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农业办电〔2013〕18号
各市、县(市、区)农业局(农委):
今年开春以来,我区的光温水热条件比较好,对春耕春种比较有利,春播春种春插同比较快。目前,桂南大部分地方已经完成早稻抛插秧任务,开始进入大田田间管理阶段。桂中、桂北早稻抛插秧工作也已经进入高峰期。为了切实抓好当前早稻和春玉米田间管理各项工作,确保稳产增产,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早稻和春玉米生产是我区春季农业生产和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是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实现全区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的重要保障。春季主动,全年主动。各级农业部门要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引,认真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高度重视早稻和春玉米田间管理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组织领导,迅速行动,采取科学有效措施,把当前早稻和春玉米田间管理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早”字当头,加快推进
春争日夏争时,谷雨即将到来,还没完成早春玉米播种和早稻抛插秧任务的地区,各级农业部门要组织工作组和派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发动群众抢抓当前气温回升和土壤湿润的有利时机,及早播种、及早抛插秧,加快春耕春插生产进度,实现全年主动。早春玉米要在4月底前完成播种任务,桂中、桂北也要在“五一”前后完成早稻抛插任务。
三、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各地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制定当前早稻和春玉米田间管理的技术措施,切实抓好田间管理工作,努力实现夏粮增产丰收。
(一)水稻
1、适时移栽,提高抛插质量。秧龄已达20天以上或叶龄已达3.5叶的,要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抛插。抛前3~4天秧田要施好“送嫁肥”、“送嫁药”,使秧苗带肥带药下田。抛插前要施足基肥,耙平耙烂田面,浅水抛栽。做到合理密植,适当增加基本苗。桂南杂交稻每亩抛插密度1.8~2.0万蔸,桂中、桂北杂交稻每亩抛插密度2.0~2.2万蔸,每蔸2粒种子苗;桂南常规稻每亩抛插密度2.0~2.2万蔸,桂中、桂北常规稻每亩抛插密度2.2~2.4万蔸,每蔸3粒种子苗。
2、科学管理,早追肥促生长。刚移栽的田块,在扎根立苗期间(抛秧后2~5天内)要勤检查,如有浮苗、缺蔸现象,应及时匀苗、补蔸。扎根立苗后,结合撒施本田除草剂每亩施尿素和氯化钾各8~10公斤,促进早生快发。桂南抛插较早已进入够苗期的稻田,当前要突出以“露晒田”为主的水分管理,控制无效分蘖。对苗数较足的一类禾苗,要适度重晒,达到叶色明显“落黄”,以控制无效分蘖发生,控制第一节间伸长,防止倒伏,同时促进上层根系生长。尚未够苗的田块按照水气平衡管水方法,做到湿润灌溉促分蘖,适时露晒田,当每亩苗数达到15~16万时就要开始露晒田控苗,采取多露轻晒方式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
(二)玉米
1、及时查苗补苗。对于刚破土出苗或3叶以内的地块,要及时查苗补苗。补种或移栽后必须淋足定根水,补后偏施水肥l~2次。
2、及早追肥攻苗。对于处在5~8叶期的玉米地块,要及早施用攻苗肥,并进行中耕培土,清除田间杂草。特别是前段时间持续的低温阴雨天气,导致玉米幼苗长势普遍偏弱,应及时淋施腐熟粪水增强抵抗力。一般亩施腐熟粪水30~40担,或尿素4~5公斤,并增施适量钾肥。中耕深度掌握“苗旁浅锄,行间深锄”,深度3~5厘米。
3、加强水分管理。苗期及时排干田间渍水,适当控制水分,但遇旱要及时浇水。其它各生育时期田间持水量降到60%以下时应浇水抗旱。灌溉方式以沟灌为主,有条件的可采用渗灌或喷灌,杜绝大水漫灌。高产攻关田地皮见干就浇水,确保植株健壮生长。
四、科学防控,保产增收
各级农技人员要加强田间调查,及时掌握水稻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叶蝉、稻蓟马、苗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立枯病、福寿螺等病虫螺害以及玉米地老虎、玉米螟、蚜虫、玉米铁甲虫、大小斑病、锈病、纹枯病等的发生发展动态,做好预测预报和信息发布工作。同时,及时发动群众合理选配农药,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手段,有效控制病虫螺害的发生与蔓延。此外,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早制定工作预案和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科学防范和应对台风、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防灾减灾,保产增收。
五、搞好培训,强化服务
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等媒体,通过印发资料、出版墙报、宣传栏、宣传车巡游等手段,搞好宣传引导和组织发动,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争抢季节的意识。同时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效率,深入村屯和田间地头,做好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工作,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上遇到的问题,加快推进春耕生产进度,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努力实现夏粮大增产、大丰收。
请各市农业局(农委)及时将本通知传真至所辖各县(市、区)农业局。
2013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