏。
适宜推广区域:淮河以南地区。
5、龙麦169
品种(生态)类型:春性
审定编号:201600
申请人:六安市隆华农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人:六安市隆华农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DL169(自育)/扬麦6号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直立;株型半松散,旗叶上举;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红粒,籽粒较饱满、粉质。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2.6厘米,比对照品种低9.4厘米。亩穗数为35.0万、穗粒数35.1粒、千粒重40.7克。全生育期211天左右,与对照品种(扬麦158)相当。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中感白粉病(5级)、中感赤霉病(严重度3.10)、感纹枯病(病指60);2014-2015年度中感白粉病(5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60),感纹枯病(病指48)。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3-2014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98克/升,粗蛋白(干基)11.68%,湿面筋26.4%,面团稳定时间2.8分钟,吸水率52.9%,硬度指数45.1;2014-2015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79克/升,粗蛋白(干基)12.48%,湿面筋27.4%,面团稳定时间1.9分钟,吸水率51.5%,硬度指数46.4。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42.15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84%(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29.72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25%(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397.79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44%。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10月下旬-11月上旬;2.密度:亩基本苗18-20万,晚播适当加大播量;3.注意防治赤霉病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淮河以南地区。
6、安农1019
品种(生态)类型:春性糯小麦品种
审定编号:201600
申请人:安徽农业大学
育种人: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安农0419(安徽农业大学自育材料)/安农糯01032(白火麦/Kanto107//温麦8号)
主要特征特性: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多点品比试验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3.6厘米,比对照品种(扬麦13)低3.9厘米,千粒重41.1克。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穗数为32.1万、穗粒数36.8粒、千粒重40.3克。全生育期209天左右,比对照品种(扬麦158)晚熟1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5-2016年度中感白粉病(5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60)、感纹枯病(病指42)。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5-2016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8克/升,粗蛋白(干基)14.69%,湿面筋21.8%,面团稳定时间2.5分钟,吸水率68.2%,直链淀粉含量为0.00。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多点品比试验亩产423.3公斤,较对照品种(扬麦13)减产4.06%;2014-2015年度多点品比试验亩产410.2公斤,较对照品种(扬麦13)减产3.56%。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389.18公斤,较对照品种(扬麦158)增产4.14%。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10月下旬-11月上旬;2.密度:亩基本苗18-20万,晚播适当加大播量;3.注意防治赤霉病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淮河以南地区。
7、安农1012
品种(生态)类型:春性糯小麦品种
审定编号:201600
申请人: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农业大学
育种人: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扬麦12/安农糯01032(白火麦/Kanto107//温麦8号)
主要特征特性: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多点品比试验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4.1厘米,比对照品种(扬麦13)低3.5厘米,千粒重41.1克。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穗数为32.6万、穗粒数36.5粒、千粒重37.6克。全生育期209天左右,比对照品种(扬麦158)晚熟1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5-2016年度中感白粉病(5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30)、感纹枯病(病指50)。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5-2016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99克/升,粗蛋白(干基)14.71%,湿面筋25.0%,面团稳定时间2.2分钟,吸水率67.9%,直链淀粉含量为0.00。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多点品比试验亩产423.5公斤,较对照品种(扬麦13)减产4.01%;2014-2015年度多点品比试验亩产402.0公斤,较对照品种(扬麦13)减产5.5%。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387.97公斤,较对照品种(扬麦158)增产5.66%。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10月下旬-11月上旬;2.密度:亩基本苗18-20万,晚播适当加大播量;3.注意防治赤霉病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淮河以南地区。
8、皖西麦0638
品种(生态)类型:春性
审定编号:201600
申请人: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人: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扬麦9号/Y18(宁麦8号/遗943169)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直立;株型松散,旗叶平伸;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红粒,籽粒较饱满、粉质。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2.5厘米,比对照品种低9.9厘米。亩穗数为34.5万、穗粒数38.1粒、千粒重40.5克。全生育期211天左右,与对照品种(扬麦158)相当。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70)、中感纹枯病(病指32);2014-2015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30),感纹枯病(病指50)。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3-2014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98克/升,粗蛋白(干基)11.16%,湿面筋23.8%,面团稳定时间1.1分钟,吸水率52.8%,硬度指数49.3;2014-2015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72克/升,粗蛋白(干基)12.03%,湿面筋22.1%,面团稳定时间1.3分钟,吸水率52.6%,硬度指数48.7。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43.87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00%(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31.17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61%(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396.15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89%。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10月下旬-11月上旬;2.密度:亩基本苗18-20万,晚播适当加大播量;3.注意防治赤霉病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淮河以南地区。
9、徽麦202(TQ1202)
品种(生态)类型:春性
审定编号:201600
申请人:安徽天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天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宁麦9号/扬麦158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直立;株型松散,旗叶下披;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红粒,籽粒较饱满、半角质。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91.7厘米,与对照品种相当。亩穗数为34.1万、穗粒数37.0粒、千粒重41.8克。全生育期210天左右,比对照品种(扬麦158)早熟1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3.00)、中感纹枯病(病指34);2014-2015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50),感纹枯病(病指60)。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3-2014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0克/升,粗蛋白(干基)12.45%,湿面筋26.7%,面团稳定时间2.8分钟,吸水率62.0%,硬度指数67.2;2014-2015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78克/升,粗蛋白(干基)12.05%,湿面筋26.6%,面团稳定时间3.8分钟,吸水率58.2%,硬度指数60.1。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35.27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17%(不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亩产437.16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09%(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389.68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13%。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10月下旬-11月上旬;2.密度:亩基本苗18-20万,晚播适当加大播量;3.注意防治赤霉病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淮河以南地区。
10、绿雨7号
品种(生态)类型:半冬性
审定编号:201600
申请人:安徽绿雨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绿雨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麦18/周麦16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长势一般。株型紧凑,茎秆弹性较好。旗叶斜举,株行间透光性好。抗寒性较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春季生长发育稳健,两极分化快。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较饱满。熟相较好。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4.4厘米,比对照品种低4.9厘米。亩穗数为45.1万、穗粒数33.6粒、千粒重41.9克。全生育期226天左右,比对照品种(皖麦52)早熟1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中感白粉病(5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20)、中感纹枯病(病指36);2014-2015年度中感白粉病(5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80),感纹枯病(病指55)。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3-2014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4克/升,粗蛋白(干基)13.73%,湿面筋30.4%,面团稳定时间2.7分钟,吸水率60.3%,硬度指数63.1;2014-2015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26克/升,粗蛋白(干基)12.84%,湿面筋29.0%,面团稳定时间3.5分钟,吸水率58.3%,硬度指数59.9。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98.9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63%(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22.1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3.97%(不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539.3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93%。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2.密度:亩基本苗16-18万,晚播适当加大播量;3.注意防治赤霉病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沿淮、淮北地区。
11、涡麦12号
品种(生态)类型:半冬性
审定编号:201600
申请人: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人: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连9791/烟农19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长势较壮。株型半紧凑,茎秆弹性好。旗叶斜挺,株行间透光性好。抗寒性较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春季生长发育快,两极分化较快。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较饱满。熟相较好。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7.0厘米,比对照品种低3.1厘米。亩穗数为41.4万、穗粒数35.5粒、千粒重43.3克。全生育期226天左右,比对照品种(皖麦52)早熟1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中感白粉病(5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20)、中感纹枯病(病指36);2014-2015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50),感纹枯病(病指48)。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3-2014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6克/升,粗蛋白(干基)13.11%,湿面筋28.9%,面团稳定时间8.1分钟,吸水率59.4%,硬度指数66.5;2014-2015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26克/升,粗蛋白(干基)13.3%,湿面筋27.2%,面团稳定时间16.7分钟,吸水率60.2%,硬度指数68.5。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15.2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45%(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58.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9.02%(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551.5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34%。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2.密度:亩基本苗16-18万,晚播适当加大播量;3.注意防治赤霉病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沿淮、淮北地区。
12、安农大wh2012-6
品种(生态)类型:半冬性
审定编号:201600
申请人:安徽农业大学
育种人:安徽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开麦18(开封市农科所)/98412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叶片深绿色,长势较壮。越冬期抗寒性较好。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春季生长发育稳健,两极分化稍慢。株型紧凑,茎秆弹性较好,较抗倒伏。旗叶短小,斜举,茎秆蜡粉重,株行间透光性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好。穗层较整齐,虚尖,熟相较好。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0.0厘米,比对照品种低9.3厘米。亩穗数为46.1万、穗粒数30.4粒、千粒重45.5克。全生育期226天左右,比对照品种(皖麦52)早熟1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60)、中感纹枯病(病指34);2014-2015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感赤霉病(严重度3.10),感纹枯病(病指48)。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3-2014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0克/升,粗蛋白(干基)14.96%,湿面筋31.0%,面团稳定时间3.0分钟,吸水率61.3%,硬度指数65.4;2014-2015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9克/升,粗蛋白(干基)13.78%,湿面筋30.6 %,面团稳定时间2.6分钟,吸水率60.9%,硬度指数64.9。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95.3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97%(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31.5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83%(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533.7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4.84%。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2.密度:亩基本苗16-18万,晚播适当加大播量;3.注意防治赤霉病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沿淮、淮北地区。
13、阜0608
品种(生态)类型:半冬性
审定编号:201600
申请人: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人: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周麦16/漯4518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长势较壮。越冬期抗寒性好,较抗倒春寒。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春季生长发育稳健,两极分化稍慢。株型半紧凑,茎秆弹性一般,抗倒伏能力偏弱。茎秆蜡粉重,旗叶上拧、斜举,旗叶同层,株行间透光性较好。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较饱满。熟相较好。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2.5厘米,比对照品种低8.0厘米。亩穗数为45.5万、穗粒数29.4粒、千粒重47.4克。全生育期226天左右,比对照品种(皖麦52)早熟1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30)、中感纹枯病(病指40);2014-2015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90),感纹枯病(病指48)。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3-2014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4克/升,粗蛋白(干基)14.23%,湿面筋30.3%,面团稳定时间5.3分钟,吸水率57.9%,硬度指数59.4;2014-2015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0克/升,粗蛋白(干基)14.63%,湿面筋30.6 %,面团稳定时间8.4分钟,吸水率59.1%,硬度指数60.1。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90.3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08%(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36.2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25%(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542.8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62%。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2.密度:亩基本苗16-18万,晚播适当加大播量;3.注意防治赤霉病等病虫害;4.注意防止倒伏。
适宜推广区域:沿淮、淮北地区。
14、徽研22
品种(生态)类型:半冬性
审定编号:201600
申请人: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周麦16/烟农19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长势一般,抗寒性较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中等,春季生长发育稳健。株型略松,茎秆弹性较好,蜡粉重。旗叶上冲,株行间透光性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熟相较好。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6.3厘米,比对照品种低3.2厘米。亩穗数为45.6万、穗粒数31.5粒、千粒重44.9克。全生育期226天左右,比对照品种(皖麦52)早熟1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30)、感纹枯病(病指42);2014-2015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80),感纹枯病(病指46)。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3-2014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4克/升,粗蛋白(干基)14.04%,湿面筋30.1%,面团稳定时间3.4分钟,吸水率59.7%,硬度指数62.3;2014-2015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33克/升,粗蛋白(干基)14.05%,湿面筋29.7%,面团稳定时间3.0分钟,吸水率56.7%,硬度指数57.4。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05.6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81%(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50.1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41%(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539.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69%。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2.密度:亩基本苗16-18万,晚播适当加大播量;3.注意防治赤霉病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沿淮、淮北地区。
15、隆安麦968
品种(生态)类型:半冬性
审定编号:201600
申请人: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济麦20/皖麦50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长势一般。抗寒性较好。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春季生长发育稳健,两极分化较快。株型松散,茎秆弹性较好。旗叶上举,株行间透光性较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较饱满,商品性较好。穗层整齐,结实性一般,熟相较好。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6.0厘米,比对照品种低3.3厘米。亩穗数为44.5万、穗粒数31.5粒、千粒重47.0克。全生育期226天左右,比对照品种(皖麦52)早熟1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90)、感纹枯病(病指50);2014-2015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50),高感纹枯病(病指62);2015-2016年度感纹枯病(病指46)。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3-2014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80克/升,粗蛋白(干基)14.15%,湿面筋31.4%,面团稳定时间3.0分钟,吸水率52.3%,硬度指数51.2;2014-2015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9克/升,粗蛋白(干基)14.11%,湿面筋29.9%,面团稳定时间7.3分钟,吸水率52.1%,硬度指数47.5。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03.9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51%(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41.8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89%(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546.5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16%。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2.密度:亩基本苗16-18万,晚播适当加大播量;3.注意防治赤霉病、纹枯病等病虫害;4.注意防止倒伏。
适宜推广区域:沿淮、淮北地区。
16、益科麦3号
品种(生态)类型:半冬性
审定编号:201600
申请人:宿州市种子公司
育种人:宿州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淮麦0566(周麦13/新麦9号)/洛麦23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长势壮,抗寒性中等。分蘖力一般,成穗率较高。春季生长发育稳健,两极分化较快。株型半紧凑,茎秆蜡粉重,抗倒伏能力偏弱。旗叶斜上举,株行间透光性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较饱满。熟相较好。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91.3厘米,比对照品种略高。亩穗数为41.6万、穗粒数34.3粒、千粒重46.3克。全生育期227天左右,与对照品种(皖麦52)相当。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20)、中感纹枯病(病指32);2014-2015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80),感纹枯病(病指50)。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3-2014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0克/升,粗蛋白(干基)14.00%,湿面筋29.4%,面团稳定时间5.6分钟,吸水率53.1%,硬度指数50.1;2014-2015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21克/升,粗蛋白(干基)13.43%,湿面筋26.1%,面团稳定时间12.2分钟,吸水率52.2%,硬度指数46.8。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亩产607.1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9.19%(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61.9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9.71%(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552.6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35%。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2.密度:亩基本苗16-18万,晚播适当加大播量;3.注意防治赤霉病等病虫害;4.注意防止倒伏和冻害。
适宜推广区域:沿淮、淮北地区。
17、龙科1221
品种(生态)类型:半冬性
审定编号:201600
申请人: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良星99/淮0208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长势壮,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春季生长发育及两极分化快。株型较紧凑,茎秆弹性好,被蜡粉。旗叶斜挺,株行间透光性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较饱满。结实性好,熟相较好。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5.2厘米,比对照品种低4.7厘米。亩穗数为47.0万、穗粒数31.0粒、千粒重45.4克。全生育期226天左右,比对照品种(皖麦52)早熟1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20)、中感纹枯病(病指34);2014-2015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3.00),感纹枯病(病指50)。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3-2014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0克/升,粗蛋白(干基)13.64%,湿面筋30.4%,面团稳定时间6.5分钟,吸水率57.9%,硬度指数65.2;2014-2015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3克/升,粗蛋白(干基)14.04%,湿面筋30.2%,面团稳定时间6.0分钟,吸水率59.3%,硬度指数64.9。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96.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35%(极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57.1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79%(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522.7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2.49%。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2.密度:亩基本苗16-18万,晚播适当加大播量;3.注意防治赤霉病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沿淮、淮北地区。
18、山农102(山农10-2)
品种(生态)类型:半冬性
审定编号:201600
申请人: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人:山东农业大学、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矮孟牛Ⅱ(矮丰3号//牛朱特/孟县201)/潍麦8号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匍匐,长势一般。越冬期抗寒性好,较抗倒春寒。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春季生长发育稳健,两极分化较快。株型较紧凑,抗倒伏能力偏弱,旗叶短小、上冲,株行间透光性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较饱满。穗子较小、多,穗顶部虚尖,熟相较好。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7.5厘米,比对照品种低2.1厘米。亩穗数为47.7万、穗粒数28.4粒、千粒重47.2克。全生育期227天左右,与对照品种(皖麦52)相当。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中感白粉病(5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30)、中感纹枯病(病指38);2014-2015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感赤霉病(严重度3.20),中感纹枯病(病指40)。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3-2014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96克/升,粗蛋白(干基)14.55%,湿面筋31.5%,面团稳定时间3.2分钟,吸水率62.5%,硬度指数65.7;2014-2015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8克/升,粗蛋白(干基)14.86%,湿面筋32.5%,面团稳定时间2.7分钟,吸水率63.4%,硬度指数64.7。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80.5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4.47%(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49.1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20%(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533.5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85%。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2.密度:亩基本苗16-18万,晚播适当加大播量;3.注意防治赤霉病等病虫害;4.注意防止倒伏。
适宜推广区域:沿淮、淮北地区。
19、徽研77
品种(生态)类型:半冬性
审定编号:201600
申请人: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
育种人: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麦13/烟农15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长势一般。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春季生长发育略缓,两极分化稍慢。株型较紧凑,茎秆弹性较好。旗叶上冲,穗层厚,株行间透光性好。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较饱满,结实性较好,落黄及熟相较佳。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4.8厘米,比对照品种低4.9厘米。亩穗数为44.5万、穗粒数29.6粒、千粒重47.9克。全生育期226天左右,比对照品种(皖麦52)早熟1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感赤霉病(严重度3.10)、感纹枯病(病指42);2014-2015年度高抗白粉病(1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80),感纹枯病(病指50)。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3-2014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82克/升,粗蛋白(干基)13.61%,湿面筋30.1%,面团稳定时间1.8分钟,吸水率60.2%,硬度指数64.6;2014-2015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4克/升,粗蛋白(干基)14.18%,湿面筋29.8%,面团稳定时间1.8分钟,吸水率62.7%,硬度指数63.8。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85.9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3.29%(不显著);2014-2015年度区域试验亩产549.7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53%(极显著)。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532.6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67%。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2.密度:亩基本苗16-18万,晚播适当加大播量;3.注意防治赤霉病等病虫害。
适宜推广区域:沿淮、淮北地区。
20、濉1216
品种(生态)类型:半冬性
审定编号:201600
申请人:濉溪县农业科研试验站
育种人:濉溪县农业科研试验站
品种来源:泛麦5号//泛麦5号/烟1604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匍匐,长势壮,抗寒性较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春季生长发育稳健,两极分化稍慢。株型半松散,茎秆蜡粉重,茎秆较粗、弹性一般,抗倒伏能力偏弱。旗叶较宽、斜挺。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饱满度稍差。熟相一般。2013-2014、2014-2015两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8.6厘米,与对照品种相当。亩穗数为43.1万、穗粒数35.3粒、千粒重44.7克。全生育期227天左右,与对照品种(皖麦52)相当。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与鉴定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抗性鉴定,2013-2014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30)、中感纹枯病(病指38);2014-2015年度中抗白粉病(3级),中抗赤霉病(严重度2.80),感纹枯病(病指50)。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2013-2014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1克/升,粗蛋白(干基)14.31%,湿面筋30.1%,面团稳定时间4.6分钟,吸水率52.9%,硬度指数51.8;2014-2015年度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13克/升,粗蛋白(干基)14.09%,湿面筋28.3%,面团稳定时间8.9分钟,吸水率51.6%,硬度指数47.9。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