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为企业出招应对出口退税调整

发布日期:2007-07-06    浏览次数:2

normal >    实施在即的国家出口退税新政,对福建省外贸出口的影响是广泛而直接。

normal >  据该省日前调研,今年前5个月181.17亿美元的出口中,涉及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3.18亿美元;涉及降低退税率的商品84.29亿美元。两项合计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8.3%。其对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成本上升。

normal >  降低退税商品受波及最大就前5个月而言,取消出口退税商品出口占同期全省出口总额只不到两成,主要涉及钨、铝制品和金属碳化物等产品。

normal >  而受此次退税率调整最大的要数被降低出口退税率的产品。调查显示,这部分产品在前5个月福建省出口总额中占46.5%。其主要出口特点:一是一般贸易出口占七成,出口总额62.04亿美元。二是,鞋类、纺织服装和机电产品出口首当其冲。这三类产品前5个月出口金额均超过10亿美元。三是,外资和民营企业受影响面广。从出口规模上看,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7.32亿美元,占44.3%;民营企业出口33.14亿美元,占39.3%;国有企业出口仅占16.4%

normal >从出口数量上看,有出口业绩的民营企业有2977家,外资企业2673家,国有企业仅278家。

normal >  正视政策调整影响

normal >  调研结果认为,此次国家调整出口退税率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缓解当前我国外贸顺差压力,引导企业减少“两高一资”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促使其调整投资方向,避免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

normal >  然而,政策调整也将使出口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影响企业出口积极性。调研反映,由于此次未设过渡期,企业目前执行的合同和未来四到五个月内即将执行的合同都将面临利润损失。此外,退税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未来相关企业的税收负担。特别是对于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将导致其出口压力进一步增大,很可能因丧失价格优势退出部分国际市场。

normal >  还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政策调对一般贸易出口影响较为广泛。因为,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货物多是国内购料生产加工出口的商品,大多享受国家出口退税。对一般出口贸易而言,由于其增值税全部在国内完成,退税率下调1个百分点,意味着企业的销售毛利率下降1个百分点。对加工贸易而言,由于加工出口过程中,进口原材料部分是免税的,不涉及退税问题,只有国内采购的原材料部分和加工增值部分涉及出口退税,因此影响相对较小。出口退税率下调会使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上升速度放慢,企业将更多通过保税方式进口所需原材和部件进行生产复出口。

normal >  多方式应对成本上升

normal >  调研结果认为,应借政策调整之机,积极谋求提高福建省出口商品质量与档次,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外贸出口增长方式转变。

normal >  应鼓励外贸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消化出口成本上升压力:一是提高产品附加值,走科技兴贸道路。利用退税细则的区别,有效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企业技术进步,通过产品深加工,增加技术含量,带动产品升级换代。二是增强国际议价能力。积极发挥各类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企业合理测算出口成本,合理制定成交价格,坚持不亏损、有微利的原则。三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引导企业尽快适应政策调整变化,适时调整营销策略,进一步降低出口商品的生产、流通费用。四是实施品牌战略。

normal >  对福建省外贸出口而言,应努力扩大退税率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继续做好相关产业链的“扩容”,特别要加快对具有自主技术的机电、高新技术产业的培养与发展壮大。在现有企业生产规模上,形成外商投资聚集效应和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