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委关于加快推进全省设施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发布日期:2014-04-01    浏览次数:2

  各市、县(市、区)农委(农业局、农林局):

  近年来,全省各地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任务,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用现代工程技术与物质装备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增加了蔬菜等“菜篮子”产品供给,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为进一步提升全省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设施农业转型升级,建设高效设施农业强省,提出如下意见。

  一、设施农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与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差异发展、有序扩量、集中建设、提质增效”的总思路,以“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设施农业集中区和园艺作物标准园为载体,加快推进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与新装备“四创新”,推进全省设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生产装备、质量品牌、生产效益大幅提升,实现设施农业规模化、全程生产标准化、生产经营合作化、产业发展品牌化。到2017年,全省高效设施农业占比达18%以上。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科学发展、整体推进的原则。淮北等设施农业优势区域,要按照设施标准,突出质量提升,继续加快发展;发展较慢的地区,要创新工作思路,全面加快建设,实现全省设施农业均衡发展。二是坚持统分结合、农民主体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土地流转、统一基础设施、统一补贴标准、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指导、农民自建自种”的要求,建设一批设施农业集中区,让更多农民分享设施农业发展成果,促进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致富。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技术提升的原则。以园艺作物标准园高效创建为载体,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品种、技术、模式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坚持产销联动、品牌发展的原则。鼓励设施农业与休闲农业结合,拓展农业功能,丰富发展内涵。加强产销对接,突破农产品营销,实现效益最大化,培育一批全国有影响的设施农业产品区域品牌。

  二、设施农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

  (一)大力发展多种类型农业设施。以节本增效、优质安全为目标,发展多样化的农业生产设施装备,加快构建具有江苏特点的现代设施农业装备体系。一是发展标准设施构型。示范推广可拆卸移动、可适于水旱轮作的标准设施大棚、连栋大棚,保护完善田间灌排沟系,做到2-3年可水旱轮作一次。大力发展6m以上的标准钢架大棚或苏式日光温室,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建设智能温室用于高档花卉及种苗生产,实现设施构型优化。新建设施要充分考虑农机耕作需要。二是发展高效生产配套设施。加快推广防雾滴耐老化功能棚膜、遮阳网、防虫(鸟)网等新型覆盖材料,杀虫灯、粘虫色板等绿色植保设备,喷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灌溉设备,示范应用设施环境自动化调控设备及物联网技术。三是加快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在重点蔬菜、果品基地建设集约化育苗、田头预处理设施,完善育苗、清洗、分级、包装和小型冷藏设施,提高产品商品性能,增加附加值,调节上市档期,促进产销衔接。

  (二)大力推广设施农业高效技术。借鉴国内外设施农业先进技术和经验,以效益提升为中心,大力开展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及新装备创新,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设施农业技术体系。在品种培育上,主攻优质、抗逆、丰产的设施园艺专用品种选育,开展新品种示范和实用配套技术研究;在生产技术上,突破设施周年生产关键技术,在设施构型优化与机械化生产、设施连作障碍防治、夏秋叶菜安全抗逆栽培、无土栽培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在生产模式上,合理安排品种布局和茬口,试验示范草莓─食用菌等立体种植模式,推广水稻+设施蔬菜、水生蔬菜+旱作蔬菜等水旱轮作模式以及“猪-沼-菜”等循环农业模式;在新装备示范上,将不同新品种、新设施、新农机、新技术模式组合形成生产技术体系,培植一批设施蔬菜高产高效技术组合示范点。

  (三)大力培育设施农业发展载体。按照整体布局、重点推进的要求,通过“菜篮子”蔬菜生产基地、设施农业集中区、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由点到面地打造一批设施农业高产高效生产样板区。积极培育园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产销合作社和加工、流通企业。加快建立以“订单”为纽带的“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机制,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紧密型利益共同体,推动小户变大户,大户变农场,分散变联合,兼业变职业,提高设施农业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大力发展育苗、植保、耕作、营销等专业化服务组织,提高设施农业发展水平。

  三、实施高效设施农业转型升级三大工程

  (一)绿色蔬菜基地建设工程。以“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蔬菜生产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提升全省蔬菜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集聚各部门项目资源,加大资金投入,高标准、高质量地建好137个、面积150万亩“菜篮子”工程永久蔬菜基地。在基础设施上,做到沟渠路水电配套,大幅提升基地综合生产能力;在生产装备上,着力提升基地设施化水平,做到设施生产与设施装备配套,实现蔬菜生产标准化;在质量品牌上,加强基地农资统一供应,建立质量追溯技术体系,通过物联网技术,在网络展示基地两网一灌及全程标准化生产技术,做到基地蔬菜透明生产,做亮做响蔬菜基地品牌。推动城郊蔬菜基地化,保障城市蔬菜有效供应。         (二)设施农业集中区建设工程。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村,按照“钢架大棚集中连片500亩以上,日光温室或连栋大棚300亩以上”要求,推行“六统一自”的发展模式,组织分散农户开展设施农业集中区建设。“六统”即在设施农业集中区内统一建设规划,推动资源要素集中投入;统一土地流转,形成区域共同发展氛围;统一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沟渠路水电基础设施集中配套;统一补贴标准,以利公平公正;统一种苗供应,保证种苗质量和集中生产;统一技术指导,强化生产全程技术服务。“一自”即在设施农业集中区农民自建自种,推进农民自主创业。从2014年开始,全省每年推进150个设施农业集中区建设,省里将对设施农业集中区进行登记,并进行长期跟踪管理。

  (三)园艺作物标准园高效创建工程。立足“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深入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原则上,省级扶持的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均要按标准园高效创建要求实施,推动项目建设内容由单一的设施大棚建设转变到设施大棚建设与生产技术推广应用上来,开展设施农业“1+1”高效创建活动,组织市县农技推广部门与标准园挂钩,大力推广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展示与应用,形成“四个一批”,即推广应用一批设施农业高效生产技术与模式,总结一批规范化的生产技术规程,培育发展一批品牌化园艺产品,规范壮大一批专业化服务组织,提高标准园综合生产能力与生产效益。

  四、切实加强高效设施农业支撑体系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强化支持力度,加快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转型升级。要大力加强基层园艺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熟化集成、组装配套和示范推广。切实履行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积极开展农产品营销促销,促进生产稳定发展。

  (二)完善扶持政策。认真落实中央、省里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整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三新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机补贴等项目向高效设施农业集聚,促进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各市、县要积极争取同级财政设立扶持高效设施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设施农业基地建设、良种繁育、技术推广、采后商品化处理等基础性、公益性项目。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出台夏淡、冬淡蔬菜生产和价格补贴政策。引导信贷资金投向高效设施农业产业,积极探索设施抵押贷款机制,拓展金融支农渠道。完善设施农业保险制度,加快扩大保险覆盖面,降低设施农业生产者经营风险。

  (三)强化督查考核。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每年新增80万亩高效设施农业的目标任务,我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分解下达,对高效设施农业比重高的县市适度减少新建任务指标,重点提升已有设施质量和效益,对比重低的县市适度增加发展指标,促进全面提速。各地要加强政策宣传与督查指导,通过定期巡查、现场观摩等方式强化推进力度。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