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各市、县人民政府:
normal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 知》(财税[2007]90号),从
normal >2004年出口退税机制改革以来,国家已先后9次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在历次调整中,这次下调的范围最广、幅度最大。据统计,我省共有1349种商品退税率调低2-13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商品总数的41.6%,高于全国37%的总体水平,受影响企业1110家,受影响出口额9.8亿美元(1-5月统计数据),占全省同期出口总额的31.2%。按目前出口规模测算,预计下半年将减少退税收入5.4亿元。其中:受影响最多的是退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的商品(主要为服装和轻工产品),出口额4.5亿美元,占全省受影响总额的46%;受影响最大的是退税率下调8个百分点的商品(主要为白银、钢管、搪瓷、器皿),下半年预计减少退税收入2.5亿元,占全省减少退税总额的46%。
normal >在人民币升值加快、重要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海运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商品加征出口关税的情况下,出口退税率又大幅下调,多种因素、多重效应使得外贸出口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在此情况下,请各市、县人民政府继续高度重视和支持外贸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大力引导各进出口企业和商务主管部门主动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积极应对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调整带来的影响,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千方百计保持出口又好又快发展。建议当前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normal >1、正确认识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政策取向。国家取消和降低“两高一资”商品和容易引发贸易摩擦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旨在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努力实现贸易平衡,推动出口更好地发展,而不是打压出口。建议各市、县人民政府积极引导各有关方面和企业要正确认识政策调整的实质意义,努力做好舆论引导和政策宣传,切不可因此影响和动摇发展外贸出口的信心,要将此作为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契机,更加坚定不移、又好又快地发展出口。
normal >2、认真测算出口退税率调整的影响。各级商务部门和进出口企业要组织专门力量,认真学习文件规定,对照退税率调整的具体商品和比例(财政部、商务部网站已公布),深入研究此次调整带来的影响,仔细测算本地区和本单位所涉商品受影响的金额、盈亏变化等情况,为下步争取政策支持、调整商品和市场、改进经营管理、积极开展应对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normal >3、抓紧做好出口合同备案工作。这是眼下应对出口退税率调整的当务之急。请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督促各有关企业按照文件要求,抓紧在
normal >4、着力提升出口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这是应对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根本之策。为进一步控制“两高一资”和易引发贸易摩擦商品的出口,今后一段时期出口退税调整可能是经常性的政策措施,各有关方面对此应有深刻认识,并做好长远打算,从战略上积极采取加大技改投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加大品牌培育力度、不断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等有效举措,顺应政策导向,扩大质量效益好和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
normal >5、努力争取与客户共担出口退税损失。这是应对出口退税率调整比较现实的途经。出口退税降低是政策性调整,出口企业要主动向客户特别是外商说明出口退税率调整对所涉商品成本和盈亏的影响,对于价格弹性较大特别是外商赢利空间大的商品,要争取通过调价,与客商共同消化出口退税损失。
normal >6、大力加强企业经营和管理。这是应对出口退税率调整的关键所在。对退税率调整后,保本微利(亏)但具有发展前景的商品,出口企业要从保市场、保客户的角度确定近期经营策略,适当调整成本控制目标,调低利润预期。同时,加强采购、生产、销售、储运、资金运筹等各环节的费用管理,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成本和费用开支,增强价格竞争力。
normal >7、进一步加大对外贸出口的支持。积极应对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政策层面的支持不可替代。各级商务部门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出口退税调整对本地出口的影响,积极争取出台财政、税收、融资等方面措施,在鼓励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家电、工程机械、医药、软件等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同时,支持市场空间较大的轻纺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出口,帮助企业度过难关。省商务厅在争取国家更多政策支持的同时,也正在商有关部门尽快完善今年省级外贸促进政策。
normal >8、不断深化部门协作。在出口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相关部门的支持尤显重要。各级商务部门和进出口企业要继续深化财贸、税贸、银贸、汇贸、关贸、检贸、信贸、工贸、农贸、科贸等部门协作,协调国税部门及时兑现出口退税,协调检验检疫部门大力推广电子报检,争取更多的农产品出口企业进入绿色通道,积极推进“属地报关、异地放行”的快捷通关模式,协调金融机构特别是进出口银行对出口融资给予更多的支持,为企业创造更为宽松的经营环境。
normal >9、加快推动外贸企业工贸结合。流通型外贸企业因经营环节较多,受出口退税调整的影响较大。外贸公司一方面要利用经营商品系列化的优势,大力推行代理制,强化与生产企业的合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和资金优势,加快实业化进程,实现工贸一体化。
normal >10、积极推进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对于资源性和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产品,有条件的企业应通过“走出去”发展,在境外投资兴办资源开发和加工企业,直接生产和销售此类产品,这样既可以规避国内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又可以实现商品输出向资本、技术输出的转变。
normal align=right>二○○七年六月二十五日
normal > 抄:各市、县商务(外经贸)局,各有关进出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