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委),省直管试点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机关各处(室、局),厅属各单位:
根据全省工业和信息化会议精神,我们制定了《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2013年工作要点》,现予印发。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3年3月19日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2013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工信工作会议和全省工业大会精神,按照新型工业化主导、加快信息化进程的总要求,把握持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特色主导、龙头带动、技改提升、集聚集群”的总思路,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抓市场延链条、抓承接育集群、抓技改促创新、抓淘汰降能耗,全力稳运行,积极调结构,努力解瓶颈,切实提升全省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切实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开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新局面。
(二)主要预期目标
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以上,完成工业投资超过1.4万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的工业企业突破45家。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左右。煤炭产量稳定在2亿吨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完成约束性指标。
二、着力抓好九项重点工作
(一)以扩需求破瓶颈为着力点,力争在稳运行上有新举措。一是强化运行监测协调和要素保障。完善运行监测平台建设,加强专题调研,及时发现运行中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分析、提高超前研判能力,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密切关注钢铁、电解铝等困难行业运行情况,及时研究提出帮扶措施。完善要素保障长效机制,科学协调煤电供需,在推进煤电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保持供需平稳和平衡。推进供用电保护,研究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二是积极开展产销、银企、用工“三项对接”。在产销对接上,以电子信息、工程机械、钢铁、煤炭、光伏等行业为重点,研究制定接续性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开展产销对接和产业链对接,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组建涵盖上下游企业的产业联盟,促进产业链接、抱团合作。启动开展“豫货网上行”,实施覆盖十家电子商务平台、百家网上商城、千家工业企业的“十百千”系列促销工程,加快培育网络消费市场。组织和支持企业参加国家级或区域性的重点专业展览、展销活动,拓展全国市场。在银企对接上,完善融资对接服务机制和融资激励政策,建设融资信息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分批筛选公布重点支持企业,协调资金支持。引进国内知名投资机构,为重点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在用工对接上,实施装备、食品、信息产业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对接活动,探索推进企业实训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实训示范基地。三是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指导各省辖市、县(市、区)确定重点服务企业,开展点对点服务。继续完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协调联动、企业问题收集处理、企业服务信息共享和督导考评等四项长效机制,组织企业服务现场交流活动,开通企业服务政务微博平台,完善大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努力培养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队伍。
(二)以14个产业为重点,力争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上有新局面。继续制定实施14个工业重点产业年度行动计划,继续抓好50个工业和信息化重大产业升级示范项目,抓好450个产业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动推进机制,不断优化布局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高成长性产业上规模。突出龙头带动、基地支撑、高端突破,继续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整合重组等方式壮大规模,力争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汽车产业,坚持以整带零、以零促整,持续推进郑州百万辆汽车基地和6个特色零部件集群建设,力争实现整车产销65万辆。电子信息产业,坚持龙头带动、配套发展、全省布局,打造全球最大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力争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装备制造,坚持智能化、基地化、服务化,实施“数控一代”装备创新工程、“三基”工程、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工程,发展郑州航空港区高端装备制造,力争主营业务收入突破9500亿元。食品工业,坚持扩规模、提素质、增活力,实施面制品、肉制品、饮料制造等三大千亿产业提速工程,力争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500亿元。轻工业,坚持品牌化、创新型、绿色发展,做大一批以家具、家电、皮革皮具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建材产业,坚持调整优化、绿色科技、服务民生,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深加工制品及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传统优势产业抓提升。突出板块式布局、链条式集聚、循环式生产,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力争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化工,加快小规模、多品种、精细化发展,继续推进甲醇精深加工、聚氯乙烯深加工项目建设。开展甲醇汽油试点。有色,加快一体化、精深化、差异化发展,继续实施电解铝解困两年行动计划,集群化、规模化发展中高端铝箔、工业型材、高精度铝板带等终端产品。钢铁,加快服务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推动板块集聚和联合重组,促进企业向综合制造服务商转型,提升本地满足率。纺织服装,以品牌引领、高端带动、补链延链为重点,大力推进品牌服装生产,建设中高档面料基地。
战略性新兴产业抓龙头。突出示范带动、技术突破和产业联盟,重点在新型电池、生物医药、超硬材料及制品、新型合金材料、生物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示范运营,力争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
(三)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关键,力争在集群发展上有新进展。一是实施集群引进和培育工程。重点做好智能手机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工作,按照“全链条、全服务、全要素、无障碍”的“三全一无”发展模式,促进智能手机品牌商、代工商、配套协力商、运营商、物流商“五商”并进。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集群式承接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家电、家具、纺织服装及制鞋、新型建材、金属制品等产业,“一业一策”制定专项行动计划,省市县三级联动推进,在8个产业中着力培育50个左右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二是完善承接产业转移长效机制。发布2013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目录,总结前三届承接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的成功经验,针对重点产业定期开展小规模、多形式、重实效的对接活动。抓好已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落实与工信部所属高校战略合作协议,不定期举办政产学研用专题对接活动。三是提升集群发展水平。制定质量评价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力争全年培育10个左右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争创2个国家级基地,创建8个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四)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为抓手,力争在创新驱动上有新突破。一是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意见,组织召开全省技术改造工作会议,完善技术改造项目管理体系、统计指标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强技改项目和投资运行管理,综合运用结构性减税、差别化信贷、贴息等手段,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工艺改造。继续实施技改提升工程,组织编制2013年全省项目导向计划,持续推进千项重点技改项目,力争2013年新开工41个、续建40个、竣工达产199个,完成投资突破2000亿元。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和质量品牌建设。探索建立政产学研用有效合作机制,支持郑大、河大、河南理工等高等院校与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创新。编制河南省重点产业技术指南,指导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继续开展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实施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工程,积极开展“树标杆、学标杆、超标杆”活动,深入推进重点工业产品质量达标备案,引导企业和单位制(修)定一批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三是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软件服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和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生产性服务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大型企业软件剥离工作,举办工业设计比赛活动。支持郑州创建中国软件名城。
(五)以淘汰落后和节能降耗为着力点,力争在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上有新作为。一是严格执行产业政策,积极淘汰落后产能。严格确定和落实年度目标任务,开展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设备拆除情况监督检查,促进形成上大压小、减量或等量置换机制。用好关闭小企业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推动产能过剩、资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小企业退出市场。落实国家12部委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加快垂直整合和兼并重组,推动钢铁、建材、有色等产业向精深加工、终端产品转变。严格行业准入,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二是推动工业节能和清洁生产,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制定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建立重点行业企业节能管理制度。组织实施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国家及地方标准,深入开展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积极推广先进适用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强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信息监管,推进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出台工业清洁生产管理办法,实施一批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推广应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示范企业和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企业)创建活动,加强废弃资源利用行业准入管理,推进机电产品再制造,制定工业节约用水指导意见,开展城市建筑垃圾生产建材试点和推广。
(六)以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为着力点,力争在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上有新进步。一是优化发展环境。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民营企业表彰大会,建立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启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完成省级服务平台的系统集成和窗口平台的互联互通。二是实施万家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成长工程。围绕“百户升级、千户进规、万户创办”目标,重点扶持100家中型企业,培育1千家中小型企业,带动创办1万户小微型企业,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推进建设一批产学研一体的中小企业孵化园、特色企业园区。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做好担保机构规范提升工作,扩大银担合作,扶持一批行业标兵;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平稳推进小贷公司试点,开展试点“回头看”活动,努力构建完善有效的担保机构和小贷公司监管体系。支持中小微企业多渠道融资,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集合债券,缓解融资难。
(七)以两化深度融合为切入点,力争在信息化水平上有新提升。深入实施信息化建设年度专项方案,逐步实现与“三化”融合发展、同步发展。一是营造氛围。研究制定大幅提升信息化水平的综合性举措,组织举办信息化大型展览活动。二是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完成郑州市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总结验收,抓好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和示范企业建设。积极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助推工程,力争建成“数字企业”1万家,组建河南省企业首席信息官联盟,持续深化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装备、生产过程和经营管理等环节的集成应用。三是统筹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启动省级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平台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重点应用系统建设。协助推动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信息安全应急体系,完成省政务信息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和省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综合管控平台年度建设任务。四是加快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信息后台服务中心专项招商,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好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引进和扶持一批信息咨询企业,组织研产用对接活动。加快推进二代电信网络升级和3G网络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50亿元。
(八)以煤炭“双基”建设为基准,力争在安全生产科学发展上有新成效。实施煤炭行业管理提升工程,抓基层、打基础,持续提升煤炭安全生产水平。一是深化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按照“提升改造一批、巩固提高一批、淘汰退出一批”的原则,全面推进兼并重组煤矿分类管理,加快小煤矿技术改造升级,督促被兼并小煤矿与省骨干煤炭企业深度融合,力争3年内淘汰年生产规模15万吨小煤矿。二是狠抓“双基”建设。开展“执行力提升年”活动,推进实施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的责任。突出抓好“五优”矿井、安全高效矿井和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创建,启动“精品五优”矿井创建活动,提高煤矿机械化水平,提升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开展岗位培训、技术比武等活动,提高职工素质。推广绿色开采新技术新工艺,引导煤炭企业构建循环经济体系。三是加强煤炭经营监管。继续在全省煤炭经营领域开展“打非治违”活动,以煤炭储备基地建设为载体,培育50个经营规模30万吨以上的批发企业,提高煤炭经营集中度。
(九)以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为着力点,力争在无线电管理上有新进步。组织开展全省无线电台站规范化管理专项活动,加大非法设台查处力度。加强无线电监测监管,健全应急反应机制,做好重大活动、各类考试的无线电安全保障。加强无线电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执法培训,加强基础设施和技术设施建设,增强无线电频谱资源管控能力和手段。
三、保障措施
(一)学习研究求深。围绕如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和加快信息化进程,深入学习研究思考工业如何支撑我省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新型工业化如何支撑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信息化如何提升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水平等问题,准确研判形势、把握态势,做到长短结合、科学谋划,探索一条符合河南实际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之路。结合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研究,组织开展集中培训,并争取尽快出台综合性政策意见。
(二)谋划运作求精。组织实施重点产业集群引进、技改提升、中小企业成长、煤炭行业管理提升、技术标准体系提升等工程。遵循规律、科学谋划,把握好形势的变与不变,把握好政策措施的科学性连续性系统性,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注重运作、求实求效,抓住主要矛盾、区分轻重缓急,不断提高项目谋划和管理水平,不断增强解难题、破瓶颈的能力,创造性开展工作。
(三)服务企业求真。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把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真心、真情、真做服务企业,全力把各级工信部门打造成企业之家和企业家之家。用好企业服务活动办公室这一平台,协调指导各级各部门为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推动企业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坚决反对借调研之名干扰企业、干扰基层,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四)锤炼作风求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严格执行厅党组制定印发的18条具体措施,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规范行政执法,严格依法办事。推进服务型执法建设,做好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化“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着力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制约,严格依法执纪,做到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各级工信部门要倾听企业心声,为企业排忧解难。厅属单位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策、技术、标准、管理等研究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在行业管理和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