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各市商务(外经贸)局、各市经委(工业局)、各市财政局、各隶属海关、各分支检验检疫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市中心支局、各有关进出口企业:
normal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跨越式发展和奋力崛起,努力把握当前有利于扩大进口的条件和机遇,充分发挥进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现就进一步提升进口规模和水平,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进口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认识
normal >1. 有利于推进产业升级。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我省从国外引进了3408项先进技术设备,用汇54.3亿美元。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冶金、汽车、工程机械、家电、建材、化工、交通、通信等支柱产业的形成,有力地促进了马钢、奇瑞、江汽、合力叉车、美菱集团、荣事达、海螺集团、安徽移动通信、丰原集团、佳通轮胎等一大批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力地提升了我省产业国内国际竞争力,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normal >2. 有利于缓解资源约束。部分资源性产品自给不足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特别是随着马钢、铜陵有色等大型企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加工能力的大幅提升,铁矿砂、铜矿砂等大宗原材料进口需求增势迅猛。“十五”以来,矿砂、木浆、塑料原料等大宗原材料进口年均增长61%,累计进口50亿美元,占我省进口总额的50%以上。资源性产品的进口为缓解资源约束,满足工农业生产所需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normal >3. 有利于降低人民币升值对出口造成的损失。
normal >4. 有利于有效利用富余产能。我省纺织、建材、家电、冶金等诸多行业生产能力强,并拥有一批具有相当加工能力的企业。2005年我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15.9亿美元,增长39.2%。国际贸易项下的原材料、中间产品的进口后复出口,带动了企业发展,促进了我省冶金、机电、化工、建材、轻工、农产品等行业富余加工能力的有效利用,使得我省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家电、建材、冶金、纺织服装等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
normal >5. 有利于推动口岸建设。我省口岸近五年来进出口运量以15.8%的年均速度增长,其中进口占60%。进口增长推进了我省口岸建设,提高了口岸设施效益,加快了口岸开放步伐。目前,我省对外开放口岸数量位居内陆省前列。
normal >6. 有利于引入先进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大规模的技术设备引进,特别是由外资项目带动的技术设备引进,不仅带来资金、技术,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优秀人才和现代企业制度,改善了我省经济发展的综合环境,加速了我省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进程。
二、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normal >7. 认清形势。“十一五”时期我省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国民经济年均增长10%以上,提高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外向度,形成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扩大重要资源性产品进口,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装备,缓解资源约束,提升产业竞争力。当前有利于扩大进口的环境因素很多,如我国连续4年大幅度降低关税,逐步取消非关税措施,外汇储备激增,贸易顺差居高不下,人民币升值;我省经济加快发展,“861”计划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等都有利于扩大进口。我们要切实认清形势,努力把握机遇,积极有效地扩大进口,充分发挥进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normal >8.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跨越式发展和奋力崛起为主题,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步伐。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鼓励重要资源进口,缓解经济增长和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的矛盾,拓展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空间;积极开展加工贸易,以进促出,带动优势产业产能的充分发挥和就业的不断扩大,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增长。
normal >9. 目标任务。保持进出口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力争全省累计进口达到260亿美元;提高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比重,年均增长15%;扩大短缺资源和原材料的进口渠道,保障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保持年均增长20%。
三、进一步扩大进口规模和提升进口水平
normal >10. 围绕“861”行动计划,扩大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861行动计划是我省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的战略举措。我们要围绕“861”计划所涉及的交通、能源、制造业、原材料、化工、水利、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加工、环保、高技术、社会事业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推进我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强势产业体系。
normal >11. 围绕企业发展,扩大资源性产品进口。企业是经济发展主体,要围绕企业发展所需,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扩大重要资源性产品进口,满足省内企业对铁矿砂、铜矿砂、橡胶原料等产品不断扩大的需求,积极培育骨干企业,保障我省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
normal >12. 围绕加工贸易,扩大中间产品进口。我省劳动力资源富余,部分产业产能优势明显,具有发展加工贸易的有利条件。要在稳定轮胎、船舶等大宗产品加工贸易的同时,加大机械、家电、纺织服装、电子行业等中间产品进口,充分发挥产能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进出口结合,不断提高加工贸易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把我省打造成全国重要的出口生产加工基地。
normal >13. 围绕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扩大投资性技术设备进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和我省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及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加大,外资将越来越多地进入我省更多领域。要在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鼓励外商以更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投资,通过扩大投资性技术设备进口,进一步提高我省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normal >14. 围绕内外贸一体化,扩大代理进口。我省外贸企业一直是我省组织进口的重要力量,在进口经营网络和专业服务方面具有优势。要引导外贸企业加强与大型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专业市场的联系,建立互惠互利的业务合作关系;支持大型国内流通企业与国外消费品供应商建立互惠互利的业务合作关系;鼓励生产企业委托本省外贸企业代理进口,提高进口效率。加快培育和建设进口产品的国内销售网络和渠道,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加速发展。
四、进一步加强进口服务与管理
normal >15. 建立工作机制。各级进口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协调,强化服务意识,建立省市重大进口项目协调机制,实行全程服务,保障重要物资进口顺畅。
normal >16. 加强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协调服务。各级经委按照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的原则和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有关规定,为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做好协调和服务。
normal >17. 提高进口自动许可和技术进口合同登记管理效率。省商务厅对进口产品需办自动许可证的,全面实行网上申报,及时出证;对需商务部办证的,积极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将技术进口合同登记管理权下放到全省17个市商务主管部门和有条件的县级商务主管部门。
normal >18. 简化进口付汇及核销手续。省外汇管理局及市各中心支局应坚持贸易真实性原则,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加大对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简化贸易进口付汇及核销手续有关问题通知》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进一步简化进口付汇和核销手续,为企业提供进口付汇及核销便利。
normal >19. 推进通关便利。合肥海关及各隶属海关应大力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在我省口岸办理通关手续,推行“多点报关,异地验放”进口通关业务,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积极支持长江内支线船舶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试点;争取尽快加入长三角“属地报关,口岸验放”区域通关一体化;进一步加大进口技术设备关税减免审批服务力度。
normal >20. 加速检验检疫。省检验检疫局及各分支局对需要检验检疫的进口商品,在严防疫病疫情和有害物质传入的同时,应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环节,加快进口货物验放速度,并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检测方面的服务和帮助。对“861”计划中重大技术装备和大宗资源性产品进口,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24小时提前预约服务。
normal >21. 改善进口招标。省经委和省商务厅应进一步加强对招标公司的服务质量、水平及执行国家有关招投标规定情况的指导和监督。对法定需要招标的进口机电产品,企业可自主选择省内有国际招标资质的招标公司开展国际招标。招标公司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进口企业降低进口成本,保证进口产品质量,提供高效服务和相应技术支持。对非法定招标产品,进口企业有权自主决定进口采购方式。
normal >22. 鼓励加工贸易。充分发挥加工贸易出口对进口的直接拉动作用。在国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加工贸易实行调控的宏观环境下,要进一步发挥我省机电、纺织服装产业的加工能力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努力发展机电产品、纺织服装类加工贸易。各市要切实落实省商务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加工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更好公共服务。
normal >23. 强化进口管理。各级进口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关于进口管理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对进口的管理。在鼓励扩大进口的同时,应避免盲目进口,低水平重复进口;新建和改造工程项目不得进口高能耗、高污染、落后的设备;坚决禁止进口那些危害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危害环境的产品,保证我省进口有序健康发展。
五、进一步完善进口促进政策
normal >24. 建立进口考核机制。鼓励各市积极扩大进口,将进口纳入考核与奖励的重要内容。
normal >25. 促进先进技术设备进口。对经确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进口,且产品出口的贷款项目,省级经济、财政和商务部门将积极向国家申报和争取国家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技术改造贷款项目的贴息和国家政策性银行优惠贷款支持。
normal >26. 支持资源性产品进口。鼓励我省生产企业极积“走出去”开发资源,并提供前期费用的支持。对为满足产能进口资源性大宗产品的企业,积极为其协调进口所需资金,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的优惠贷款。
normal >27. 鼓励委托省内进出口公司代理进口。对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政府贷款和技术改造项目等委托省内进出口公司进口采购的,在省级外贸发展促进政策资金中按代理手续费的一定比例予以奖励,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normal >28. 积极用好国家政策。国家已出台的进口鼓励政策主要有:《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关于对专用技术使用费减征、免征所得税的暂行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对企业为生产《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产品而进口所需自用设备及按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同时国家政策性银行开辟技术进口融资新渠道,鼓励企业使用重大装备优惠贷款,战略性资源贷款。各级进口管理部门要密切关注国家进口政策的调整情况,及时向企业宣传,引导和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国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