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省油料专家顾问组《2013年花生中后期管理技术建议》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3-07-24    浏览次数:3

  有关设区市农业(农牧)局,辛集市、定州市农业(农牧)局:

  目前,我省春播花生已进入结荚期,麦田套种花生已进入开花下针期,正是加强田间管理,夺取花生高产的关键时节。近日,省农业厅组织省油料专家顾问组有关专家,对部分花生主产县进行了田间考察,提出了《2013年花生中后期管理技术建议》,现印发你们,望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指导农民科学开展后期管理,确保花生丰产丰收。

  附件:2013年花生中后期管理技术建议

  河北省农业厅

  2013年7月22日

2013年河北省花生中后期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省油料专家顾问组

(2013年7月13日)

  近日,省油料专家顾问组有关专家对昌黎、滦县、滦南、易县、涞水、新乐等6个河北省花生高产创建示范县进行了田间考察,通过会商分析,提出2013年河北省花生中后期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一、当前花生生长情况与存在问题

  1、花生生长情况。从本次考察情况看,当前我省花生生产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苗全、苗齐、苗匀,无缺苗断垄现象;二是长势良好,各产区花生均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春播地膜和露地花生已进入结荚期,麦田套种花生已进入花针期,麦后花生即将进入开花期);三是花生田土壤墒情普遍充足。

  2、存在问题。一是受今年多雨寡照的影响,花生旺长突显;二是部分地膜花生田垄面偏窄,穴距偏大,单穴粒数多(3-4粒),不利于群体与个体协调发育,终而影响产量;三是部分花生田棉铃虫危害较重;四是花生良种更新慢,一些花生主产区还在种植上世纪七十、八十和九十年代的老品种。

  二、下一步田间管理意见

  根据花生生长发育规律、目前花生长势和气候(高温高湿)因素,实施防止花生旺长、预防花生叶斑病发生、保护好叶片和延长叶片功能期是实现花生高产的关键。下一步田间管理应突出抓好以下六项措施:

  1、防止花生徒长。针对目前春播花生已经出现旺长(植株超过40厘米或50厘米以上)的田块,一定要喷施控高药剂;麦田套种和麦后直播夏花生在目前阴雨寡照气候影响下,也易造成徒长,注意及时喷药化控。在喷施控制旺长药剂时,一是要注意药剂使用量,一定要按药剂说明剂量均匀喷施,喷施过多会使植株叶片早衰而减产;二是要注意喷施时期,具有旺长环境(多雨寡照施肥多)的田块,且植株高度超过30厘米时开始喷施控高药剂。

  2、促花保针。没有施用种肥或还没有追肥的夏花生田块,结合目前降雨或浇水,将尿素5公斤/亩、磷酸二铵10公斤/亩混合后施用。 对春播地膜垄面偏窄的花生田要及时培土迎针。

  3、喷施杀菌剂。开花后30天或少数花生基部叶片有少量病斑时开始应用杀菌剂。经过试验,先正达公司生产的“爱苗”和巴斯夫公司生产的“百泰”防治花生叶斑病和网斑病效果很好。“爱苗”每亩用20-30毫升兑水30公斤、“百泰”每亩30-40克兑水30公斤于下午3点以后喷施,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

  4、喷施叶面肥。开花后20-30天,每亩用0.3%磷酸二氢钾 2%尿素水溶液30公斤于下午3点以后喷洒叶片,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也可与杀菌剂同时使用。

  5、及时防治虫害。当前保定、石家庄、邯郸等中南部地区花生田棉铃虫偏重发生,应及时采取药剂防治措施。可选用微生物制剂如甲氨基阿维菌素,菊酯类农药如高效氯氟氰菊酯、或复配药剂高氯?甲维盐等药剂喷雾防治,注意药液要喷足,叶片正反面都要沾上药液,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6、适时浇水排水。如果出现干旱,应及时浇水,促进花生结荚和荚果膨大,但花生生长后期禁忌大水漫灌,以防烂果。对于降水偏多,田间产生积水的花生田,应及时排水,晴天后中耕散墒。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