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市、区)农委(畜牧、水产局):
7月23日以来,我省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天气,淮河以南地区连续晴热高温日数已达20多天,极端最高气温达40-42.7℃。持续晴热高温导致土壤失墒快,旱情加剧发展,对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高温天气与水稻抽穗扬花期和玉米抽雄吐丝期吻合度高,导致部分中籼稻和玉米发生高温热害,渔业、畜牧、蔬菜、特色产业等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为指导各地抗击高温干旱和做好生产自救,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我委组织编写了抗旱救灾技术方案,现印发给你们,供各地参考。
附:1. 水稻抗旱田管技术方案
2. 夏玉米中后期抗旱田管技术方案
3. 蔬菜抗旱救灾技术方案
4.茶桑果抗旱救灾技术方案
5. 应对当前高温天气畜禽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6. 夏季高温干旱季节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措施
7. 渔业抗旱救灾技术指导措施
(以上技术方案请在《安徽农业信息网》通知公告栏内自行下载。)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2013年8月16日
附件1
水稻抗旱田管技术方案
下载文件:
1. 引水浇灌抗旱。因为干旱缺水已成为抗灾减灾的主要制约因素,防高温的关键措施也是要有水。对受旱地区积极引水提水,抗旱保苗;在水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调度,灌跑马水,特别是已进入孕穗期及以后的水稻要优先灌溉,保证生理需水。
2. 及时追肥补肥。高温过后,要坚持浅水-湿润间歇管水,对抽穗扬花期受热害的田块要进行2-3次叶面喷肥,即根外喷施3%过磷酸钙溶液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外加喷施叶面营养液肥,以增强水稻植株对高温的抗性,促进籽粒灌浆,减少瘪粒,提高千粒重。对孕穗期受热害较轻的田块,于破口期前后补追一次粒肥,亩施尿素3~5公斤,恢复植株正常灌浆结实。
3. 注重防控病虫。要注重水稻抽穗期前后病虫害的防控,重点是“两迁”害虫和“两病”防治,强化将预防稻曲病的第一次用药时间提前到破口前10~15天(即剑叶与倒二叶“叶枕平”)进行,再视抽穗期天气第二次用药。
4. 积极蓄留再生稻。对在8月20日前后成熟的早中稻茬口,可蓄留再生稻,以丰补歉;对因高温干旱而绝收的部分田块,也可蓄留再生稻,管理的好亦可挽回每亩200-250公斤的损失。
5.强化预防宣传。坚持高温热害以预防为主。最行之有效的是:双向调节播种期,使抽穗扬花期避开常年的高温时段;同时注意筛选和应用耐热性强的品种(组合);坚持合理的肥水管理,如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合理株行距配置和群体结构,以增强稻株自身抗高温能力,以减轻因高温热害带来的产量损失。
附件2
夏玉米中后期抗旱田管技术方案
1.及时灌溉抗旱,减轻高温危害。受旱田块应及时补水灌溉,满足玉米抽雄开花授粉灌浆对水分的需求,改变田间小气候,降低田间温度,减轻高温影响。
2.分类管理,追施穗粒肥。对处于籽粒形成期的玉米要主攻粒重,应充分利用高温光热资源充足的优势,结合灌溉补施穗粒肥,建议每亩追施5-7.5公斤尿素,结合后期病虫害防治,每亩喷施1%磷酸二氢钾溶液30公斤以上,增加千粒重。对处于抽雄吐丝期受热害较重的地块要结合灌溉及时拔出弱株、小株,每亩追施5-7.5公斤尿素攻粒重。对处于大喇叭口的玉米要结合灌溉及时追施穗肥,建议亩施尿素25公斤,施肥方法以深施为宜,尽量减少撒施,防止高温造成氮肥挥发损失及肥害灼烧心叶。
3.选择性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部分因受除草剂或热害影响而导致雄穗退化,散粉不良的田块,要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结实率。授粉要在上午9点左右进行。简要方法是:用面盆铺上多层报纸,到任何大量散粉的玉米田块采粉,采后去除花药,将花粉装入丝袜内在花丝上方2厘米处抖动一次即可,花粉要随采随用,否则将尚失活力。
4、注意防治病虫害。8月中、下旬各期玉米均要注意叶部病害(小斑、南方锈病、褐斑病等)、瘤黑粉、纹枯病、穗期蚜虫和棉铃虫、粘虫等的发生与防治,叶部病害在初见期选用20%咪鲜胺和20%戍唑醇防治。虫害在低龄幼虫期选用10%吡蚜酮和40%毒死蜱防治。重点注意在防治适期施药,确保防效。连片种植区,采用热雾机+热雾稳定剂的配套技术施药,解决由于植株生长枝繁叶茂造成的施药困难问题,同时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附件3
蔬菜抗旱救灾技术方案
1.抓好当前在地蔬菜生产。立即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开展分类指导,以抗旱保“伏缺”菜生产为重点,帮助菜农解决抗旱水源、动力等问题,对地表水源不足的基地,发动菜农通过打井、修渠等措施保障灌溉用水。做好丝瓜、苦瓜、冬瓜、秋茄子、秋番茄、秋黄瓜、秋豆角等在地蔬菜的田间管理和绝收地块的补种,指导农户采用遮阳网、秸秆覆盖、中耕等多种措施抗旱保墒,在早晚气温较低的时候,及时补充速效肥料,防止植株早衰,增加后期产量。
2.抓紧抢种速生蔬菜。扩大“伏缺”菜播种面积,引导有条件的基地及时换茬,充分利用遮阳网等设施,抓紧抢种抢播速生叶类菜。如生菜、苋菜、菠菜、芫荽、木耳菜、空心菜、上海青、短叶13萝卜、皖甘2号甘蓝、夏王青梗白菜、早熟五号小白菜、抗热605青菜等。还可播种莴笋(种都一号)、豇豆、秋黄瓜、秋豆角等耐热性较好的应季蔬菜,尽力缩短上市周期,及早应市,平抑菜价。
3.合理间作套种。皖北地区可指导菜农利用高杆农作物或搭架蔬菜遮荫保湿作用,进行合理间作套种。如在玉米田间套种夏秋芹菜,9月下旬可上市,一般亩产达2500公斤左右。在黄瓜或番茄田里套种豆角,一般播后45天左右采收嫩荚,亩产可达1500公斤以上。注意指导菜农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追肥,防止植株早衰,延长采收期。
4.加强秋菜育苗管理。目前正是大部分秋菜育苗季节,但高温干旱会影响种子发芽。因此,育苗生产上应采用遮阳网覆盖降温技术,适时培育花菜、甘蓝、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芹菜等秋季蔬菜秧苗。可配置营养土,采用基质育苗或穴盘育苗,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科学管理,减少病虫害发生,培育壮苗。
5.抓好蔬菜质量安全。眼下正是多种蔬菜病虫害的盛发易发季节和抓好防治的关键时期,为有效控制病虫危害,保障蔬菜质量安全,要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科学安全用药,禁止边打药边上市。要做好瓜绢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重点病虫害的防治,优先使用杀虫灯、黄板诱蚜等生物防治手段,综合运用防虫网、遮阳网覆盖、高温闷棚、清理田园等防控技术,杀灭土壤中虫源和病原菌,增强蔬菜抗病能力。要加大蔬菜质量安全检测力度,增加抽检频次,严格实施产地准出制度。
附件4
茶桑果抗旱救灾技术方案
一、茶叶:
1、茶园灌溉。有条件的地方如靠近水源的茶树可在早晚进行喷水或浇水。
2、茶丛覆盖,遮阴保湿。用遮阳网或稻草等材料覆盖茶树及行间,降低温度,减少水分蒸发。
3、浅耕培土。耕锄可切断表土毛细管,降低土中水分蒸腾速率。幼龄茶园更要注重根际培土。
4、肥培管理。当前要结合中耕、浅耕除草,及时追肥(复合肥40-50公斤/亩、茶叶专用肥50公斤左右/亩),以提高茶树的抗旱能力,尽快恢复树势。
5、适度修剪。当旱情缓解后,及时剪掉枯焦枝叶,防止枯死部分向下继续蔓延。
6、做好秋季补植。高温干旱对新植茶园影响最大,应在秋季对干死缺棵进行补植,确保茶园全苗整齐。
7、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受旱茶树长势较弱,抗逆性差,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二、水果
当前旱情严峻,果农应对成熟的果实及时采摘,剪除即将干枯的枝干,摘除失水干瘪、日灼受伤的果实、病虫果裂果等,并涂抹石硫合剂保护伤口,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调配等,这样不仅可减少损失,还可以增加树体的水分供给和抗旱能力。
(一)加强灌溉
1、全园灌溉。有灌溉条件的果园应统筹安排,昼夜轮流浇灌。严重干旱果园,不宜漫灌,应通过喷灌、滴灌等逐渐增加水分。最好在早晚温度较低时对树干喷水,逐渐增加园内水分。
2、穴灌。在果树树冠投影三分之一处,开挖30×30×30㎝的相对称的孔穴2个,依次灌满约30L水以上,随即盖草覆盖减轻蒸发损耗,利用根系的趋水性和强大的吸水性功能,可以保证果树10天以上的需水要求。
3、使用"抗旱剂"。一是随水灌溉旱地龙,最佳用量为每亩500~1000g(或每株施20~80g);采用机械抽水灌溉的,在进水口处均匀滴灌,使药液均匀溶于灌溉水中,最好旱地龙滴完时,田块正好浇完;挑水、拉水灌溉的直接按比例溶解水桶中,每株树采用穴灌方式,灌施旱地龙的水液5L以上。二是叶面喷抑蒸保湿剂,以减少蒸腾作用。常用的有旱地龙、乐万家和FA“绿野”(又称抗旱剂1号)等。
(二)蓄水保水
1、果园覆盖。在灌溉的基础上,用树盘覆盖技术,可以有效减轻土壤水分的蒸发损耗。具体做法是:在树冠内离树干10㎝覆盖玉米、麦草、杂草(10~20㎝厚)、地膜,减少水分蒸发,同时可以减少和避免杂草与果树争夺肥水,增强果树的抗旱能力。
2、做树盘培土蓄水。针对坡地、沙地、无灌溉条件,沿果树树冠投影做一个直径1~2m的树盘,待下雨后蓄水,再覆盖3~5㎝土,减少蒸发量。
3、雨后中耕。若遇大雨,土壤水分充足情况下,应在雨后土爽时尽快全园中耕松土一次,以减少土壤水分自然蒸发散失掉,从而可延缓旱情的继续发展。
(三)增强树势
1、追肥、补肥。及时采取根外追肥的办法,在浇灌前施用以氮、钾为主的肥料,增强树势,提高抗旱能力,具体做法:施肥保持氮钾1:1~1.3,盛果树结合农家肥亩施复合肥50~100㎏,幼树亩施6~15㎏,采用穴施或槽施的办法。
2、病虫害综合防治。及时清除果园病叶、病枝、集中进行烧毁深埋,深翻土壤,刷除树体上虫卵,喷施防菌杀虫药剂。
3、刷白防日灼。温度过高,不仅叶片卷曲,而且树干也会受到日灼。为了防日灼,对幼树或树叶较少的树,树干可刷石灰水,浓度为:2.5㎏石灰+12.5㎏水+0.1㎏盐+0.1㎏猪油。
4、严重干旱果园,以保树为主,可不要果实,减少消耗。
三、蚕桑
1、及时灌水。对水源充足、能排能灌的桑园,要及时开沟引水对桑园进行灌水,或者利用水泵每3-4天灌水一次,灌水时间以早晚为宜,且尽量一次性灌足。
2、地表覆草。在无条件引水、灌水的桑园,可以在桑园土表覆盖稻草、作物秸秆或15-20厘米长的山草等,以起到保水、保肥、压草、净叶的作用。
3、摘除黄化叶。由于前期利用桑叶少,出现桑树中下部黄化、硬化叶又不能灌水抗旱的桑园,可人工摘除黄化、硬化和虫害的叶片,集中优势保护上部叶片生长。
4、病虫害防控。桑树受旱缺水会导致树势下降,各地做好在桑园抗旱的同时,要积极进行桑园病虫害防治,使用各种药剂时,必须严格掌握标准,切不可流于形式,走过场。蚕区严禁使用含杀虫双等有机氮和菊酯类农药,避免蚕儿农药中毒。
5、适时施肥。旱情缓解后,及时追施速效肥,促进桑树尽快恢复生长,最大限度降低灾害,为夺取秋蚕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附件5
当前高温天气畜禽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夏季高温天气,会导致畜禽机体免疫力下降、采食量减少、生长发育缓慢;同时,也是多种疾病容易发生的时期,极易引起畜禽发生中暑及其他传染性疾病,如乙型脑炎等;种畜禽出现配种率、受精率、受胎率下降、流产、死胎和木乃伊等一些繁殖障碍性疾病,影响畜禽正常生产,给养殖场(户)造成经济损失。畜禽饲养管理防护措施:
一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畜禽舍外部环境及畜禽舍内的温度,如可用水帘、负压通风、屋顶喷洒冷水等进行降温;二要避免日光直射,可搭建遮阳棚,种植树木等,给畜禽营造良好的饲养环境;三要注意畜禽饲料和饮水的质量、饲喂时间等,适当提高饲料营养成分、适度投料、少喂多添,或利用清晨和傍晚时间进行饲喂,白天少喂,晚上加喂。饮水要清洁,可在饮水中添加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四要加强疫病防控和环境卫生消毒,可在饲料或饮水中适当添加一些保健性药物,同时,搞好舍内的清洁卫生和预防消毒工作,舍内要定期进行消毒,门口要有消毒设施,人员和车辆出入要消毒。驱除蚊蝇,防止蚊蝇传播疾病。及时清除粪便等;五要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单位面积的畜禽饲养数量;六要尽可能减少应激刺激,如驱赶、换料、换饲养员等。
附件6
夏季高温干旱季节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措施
当前高温干旱持续,各类动物疫病易发、高发,为严防动物疫情发生,有效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科学指导各地防控工作,针对当前持续高温干旱灾害,特提出以下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防暑降温。加强畜禽棚舍遮阳、隔热、通风,通过洒水、搭建遮荫棚或使用水帘、湿帘或地下水以及建造喷淋降温设施等方式,千方百计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改善饲养环境,防范蚊蝇和野生虫鸟传播疫病风险。加强饲养管理,积极引导养殖户在日常饲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精料和营养丰富的多汁青绿饲料,或在食物中添加适量复合多维等保健药物,为畜禽提供充足的饮水,提高畜禽免疫力和抵抗力。
2.开展消毒灭源,消除疫情隐患。在H7N9禽流感防控期间全省组织4次集中消毒灭源行动的基础上,各地要针对当前高温干旱特点于近期再迅速部署开展1-2次集中消毒灭源行动,重点是对养殖场、畜禽交易市场、屠宰场等环节开展全面彻底消毒灭源工作。组织技术干部到场到户指导并督促养殖场(小区)制定日常消毒计划,严格消毒措施,落实消毒责任,建立健全消毒灭源登记制度,促进消毒灭源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
3.落实补免措施,确保免疫质量。督促养殖场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科学免疫,落实免疫措施。组织村级防疫员对农村散养的新补栏、漏免和超过或即将超过免疫保护期及免疫抗体不达标的畜禽开展集中补免,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挡;同时结合当地疫病实际流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猪链球菌病、伪狂犬、圆环病毒病等地方流行性疫病的免疫工作。加强免疫监管,健全免疫档案,做好溯源管理。
4.加强排查监测,规范疫情报告。加强疫情临栏巡查,增加巡查频次。对养殖小区、养殖重点村进行疫情普查;对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开展疫病监测。巡查排查中一旦发现疑似疫情,要果断采取临时性隔离、消毒等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同时规范采样送检,并立即报告。
5.加强检疫监管,严防疫病传播。进一步规范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做到检疫程序、检疫操作、检疫记录、检疫出证、无害化处理监督“五规范”。 严格运输检疫,对跨省引进的种畜禽落实隔离观察制度,确保安全后方可混群饲养。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对动物及其产品屠宰、经营、运输、储藏、养殖等环节的检查力度,严禁运输、加工、经营病死动物及其产品,严格落实病死畜禽“四不一处理”制度,严厉查处经营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等违法行为。
6.加强应急值守,做好应急准备。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提高对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要做好应急疫苗、消毒药品、防控器械等物资储备,确保一旦发生紧急疫情,能力迅速果断处置。
附件7
渔业抗旱救灾技术指导措施
1.全力蓄水保水。各地要因地制宜,采取开沟引水、疏渠畅水、增泵提水、临时性打井等多种措施,在优先确保人畜用水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证渔业生产用水。同时,加强对池塘、养鱼稻田等渗漏检查和设施维修,减少水体浪费,提高水利用率。
2.加强日常管理。适当减少饵料投喂量和投饵次数,避开高温时段的饲料投喂,避免饲料的浪费和对水体的污染;增加增氧设备开启频次和时间,防止鱼、蟹等高温缺氧泛塘。尤其在中午多开增氧机,促进水体上下对流,适当使用池塘底质改良剂,改善水体底层环境;加强巡塘,及时清除残饵、杂物,保持环境良好。
3.强化病害防控。增加池塘消毒和水质调节频次,泼洒生石灰、微生物水质改良剂等,改善水质,防止鱼病发生。切实做好死鱼无害化处理工作。并加强病害预防和测报,及时上报病害苗头,严防暴发性疫情。
4.成鱼及时捕捞上市。合理调整鱼类存塘结构,及时起捕达到上市规格的商品鱼,减少水体负载,降低灾害风险。重点做好鱼苗鱼种塘的引水保种工作,保证亲鱼和鱼种存活,保障水产苗种场的保种和生产储备能力。
5.做好恢复生产准备。对已干枯的池塘,抓住时机及时清淤、消毒,修补塘埂和沟渠,完善排灌设施,做好旱情缓解后的生产恢复准备工作。加强调查摸底,准确掌握苗种余缺情况,及时沟通信息,抓好余缺调剂,积极做好苗种补投补放准备工作。保证一旦水源充足时能够马上补投苗种,恢复生产。
6、加强渔政管理,维护渔业生产秩序。各地渔业部门及渔政管理机构,针对当前持续高温少雨,河道湖库水位普遍较低,严厉打击电捕鱼、“迷魂阵”等非法捕捞行为,保护渔业资源。要及时调解因旱灾造成的渔事纠纷,排除矛盾,确保渔业生产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