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治水最高奖颁发在即 今年“大禹鼎”花落谁家

发布日期:2016-02-05    浏览次数:2
ta name="ContentStart">

    岁末年初,在全省11个地市,有一场激烈的角逐——2015年度“大禹鼎”。
  2015年是“五水共治”的巩固年、关键年、攻坚年和冲刺年,这一年全省消灭垃圾河6496公里、整理黑臭河5106公里。记者从省治水办了解到,由于全省各地治水达标情况明显优于2014年,省有关部门将酌情增加2015年度“大禹鼎”的数量。
  谁曾夺得大禹鼎
  2015年1月1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五水共治”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湖州、金华、衢州、台州夺得2014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市“大禹鼎”;建德、桐庐、德清、嘉善、新昌等15个市县夺得2014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
  这4个地级市和15个县(市、区)为什么摘得首届“大禹鼎”的桂冠?
  “他们在第一年响应迅速、力度空前,成效也更加突出。”省治水办督查组组长王国翔介绍说,2014年是全省“五水共治”全面动员启动第一年,首届“大禹鼎”的颁发主要根据各地2014年度的治水成绩,综合各方面因素考量评选出来的。
  回顾夺得2014年度“大禹鼎”的地区,他们曾以更快的治水速度、更佳的治水成效领跑全省;在捧回“大禹鼎”的一年时间里,又自我加压不松劲。
  评选设置新标杆
  水环境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禹鼎”的评选标准,也在根据中心工作不断地优化和完善。省治水办介绍,2015年全省治水的重点是“清三河”工作的继续推进、省控断面劣Ⅴ类水的消灭,河长制的切实贯彻落实等,该年度治水工作重点,在考核中自然也会加大权重。
  2015年初,浙江正式决定给26个欠发达县“摘帽”,“摘帽”后将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导向,取消对26个县的GDP总量考核,转而以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保等指标进行综合排名。省“五水共治”办专门针对这26个“摘帽”县,出台了具体的考核办法,引导这些地区更加注重“绿色发展”。
  据了解,“大禹鼎”的评选有一套科学规划的完整考核标准,考核分值由年底考核分、平时考核分和领导小组评价得分等部分构成,按照一定比例权重计算得出。考虑到治水是一项长期工作,且年度治理过程中具有可变性和动态因素,“大禹鼎”也并非“一考定终生”,而是综合年终和平时、贯穿全年累计得出最终结果。
  “评分来源广泛性、评分标准公平性、评分过程严谨性。”王国翔用“三性”来概括“大禹鼎”评选过程。值得一提的是,考核中除了有交界断面水质情况、“清三河”完成公里数等一系列可以量化的数据外,还重点考虑到了群众的获得感,以随机电话寻访的形式调查群众对当地治水工作的满意度。
  激发治水新红利
  大禹鼎,恰如一阵东风,吹起了各地“守鼎”和“夺鼎”的热潮。
  “守鼎”的一方,机制更加完善,治水毫不松懈——金华以浦阳江流域的治理为重点,今年还将启动浦阳江国家级湿地公园申报工作;武义县“一口三哨”整治排污口、浦江小水晶产业整治提升等已经成为全省治水典型。台州以“河长制”为抓手,出台责任包干制、整改落实协调制、定期述职报告制、考核督查制、投诉举报受理制“五制”,配套考核、约谈、追责措施,严格实施一周一查、一旬一巡、一月一督,确保“五水共治”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衢州建立了以经贸、环保、国土、规划等为主的“工业项目落地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坚守环保底线,对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企业坚决说“不”。
  “夺鼎”的一方,方法更加灵活,创新亮点频出——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在迎接“G20”峰会之际,运用截流沟、渠、井、管、闸、生态床等方式,基本实现市区污水“零直排”;舟山市根据各个海岛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治水模式,引用德国PKA人工湿地治理模式、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磁性生物移动床治理工艺等技术;绍兴市通过核发排水许可证,促使雨污分流和截污纳管;丽水市以治水推动畜禽养殖业走生态循环发展道路,实现畜禽养殖零污染、零排放和100%资源化利用目标;宁波创新应用治水新材料“光催化网”,将有机物安全地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无二次污染,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获得了显著成效。
  “守鼎”和“夺鼎”之中,也不乏组织协调各方力量、让百姓共享治水成果的案例。比如,温州市通过积极引入民资破解资金难题,发动和引导民营企业以PPP、BOT等多种方式参与治水;嘉兴市建立起统筹城乡的一体化治水新模式,按不同类别建立起四级治水管网体系,覆盖全市城乡各地域,实现城乡统筹。

ta name="ContentEnd">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