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政发〔2013〕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发展循环经济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是我区化解快速发展与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排放矛盾,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后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坚定不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努力把我区循环经济提高到新的更高水平。
《规划》是指导我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制订扶持政策的重要依据。实施好《规划》,对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加快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广西建设,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均衡发展,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实施《规划》,明确自身职责任务,切实将所负责的推进工作纳入本级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制订和完善相应工作方案,统筹好近期与远期的目标任务,安排好各个阶段的规划实施重点和项目,并逐项分解落实到具体机构和责任人。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要切实承担起综合协调职责,负责统筹推进循环经济的各项工作;自治区工信委、科技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厅等各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都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共同把《规划》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3年1月9日
附件:全文及附件
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目 录
前 言……………………………………(6)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6)
一、基本情况
(一)区域总体概况
(二)经济发展情况
(三)社会发展情况
(四)资源环境情况
二、主要成效
(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二)一批重大项目和关键性技术得以实施与推广
(三)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实现规模化发展
(四)主要污染物排放和无害化处理成效显著
(五)节能降耗、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取得新进展
三、存在问题
(一)能源对外依赖性强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
(三)外部环境相当严峻
(四)人才和技术支撑不足
四、战略意义
(一)缓解资源环境约束
(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三)应对国际绿色竞争挑战
(四)推进北部湾开发开放
第二章 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10)
一、指导思想
二、总体思路
(一)强优势、重特色
(二)抓工程、构网络
(三)促创新、跃层次
三、基本原则
(一)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二)存量改造和增量优化相结合
(三)政策推动和市场基础性作用相结合
(四)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
第三章 发展定位和主要目标…………(11)
一、发展定位
(一)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省级先行先试区
(二)西部资源型省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创新引领区
(三)循环型技术、政策、管理创新与社会参与综合改革示范区
二、“十二五”发展目标
第四章 重点任务………………………(18)
一、建设循环型产业
(一)循环型工业
(二)循环型农业
(三)循环型服务业
二、打造循环型园区
(一)循环化改造现有各类园区
(二)建设各类循环型新园区
(三)健全园区运行和管理体系
(四)重点培育循环经济示范区
三、完善循环型企业
(一)实行循环生产模式
(二)推进企业清洁生产
(三)加强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四)加大循环型试点企业培育力度
四、培育循环型社会
(一)循环型再生资源体系
(二)绿色交通体系
(三)节能建筑
(四)绿色消费模式
(五)节约型政府
五、构筑循环型城市
(一)南宁市
(二)柳州市
(三)桂林市
(四)梧州市
(五)北海市
(六)防城港市
(七)钦州市
(八)贵港市
(九)玉林市
(十)百色市
(十一)贺州市
(十二)河池市
(十三)来宾市
(十四)崇左市
第五章 空间布局………………………(28)
一、“两区一带”
(一)北部湾循环经济区
(二)桂西资源富集区
(三)西江循环经济带
二、“五战略通道”
(一)桂粤战略通道
(二)桂湘战略通道
(三)桂滇战略通道
(四)桂黔战略通道
(五)中越战略通道
第六章 示范工程………………………(31)
一、以企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示范工程
(一)跨产业耦合式现代化循环经济工程
(二)资源共享型石化产业循环经济工程
(三)再制造循环经济工程
(四)“城市矿产”利用静脉工程
(五)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
(六)企业升级改造型循环经济工程
(七)多产业立体化集成式循环经济工程
(八)产业拓展型制糖工业循环经济工程
(九)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型循环经济工程
(十)矿产资源一体化开发循环经济工程
(十一)循环农业示范工程
(十二)生物质能示范工程
二、以城市为单元的循环经济示范工程
(一)筑巢引凤型城市循环经济工程
(二)产业链网络编织蔓延型城市循环经济工程
(三)主导产业拉动型城市循环经济工程
三、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
(一)循环型工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和装备
(二)循环型农业领域的关键技术
(三)循环型社会领域的关键技术
第七章 实施效果(见第14期)
一、实施前景
(一)循环型全产业链体系初步建立
(二)循环型产业空间布局基本形成
(三)循环型示范工程取得较大进展
(四)循环型支撑体系建设日臻完善
二、实施效果
(一)资源产出方面
(二)节能降耗方面
(三)资源再利用方面
(四)生态环保方面
(五)经济社会改善方面
第八章 保障措施(见第14期)
一、政策体系
(一)产业政策
(二)财税政策
(三)土地使用和管理政策
(四)价格和收费政策
(五)金融信贷支持
(六)投资支持
二、法规体系
(一)加快地方性法规建设
(二)制定相关实施细则
(三)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三、机制保障
(一)有偿使用与生态补偿机制
(二)许可证与排污权管理机制
(三)清洁生产机制
(四)考核、统计与监督机制
(五)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机制
四、人才与技术支撑体系
(一)人才队伍
(二)技术支撑体系
五、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
六、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和示范工作
七、组织保障
(一)成立“广西循环经济发展领导小组”
(二)推进跨省、跨境循环经济发展协调
(三)规划管理和实施
附件1 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表(农业)
附件2 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表(工业)
附件3 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