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中心 » 新疆 » 农业厅 » 正文

破解特色作物用药难题

发布日期:2013-08-19    浏览次数:3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作物在城乡居民的餐桌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大宗作物相比,这类作物种植规模小,但区域性、时令性、鲜食性、经济性更为突出,在很多地区已成为农民增收和国内外贸易的支柱产品。但同样因为规模小,特色作物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病虫害防治“无登记农药可用”的尴尬,给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隐患。7月18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启动了“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行动计划”,将以蔬菜及特色作物农药试验和登记为切入点,联合多方力量,力图解决特色作物用药品种短缺的难题。

  缓解“无药可用”迫在眉睫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药品种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在吉林省,人参是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其产量分别占到全国和世界的85%和70%。人参防治病虫害常用的农药有二三十种,而正式取得登记的农药只有醚菌酯、赤霉酸、多抗霉素等有限几种,远远满足不了生产所需。

  不光是人参,杨梅、莲藕、胡萝卜等许多特色作物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提供的数字显示,我国常年生产蔬菜150多种,需要防治的病虫害有200多种,目前登记药剂4800多个,其中甘蓝、番茄、黄瓜等蔬菜上的登记产品占80%,而其他120种蔬菜的100多种病虫害无登记农药可用。特色水果登记产品集中在苹果、梨、柑橘三大品种,其他如樱桃、菠萝、木瓜、冬枣、蓝莓、石榴等基本无登记农药可用,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作物上登记的农药也寥寥无几。

  “没有合法的登记农药可用,特色作物生产过程中不得不使用大量未登记的农药,这些农药很少经过必要的试验和评价,对用药适期、剂量、次数、安全间隔期等注意事项缺乏系统研究,合理用药技术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缺失,凭经验用药、参照用药、乱用药的现象普遍。”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所长隋鹏飞表示,近年来发生的毒豇豆、毒姜等事件,既有农民滥用药的原因,也有缺少或无登记药可用的原因。推广部门难以提供合理用药指导,监管部门也难以进行执法监管,解决特色作物“无登记药可用”和“生产上滥用”的矛盾已迫在眉睫。

  市场小影响企业登记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特色作物之所以登记药剂少,原因就在于特色作物防治药剂市场总量小、利润低、市场风险高,企业大都不愿意花钱做实验和登记。江西宜春新龙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正安告诉记者,在大宗作物上登记费用约为50万元,特色作物的登记费用要40万元,特色作物的市场销量太少,投入回报率太低。

  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东北区经理孔晓春举了个例子,先正达公司的醚菌酯产品,在整个东北市场用于人参病虫害防治一年的销售量只有一吨。销量少、成本高,直接导致了农药企业对特色作物登记缺乏积极性。

  针对这一现状,浙江、吉林等省份率先在特色作物用药方面做了有益探索。浙江省设立省级财政补贴专项,去年和今年分别安排400万元,2012年引导支持17家农药企业在杨梅、草莓、杭白菊等9类小宗作物上开展了28个农药产品的田间药效、残留、环境等试验,每个产品补贴15~20万元,有望在几年内实现20余种特色优势农作物有登记农药可用。吉林省通过人参产业专项资金对26种人参常用农药立项扶持,投入450万元开展系列的实验研究,筛选出34种适宜人参安全优质生产要求的高效低残留农药,制订了常用农药使用规程和残留量检测方法标准,有力地保障了人参安全用药。

  行动实施亟待政策支持

  如何加快推动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药登记,有效调动农药企业积极性,不少农药企业表示,希望政府能设立补贴专项,适当减免登记费用和登记资料,缩短评审时间,开通登记评审绿色通道,对蔬菜及特色作物实行差异化的登记管理政策。

  对此,“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将出台特色作物扶持优惠政策,通过生产调查、资料查询、专家论证等,对生产实际中应用较成熟的防治药剂和技术,视情况减少登记试验的年限和数量。建立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药登记分类评审,加快登记评审进程。通过这些举措,鼓励农药企业在更多的特色作物上登记,力争到2018年,主要蔬菜、特色水果、食用菌、中草药品种上的重要病虫害防治都有登记农药可用。

  “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工作公益性质突出,必须以政府支持为主。”隋鹏飞表示,我国特色作物品种多,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基础研究薄弱,药剂安全合理使用技术和最低残留限量数据缺乏,迫切需要设立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开展农药残留、药效等登记试验、残留限量标准制定、安全用药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等。

  “特色作物用药登记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强化部省联动,多部门协作。要依靠地方政府、产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多方筹集资金,调动企业登记积极性。充分调动企业、科研教学、产业体系、产业协会、专业化合作组织等多方力量,采取多种途径,开展相关研究、标准拟订、应用推广、科普宣传工作,共同推动行动计划实施。”隋鹏飞说。

  记者了解到,“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计划”今年将迈出第一步,2013年将优先组织开展11种蔬菜上21种病虫害用药登记联合试验,每种病虫害筛选3~5种药剂,推荐用药技术,监测农药残留。同时就作物群组、试验年限、区域和重复等,探索支持政策。

  链接——

  特色作物用药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各国都面临挑战,发达国家也不例外。实行政府补贴支持是国际通行做法。

  美国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启动区域小作物研究项目(简称“IR-4”项目),其支持登记的特色作物和小范围使用作物主要包括蔬菜、水果、坚果、草本植物和香料等,经费主要由美国农业部拨付。1800万美元直接资助款中,近1600万来自美国农业部,48万来自州农业试验站,企业资助约110万。迄今为止,“IR-4”项目已推动登记农药用途26000项,其中食品类15000项。近10年来,在稳定的经费资助下,“IR-4”项目每年为美国EPA制定500~1000个小作物上允许限量值提供所需的实验数据。

  加拿大有害生物管理中心承担加拿大小作物项目,政府资金支持由每年年度预算确定,约900万加元。每年约做300项田间试验(包括残留、药效和作物安全性试验),试验报告作为农药企业登记用资料,已取得登记的农药用途1131项。(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