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加强信息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各市州知识产权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湖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湘政发〔2009〕8号)和《湖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专项工程推进计划(2010-2015)》(湘政办发〔2010〕39号),进一步提高我省专利信息利用整体水平,充分发挥专利信息利用在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推进我省“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局制订了《关于加强信息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八日
关于加强专利信息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专利信息利用整体水平,根据《湖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湘政发〔2009〕8号)和《湖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专项工程推进计划(2010-2015)》(湘政办发〔2010〕39号),提出加强专利信息利用工作的如下意见。
一、提高对专利信息重要性的认识
专利信息是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的战略资源,加强专利信息利用、传播和服务,是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湖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是加速推进我省“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专利信息利用,是指根据专利制度信息公开的特点,在各层面的战略制定、政府决策以及企事业单位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综合利用专利信息的技术、经济、法律等特性,有力支撑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
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广大科技人员及知识产权相关人员应充分认识专利信息的重要作用。政府相关部门要把专利信息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事业单位要把专利信息利用作为获取竞争情报、开展自主创新、避免侵权纠纷的有效手段;科研人员要把专利信息利用作为借鉴公开技术、提升研发能力的必要途径;中介机构要把专利信息利用作为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科学制定湖南省专利信息利用发展规划
围绕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政府部门要对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起主导和支撑作用,企业要发挥专利信息利用的主体作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专利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专利信息进行研发和维权,使专利信息利用成为我省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十二五”期间我省专利信息利用工作要达到如下目标:
-----------——建好1个区域专利信息数据中心。重点建设湖南省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内容包括:完备、安全的硬件设施,权威、完整、更新及时的信息数据库,使用便捷、内容多样的功能模块。中心向社会公众提供多检索入口、适于不同层次用户群体使用的服务平台,数据库涵盖主要工业国家和我省外贸往来国家的专利文献,能够满足日下载量10万条、日访问流量2000人次以上。
——完善50个技术创新平台的专利信息数据库建设。实现行业公共数据库互联共享。
——建立我省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题专利数据库。围绕我省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专题专利数据库,推动新兴产业的科技进步和快速发展。
——支持100家我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建立专利信息数据库。开展专利信息利用示范创建工作。通过示范带动,充分发挥专利信息在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500家中小企业建立专利信息查询和应用系统。在研发、生产、技术(产品)进出口、专利申请、纠纷诉讼等过程中对专利等知识产权信息进行深层次利用。
——培养10000名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和相关工作能力的知识产权信息应用人才。以企业的专利信息利用人才和专业中介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打造一支专业水平高、适应能力强的专利信息服务人才队伍。
三、加强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省知识产权系统将重点建设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省市县三级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省级专利信息资源建设。省知识产权局充分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信息资源,构建包括专利资源库、专利专题数据库、科技情报数据库、经济情报数据库及在线翻译、咨询等内容的基础数据资源库,实现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资源以及省内各地方、行业、平台之间数据资源交换及互连互通。
(二)市县级的专利行业数据库及共享型专题数据库建设。市县级知识产权工作部门应根据地方产业特色及行业特点,积极建设资源利用率高、信息更新及时的行业数据库和适合中小型企业的集中型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教育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各方人才资源,提供专利信息托管服务、数据深加工服务、专利分析、高层次人才培训服务等,引导本地企事业单位提高运用专利信息的能力。
(三)网络化的专利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全省要建立健全专利统计分析制度,制订科学完善的统计指标和工作程序;建立联系省市县工作管理部门的信息采集通道,连接全省的大中型企业、中介机构、科研院所等单位,能够监测全省的专利工作情况,为预警分析和政府决策提供支撑。
四、重点促进企事业单位专利信息利用工作
加强对企事业单位专利信息利用工作的指导。引导企事业单位制定专利信息利用管理办法和机制,优化专利信息利用模式,在战略规划、技术研发、市场营销、合作合资、企业并购、标准制定、设备引进、企业上市、对外贸易、宣传维权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专利信息利用的作用。重点加强如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引导企事业单位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对重点产品(技术)、重点市场进行专利布局。
(二)在企事业单位中开展专利信息运用宣传培训工作,大力引进和培养专利信息业务人才。
(三)建设企事业单位专利数据库。完善基础数据、网络环境、硬件设备、系统工具等基础设施,引导企事业单位明确管理职责、落实工作经费、配备专职人员开展专利信息服务。
(四)引导企事业单位在技术创新中充分运用专利信息,在科研立项、研发、验收等全过程中进行专利分析、跟踪和管理。
(五)加强企事业单位专利信息的管理工作。对专利申请、实施、授权、转让、质押等相关信息和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
(六)加强在对外贸易中的专利信息运用工作。鼓励企事业单位在技术、设备、原材料、产品等进出口以及在参加国际展会等活动中运用专利信息进行专项分析。
(七)指导企事业单位建立专利预警机制,在企业改制上市、合并转让、宣传推广、产品营销等重要经济活动中运用专利信息分析防止侵权、有效维权。
(八)充分运用专利信息,为开展专利确权、质押贷款、专利权转让、企业改制、技术入股等经济活动做好分析和评估。
五、在创新平台和重大专项中加大专利信息利用力度
(一)在创新平台中加强专利信息的利用。对在我省建立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企业技术中心、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中推广和建立专利信息数据库给予指导和支持。推广检索、分析终端,提高科技人员专利信息检索的水平,尤其要加强对学术带头人、重点课题组成员的培训、服务和指导。在创新平台中加强中外专利文摘信息、失效专利、专利法律状态和专利许可转让等专题数据库资源建设。把专利检索与查新相结合,加强与科学文献、科技成果信息、科学数据、标准信息等科技信息的功能互补,共同构筑对技术创新活动的信息支撑基础。
(二)建立科技重大专项的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机制。省知识产权系统要有效运用专业人才和信息资源优势,加强对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服务。重大专项牵头组织单位要建立重大专项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推动知识产权信息的共享,建立重大专项知识产权预警机制。重大专项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代理、信息服务、战略咨询、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项目(课题)申报单位提交申请材料时,应提交本领域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状况分析。鼓励项目(课题)责任单位和其他机构开发的与本领域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信息纳入重大专项管理信息系统。参与重大专项实施的各主体在验收环节应充分利用专利信息进行知识产权分析和评估。
六、促进专利信息利用和推广
(一)充分发挥专利信息在各项决策中的作用。
开展专利信息专题分析研究,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建议;掌握分析相关领域专利状况和趋势,为发展壮大重点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服务;在重大经济活动审议、政府奖励和补贴、行政执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等政府活动中充分利用专利信息提高行政行为的科学性、合法性和准确性。
(二)加大对企业专利信息利用的支撑。
支持专利信息应用软件的开发和推广。发挥政府首购和优先采购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信息软件的带动作用,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企业专利信息应用软件的采购进行补贴。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行业自行开发专利数据应用软件。
建设一批行业和技术联盟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对通过评价体系合格的企业自建专利信息平台,给予一定项目补助经费。
在企业试点中加大专利信息利用的推广力度。在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中小企业试点中率先应用、推广专利信息。
(三)鼓励扶持中介机构推广利用专利信息。
专利代理、知识产权交易、司法鉴定、维权服务等中介机构要把专利信息利用作为基础性工作予以重视和加强。在全省专利代理机构中全面推广专利信息利用。引进一批先进的专利软件公司和信息服务提供商,扶持一批专利信息增值服务实体,为社会公众提供专利技术交易、专利预警分析、专利战略布局等服务。
(四)重点面向我省科研领军人物如院士、长江学者、芙蓉学者、“百人计划” 专家、优秀发明人以及重点领域学术带头人、重大研发项目负责人等创新团队开展定向的专利信息服务。
七、加强专利信息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高层次知识产权信息人才培养。对我省高等院校知识产权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培训手段,加强信息检索、预警分析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建立专利信息应用培训资料库,包括教材、案例集、考试题库、多媒体课件系统、教学资源和有关资料,实现网络查阅和共享。
(二)在专利信息人才队伍中,评定一批专利工程师(信息),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和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专利信息人才的评聘制度,推动知识产权人才管理和评价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三)在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华大学等十所工科院校中开展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加强高等院校知识产权方面的培训,将专利信息检索和利用作为基本技能纳入培训教学计划。
(四)充分利用湖南大学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开设专利信息利用课程,探索专利信息利用实践教学新模式,培养实用型人才。
八、加强专利信息利用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争取将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纳入本区域“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整体规划。
(二)加强信息利用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市、县、区的知识产权部门要把信息利用工作作为基础性、业务性、创新性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三)加强省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扩充专业队伍、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指导并推进全省的专利信息利用工作。
(四)市县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部门要加强专利信息服务机构建设,配备相关人员和软硬件设施,保证专利信息利用服务的有效开展。
(五)知识产权事业费中,应设立专利信息利用和推广专项资金,用于数据库建设、人才培养、软件开发、预警分析等方面工作。
(六)建立专利信息利用的促进和保障机制。在重点新产品研发、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技术引进等重大活动知识产权审议过程中,将专利信息检索和分析作为重要依据和环节。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课题重点支持重大项目的知识产权预警分析研究。在知识产权的各类专项计划中,支持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大专项、重点企事业开展专利信息利用工作。
九、加强专利信息利用工作的考核评价
将专利信息利用纳入知识产权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专利信息利用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发挥评估结果的导向作用。定期对专利信息利用工作进行总结表彰。
主题词:专利 信息 意见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