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业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1-10-27    浏览次数:3

  渝经信发〔2011〕72号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业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经济信息委,有关单位:

  根据《重庆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总体要求,在认真总结我市工业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业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的基础上,我委制定了《重庆市工业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人才  队伍建设  规划  通知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10月26日印发

  重庆市工业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1—2020年)

  为更好地发挥人才在重庆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核心作用,打造与全市重点产业发展相配套的人才队伍,依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重庆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重点产业是指汽车摩托车工业、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化医工业、材料工业、能源工业和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即“6+1”重点产业,同时兼顾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人才发展成就

  1、人才总量增长、结构优化

  近年来,全市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加强了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产业的从业人员、人才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末,重点产业从业人员达220万余人,包括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各类技能人才等在内的重点人才93.3万人,占从业人员总量的49.4%;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才33.3万人,占从业人员总量的17.6%;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人才12万人,占从业人员总量的6.4%。

  2、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直辖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的决定》、《关于进一步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若干政策的意见》、《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从科研经费、福利待遇、住房、户籍、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支持人才引进与人才工程发展,为重点产业人才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

  1、急需紧缺人才缺口较大

  随着重庆工业规模急剧扩大和结构升级,高精尖人才和新型技能型人才缺口不断增大,已经成为制约重点产业进一步优化提升的“瓶颈”。如具有传统优势的汽车摩托车产业,在关键技术、工艺、管理等方面仍缺少大量人才支撑;电子信息新兴产业,急需大量技能型人才、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急需大量系统设计(SA)、项目管理(PM)等高端人才,尤其缺乏重点产业创新型人才、顶尖工业技术带头人。

  2、人才资源分布不尽合理

  从区域分布看,主城九区高层次人才密度较大,而其他区县的人才数量偏少。从产业分布看,传统产业人才较多,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较少,特别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一线人才严重不足。从企业分布看,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大多集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部分外资企业,而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高学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相对不足。此外,有相当多的人才集中于高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与重点产业结合度不高。

  3、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尚待健全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侧重于抓重点产业的技术项目和资金,对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关注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发展工作领导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的重点产业人才工作机制。二是人才发展政策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近年来全市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优化人才环境的政策,但还没有一个针对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现有养老、住房、医疗、户籍等配套政策不完善,导致一些紧缺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用不好。三是实践中对人才的实际重视程度与使用效率不高,大多是纸上谈兵或装点门面。四是现阶段人才培养对象、培养方式、培养内容等比较单一,适应重点产业发展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培养任务还十分艰巨。

  4、人才发展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与发达地区相比,重庆专门为重点人才发展搭建的平台层次低、数量少,相应的硬件配套设施还比较落后,对重点人才吸纳能力有限。全市重点产业需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的合作,加强教育资源共享、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服务等平台建设。

  (三)发展形势分析

  “十二五”开局,重庆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通过实施“大投资、大支柱、大基地、大企业、大项目”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汽车摩托车工业、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化医工业、材料工业、能源工业和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重庆市贯彻落实国家九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明确了“6+1”重点产业的定位,指出“6+1”重点产业今后重点发展壮大53条产业链。到2015年,重庆“6+1”重点产业销售产值将达到2.5万亿元;到2020年,实现4万亿元,力争突破5万亿元。未来5-10年,全市“6+1”重点产业将进一步扩张和提升,所需产业人才将成倍增长,特别是对掌握产业链高端技术的研发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需求将大幅增长。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不断深入,人才已成为支撑产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构筑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国际国内市场的产业竞争已经演变为产业人才的竞争。全市重点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夯实人才基础,以世界眼光和创新思维建设一支高素质产业人才队伍,以人才创新、技术进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贯彻“314”总体部署,按照“重统筹、抓两端、建机制、增投入、筑高地”总体思路,坚持人才知识化、专业化、实用化方向,全面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加快推进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为全市重点产业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党管人才,形成聚才合力。加强党对重点产业人才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加快重点产业人才发展的整体合力。

  ——依托基础,突出发展重点。在重点产业现有人才基础上,根据各行业人才发展需求,突出重点,着力抓好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协调发展,合理配置人才。统筹兼顾,合理配置区域、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协调推进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优化环境,健全成才机制。加大资金投入,落实鼓励政策,优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要求,立足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实际,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核心、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技能人才为基础的总量增长、结构合理、布局优化、素质优良,能够充分满足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发展局面。

  2、具体目标

  ——人才总量充实,结构合理。到2015年,全市重点产业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65万人,占重点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1%;到2020年,全市重点产业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65万,占重点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5%,各类人才基本能够满足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

  ——人才素质和水平显著提高。到2015年,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重点产业高级管理人才占比达到90%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达到90%以上;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结构为1:3.5:5.5。到2020年,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中高级管理人才达到95%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达到95%以上,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结构为1:4:5。

  ——紧缺人才得到有效补足,适合产业要求。加强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与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末,新增急需紧缺人才8.7万人,急需紧缺人才总量达15.8万人;到2020年末,新增急需紧缺人才4.5万人,急需紧缺人才总量达20.3万人。

表1:重庆市工业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建设预测

重点产业

2010年规模

2011-2015年

2016-2020年

新增

合计

新增

合计

汽车摩托车工业

7000

20000

27000

10000

37000

信息产业

40000

30000

70000

10000

80000

装备制造业

8500

8000

17000

7000

24000

化医工业

1500

15000

17000

5000

22000

材料工业

8200

5000

13000

5000

18000

能源工业

2000

3000

5000

2000

7000

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3000

6000

9000

6000

15000

总计

70200

87000

158000

45000

203000

  ——人才布局合理,协调发展。人才逐步向重点优势产业、非公有制企业、工业园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区县流动,基本实现人才分布与产业布局发展相协调目标。

  ——人才开发多样,满足需要。采取培养、培训、引进等方式,打造人才队伍,满足全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和各类职校主体作用,加快产业与教育资源的紧密结合,培养产业人才,到2020年培养100万名高技能人才,培育500名左右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优秀企业家;开辟人才“绿色通道”,引进一批国内外高层次、高技能、懂市场规则的重点产业人才,到2020年新引进1000名以上能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层次留学人才和外国专家。

  ——人才发展环境优化,机制创新。到2015年,重点产业吸纳当年高校毕业生50%左右就业,吸纳年度工业类留学回国人员增长率达18%,引进国外工业专家0.78万人、外国工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5万人。到2020年,重点产业吸纳当年高校毕业生的52%左右就业,吸纳年度回国人员增长率达18.5%,引进国外专家1.26万人、外国工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4万人,人才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人才使用效能提高,贡献增长。到2015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3%,人才贡献率达到3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3%;到2020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8.2%,人才贡献率达到38.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6%,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基本形成。

  三、主要任务

  配合全市重点产业建设思路和目标,着力推进重点产业人才建设的“四个三”战略,即着力培育和造就三类关键核心人才,构建覆盖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的三大人才集聚的战略高地,完善促使重点产业人才成长成才的三大基地,搭建推动人才创新创业的三大平台,为重庆重点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一)造就三类关键核心人才

  1、加紧培养一批高精尖关键技术人才

  以化解重点产业发展“瓶颈”为突破口,加紧培养一批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重点加快五个方面的急需紧缺人才队伍建设,即能够对科技进步、企业自主创新起关键作用的国家级专家、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能够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职业化和国际化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以汽车、船舶配套装备、精品钢材、电子信息、制药、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熟悉国际规则、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风险投资、理财等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紧紧围绕五类急需紧缺人才,扎实开展“重点产业百名科技领军人才计划”、“重点产业海外精英人才集聚计划”、“软件蓝领万人培训计划”、“IT5000公益培训计划”等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与培养专项工作,依托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全球IT CBO海选行动”、“重点行业赴海外引才计划”,加大国外智力引进力度,尤其要坚持“人才+技术”引进模式,着力引进核心关键技术急需的工程院院士和外国专家、高级技术人才。

  以提升重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着眼点,加紧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实施“重点产业学科研究梯队计划”,依托重大产业科技项目建设,在每个产业选拔一批市级领军人才、一批后备人才和第三梯队成员,培养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能够引领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领军人才。实施“国内访问学者计划”,选派曾独立主持或参与全过程科技项目研究或工程项目建设的科技骨干,到国内相关高校、企事业单位作为访问学者参加专业学习。实施“重点产业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打破部门和专业界限组建100个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开展联合攻关,促进各类科研力量的整合;依托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抓紧引进培养一批青年技术骨干。围绕服务“两化融合”,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软件服务业,面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努力培育一批具有世界水平、引领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高端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鼓励各大企业以“柔性引进”方式引进国际顶尖技术人才来渝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或从事其他专业服务。鼓励企业在市外、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广泛吸引沿海和国际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重庆重点产业发展服务。

  2、大力培养一批经营型高级管理人才

  以优化企业管理运行机制和提高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为重点,着力培养引进一批长于管理、善于经营的经营型高级管理人才。实施“重点产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鼓励重点企业以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和人才租赁等方式用好人才。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市场化评价和选聘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敢干事、能干事并且熟悉国际惯例、具有战略眼光、善于驾驭市场的优秀企业家和产业领军人物。实施“重点产业优秀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每年从重点产业中的骨干企业选拔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采取到重点高校集中学习、到知名培训机构专题培训、到国内外优秀大型企业顶岗锻炼、赴国内发达地区或境外培训等方式,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继续教育和综合素质提升工作,力争5年内对重点产业领域的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轮训一遍。实施“重点产业百名优秀海外企业家引进计划”,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机遇,采取团队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从海外引进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企业领导人才。

  3、加快培养一批知识型高技能人才

  以提高技术革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核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知识全面、技术精湛的知识型高技能人才。实施“重点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计划”,围绕重点产业发展,以培养技师、高级技师为重点,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推进技能人才队伍规模扩大升级。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完善培训制度,鼓励大型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有计划地培训高技能人才。实施“能工巧匠计划”,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发挥技能名师传帮带作用,培养造就一批高技能人才。选派技能型人才出国(境)学习,促进技能人才与国外同行交流。鼓励重点企业在关键职业(工种)岗位、工序设立“首席技师”、“特聘技师”,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解决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与技术革新、实施精品工程和带徒传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高技能人才引进力度,引进关键技术岗位高技能人才。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柔性流动”和区域合作机制,鼓励高技能人才通过兼职、合作攻关、项目引进等多种方式发挥作用。发挥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根据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特别是产业急需紧缺技能人才需求进行“订单培训”。

  (二)构建人才集聚发展的三大战略高地

  1、构建重点区域人才集聚高地

  打造重点城市人才集聚高地。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城市)建设效能高、活力强、贡献大的人才高地。重点建设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化工、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新材料、新能源、纺织服装、食品、冶金建材、印刷包装、汽摩等产业相关的中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创业人才。

  打造重点园区人才集聚高地。以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为平台,以入驻企业为主体,围绕产业发展定位和企业发展方向,把特色工业园区打造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纺织、冶金等产业一线吸引凝聚企业管理和营销人才、高技能人才的高地。

  打造总部基地人才集聚高地。树立国际化视野,紧紧抓住国内外大型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渝设立区域性总部的机遇,促进企业研发、生产、销售人员本地化,将两江新区、解放碑中央商务区、西部新城、茶园新区等总部经济发展区打造成拥有国际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总部经济人才集聚高地。

  2、构建重点产业人才集聚高地

  根据全市重点产业实际,到2020年,基本建成汽车摩托车工业、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化医工业、材料工业、能源工业和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才集聚高地,为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提供人才支撑。

  打造整车设计、汽摩关键零部件技术研发、高级维修等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为建设中国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提供人才支撑。打造西部地区笔记本电脑、网络通信设备及终端、集成电路、软件及服务外包、信息家电、互联网技术、国际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安全、软件设计和测试等高端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集聚高地,为中国西部“硅谷”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打造内燃机、特种船舶、风电装备、轨道交通、核电辅助设备、节能环保等设备的研发、操作、调试、维护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集聚高地,为打造中国现代装备制造高地提供人才支撑。打造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和新材料化工等高端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集聚高地,为长江上游综合化工基地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打造铝工业、钢铁工业、铜镁硅有色金属、锰及铁合金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纳米、超导等新材料的创新人才集聚高地,为建设中国铝加工之都、国家级镁合金产业应用研发基地和西部精品钢材基地提供人才支撑。打造电力生产供应、天然气采输、煤炭生产加工等方面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集聚高地。打造家电、造纸及奶制品、服装、酒类饮料等方向中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集聚高地。

  3、构建重点企业人才集聚高地

  充分发挥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在人才培育与集聚方面的作用,构建重点企业人才集聚高地。依托长安、庆铃、建设、嘉陵、力帆、宗申、隆鑫等汽车摩托车企业,惠普、宏碁、华硕、富士康、思科、英业达、广达等电子信息企业,机电、四联、海装风电、长征重工等装备制造企业,重钢、西南铝、国际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制造企业,能投集团、电力公司等能源企业,重啤、天友等轻工食品制造企业,使之成为吸纳重点产业核心人才的主体,打造重点企业人才集聚和发展高地。鼓励每个重点企业加快打造高素质企业领导人才和后备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研发人才,产业技能人才四支队伍。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引导科技人才向重点企业和生产一线集聚。支持重点企业吸引科技人才,进一步规范科技人才兼职办法,引导和规范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到企业兼职。“十二五”期间,全力支持全市工业50强企业打造成为重点企业人才集聚高地。

  (三)打造人才成长成才的三大基地

  1、打造高校高端人才储备基地

  围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势主导产业需求,采取资金支持、政策优惠、工作评选等方式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应用型高端人才,建立与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市内高等院校合作培养高端人才机制。鼓励大型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培养高端人才机制。探索建立校企间互动反馈机制,鼓励企业参与改革和创新大学教学内容和模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高端人才,提高园区智力成果向经营成果的转化效率,拓展人才多元化成长空间;鼓励高校打造成为高端人才培养集聚基地,重点打造重庆大学城、江南大学园区、北碚大学园区三大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依托万州、涪陵所在城市高校,构建环保、冶金、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2、打造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锻造基地

  支持全市各类各级职业院校根据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和国家职业标准,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加大实用技能训练内容,在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骨干作用。重点支持5—10家综合办学实力较强、符合全市产业发展实际的职业院校打造成全国知名职业教育基地,支持40家职业院校打造成市级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在职业院校中重点建设100个与全市重点产业相关的特色专业,打造30个精品专业。

  3、打造生产一线娴熟操作人才实训基地

  建立覆盖全市、互通协作的重点产业实训基地,重点推进市职业技能培训公共实训基地体系建设,根据重点产业发展需要,依托相应职业校院、重点企业,建设汽车摩托车、机电、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现代服务业五大公共实训基地。到2015年,分别建成规模为5000平方米/个的汽车摩托车制造维修、机电、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等实训中心,培养生产一线娴熟技能人才,打造西部地区专业性最强的公共实训基地体系。到2020年,在两江新区新建国家级职业技能综合实训基地,在万州、黔江、涪陵、永川、江津、合川建设6个市级实训基地,其余区县各建1-2个区域性实训基地。

  (四)建立人才创新创业的三大平台

  1、建立重点产业科技研发平台

  发挥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以及中电科24所、26所、44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集中力量形成一批与重点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基地,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大中型企业共同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主体。鼓励企业创建技术中心,加快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建设。到2020年,建成20个国家级、80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0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0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个国家级、10个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新增10个国家级、5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一级学科、30个国家二级学科。

  2、建立高端人才创业发展平台

  依托3大国家级科技孵化器、30余个市级科技孵化器、重庆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公共资源,发挥科技风险投资、开创创业投资、高新创业投资、渝深创业发展、西永创新投资等风险投资机构作用,畅通重点产业人才创新创业渠道。在科技智力资源密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和重庆大学城、大型企业、高等院校内建立一批创业培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微型企业培育基地,吸引高校毕业生和创业企业入驻。推进重庆2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打造人才特区,构筑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平台。

  3、建立人才发展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重庆“重点产业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打造成为西部领先、全国一流和国际接轨的中高级产业人才服务示范平台。建立完善各区县“重点产业人力资源服务分中心”,打造贯通全市的重点产业人才服务网络,使之成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窗口,产学研用转化的市场,社会化人事服务的阵地。

  建立辐射西部的“重点产业人才信息中心”,完善重点产业人才数据库,推动人才资源服务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标准统一、资源共享,形成集政策法规发布、供求信息交流、咨询指导服务、心理测评与辅导为一体的人才公共信息平台。

  结合重庆市产业发展实际,支持国际国内高级猎头公司、技术中介公司和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入驻,为重点产业人才的选拔、培训与流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便利。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涉及到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单位,按照规划要求,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认真推进与人才队伍建设有关的工作,落实相关责任。市经济信息委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主动与市发展改革委、教委、人力社保局、财政局等部门加强联系和协调,积极配合,密切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制订重点产业分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细则,分解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市重点企业主管部门要按照规划要求,加强对重点企业员工培训教育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二)完善相关政策

  一是完善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对引进特别优秀的重点产业人才随迁子女,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就近入学原则,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安排到居住地学区内示范学校就读,普通高中学生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优先安排到市级示范高中就读。探索建立长期在渝工作的外籍人员在重庆参加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的特别通道,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是完善人才使用的支持政策。建立担任重点岗位领导职务、承担重大科技项目、授予重大荣誉称号等特殊人才引进制度,鼓励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渝发展。对引进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给予20-50万元的科研项目启动资金。对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渝创新创业发展的优秀归国留学人员和创新团队,给予一次性200-5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

  三是完善人才创新平台建设政策。根据重点产业发展需要,特设1-3个“开放式创新岗位”,面向海内外聘请具有同行业领先水平的技术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主持或参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给予每个创新岗位每年15万元科研津贴。鼓励和扶持重点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对进站开展科研工作的博士后给予一次性5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

  (三)加大经费投入

  设立重点产业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重点产业各类人才培养和引进、重点产业人才基地建设、人才队伍重大工程(计划)建设、改善被引进人才生活工作条件等。重点产业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投入规模随重点产业规模的扩大有所提高。加大科技创新、团队攻关、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力度。督促企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的教育经费,专门用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支持企业逐步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完善企业教育培训制度,按职工工资总额1%-3%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对执行情况好的企业给予一定补贴和税收减免优惠。

  (四)优化发展环境

  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舆论环境,大力宣传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优惠政策,为重点产业人才培训与引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类人才的根本利益。优化服务环境,转变工作作风,整合服务资源,形成鼓励、支持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鼓励优秀人才开拓创新,形成崇尚实干、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建立高层次重点产业人才优待制度,完善专家决策咨询、表彰奖励、理论培训等制度。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