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出现抛荒田的现象,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如轻简栽培技术推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农资补贴、提高农产品价格等综合措施的实行,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抛荒现象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关键词:优化 资源配置 解决 种田难题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更加重视农业现代化,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出现抛荒弃耕现象日益严重,农业现代化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等困境,如何让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解决耕地抛荒现象,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成为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农业生产现状
农村耕地二轮延包以来,农民对耕地的承包经营权属更加
明晰,但是,农业与工业、农业与商业的经济收益差距拉大,农民对从事效益相对低下的农业生产积极性下滑趋势日益明显。
(一)农业生产劳动力严重不足。自上世纪末以来,农民进城务工人数逐年增加,农民从边远山区汇集到城市,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不断减少和老龄化,部分农业生产水平出现下降趋势。一是农业从业人员减少。从全国情况分析,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991年达最高峰时为3.91亿人,之后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逐渐降到2012年约2.55亿人,21年减少了1.36亿人,总量约减少35%。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从1991年59.7%降到2012年约33.3%,下降26.4个百分点,年均约下降1.3个百分点。尤其2004年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农业机械化加速发展,近9年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幅度较以往加大,年均减少约1200万人左右,导致农村出现空心村。从我区情况看,据调查,目前全区在外长期打工人数达20.2万人,占总劳力的40.4%,打短工人数为5.4万人,占总劳力10.8%,长工和短工25.6万人,占51%,同比上年增2.5万人,打工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二是从事农业生产人员体能素质下降。农业生产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现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妇女和老人。据统计,1000户农户中,粮食生产从业人员50岁以上的占了63%,20到29岁的只有3.5%,30岁到49岁的约占25.3%;从男女比例来看,男性仅占34.3%,女性占到了65.7%。
(二)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偏低。以水稻为例,每亩水田的纯收入大约647元,每亩平均用工5个,折合每个劳动日收入为129.4元,与外出务工收入大致相当。但由于全区户均水田仅2.98亩,户均年种粮收入只有1928元,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7%。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近年来农资价格上涨,种田投入明显增加,种植水稻每亩投入近520元(不包括人工投入),其中种子100元,肥料160元,农药60元,机耕、机收200元,占总收入的40%,导致农业投入和产出比十分低下,挫伤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
(三)农村耕地抛荒弃耕严重。由于没有充足的劳动力、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种植条件的艰苦,导致近年来农村土地撂荒日益严重,影响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据调查,农村荒田面积13-21%之间,部分边远村和高岗地村农业水利条件相对滞后,还存在隐性荒田现象,本来可以种植双季稻的水田,一半以上都只种了单季稻,水源条件差的地方全部改种旱作物或抛荒,粮食生产能力下滑。
(四)农村耕地流转进展缓慢。近几年农村出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是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通过土地流转、集并等方式,把农民不愿种的田集中流转种植,实施规模经营。据调查,黄陂区规模种植的业主达301家,流转土地17.9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22.4%。流转的土地主要是水源条件较好、土地平整、农业综合开发的地方,全区仍然有大约20万亩耕地由于一是不集中连片、二是生产基础设施不健全、三是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等原因,处于常年抛荒或季节性抛荒状态,造成农业资源闲置。
二、解决办法
针对以上农业生产现状,必须依托农业科技深入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多措并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全面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基本解决农村荒田现象,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一)加快轻简栽培技术的推广。一是推广水直播技术,近几年,我区水稻直播得到很大发展,农民掌握水稻直播技术的能力不断提高,但仍有少数农户种植水平还存在差异,种植的不平衡对直播的效果和产量均有一定影响。由于农村劳力短缺,耕作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复种指数逐年减少,一年只种一季水稻十分普遍,种田花工少,轻松简便的种植技术已成为目前农民第一选择。因此,推广水稻直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适合农民生产特点。我区水稻播(栽)面积在80万亩左右,其中中、一稻70多万亩,占水稻面积的85%以上,今年水稻直播30万亩左右,占42.8%,还有40多万亩的水稻在移栽,推广潜力还很大。据测算,如果全区每年推广水稻直播稳定在50万亩,与移栽相比,年增产粮食达5000万斤,节省用工125万个,减少抛荒田1万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二是推广全程机械化技术,很好地解决农村劳力不足的问题,如早稻集中育秧、机耕机整、机插、机收等,极大地降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让农业成为有发展的朝阳产业,也是农民容易接受的技术。如我区种植大户陈昌词,为周边农户提供全程服务,帮助耕田、育秧、插秧、收割,每亩收取服务费300元,今年就与周边农户签定合同达1300亩,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
(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今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新增补贴要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新型经营主体倾斜。目的就是更好地发挥补贴对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引导提倡土地集中成方连片进行流转。土地流转后成方连片,一是有利于种植机械化;二是能够节省土地,实际上扩大了可耕地面积;三是利于提高农机工作效率;四是有利统防统治;五是有利于进行长远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三)完善农业补贴奖惩机制。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对农业生产进行直接补贴,即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后来增加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补贴规模已由2004年的140多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53亿元。不管种没种粮,都能拿到补贴,似乎成了一种“福利”。应当按照“谁种粮、谁受益”原则,这才是国家补贴的初衷。要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农业补贴制度,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新增补贴应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落实好粮食补贴政策,可以按照农民出售的粮食数量或种植粮食的面积来直补,并针对抛荒弃耕现象出台一定的限制措施。
(四)提高农业生产投入补贴。对市场上农资进行补贴,降低农资价格,降低生产成本。农产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部分抵消了国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补贴的“普惠制”、粮食补贴不到位,进一步打击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过快上涨,国家应对农资进行补贴,跟国家进行的家电补贴政策一样,间接降低农资价格,就是促进农民种田增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加大农机补贴力度,积极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农业生产机械化才是农业发展的道路方向,国家对农机进行补贴,调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化、现代化、效益化。据调查,全区机耕、机整率62%,机收率75%,机插秧率只有36%。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提高农机使用率、普及率。
(五)有序调整粮食最低保护价。即逐步提高粮食价格,让种田成为优势产业,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价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指挥棒”,要想让农民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必须要让农民种地有利可图,种粮赚钱,不然农业后继无人问题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国家实行粮食保护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种田积极性,但在种粮食效益微乎其微,如2014年晚稻保护价每百斤155元,比上年增加5元,增3.3%,亩产1000斤粮食只增加收50元,而现实晚稻收购价只有140元,增收的幅度更小。只有让种田的出效益,才能调动农民积极性,才能留住进城的农民工,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机耕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往往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力开展以农田水利、机械装备和土地平整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整合农业生产资源,全面推进农业集约化生产规模,根据地理及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统一规划农业排灌系统改造工程,确保旱涝保收。只有基础设施配套,才能出现更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才能解决抛荒问题。
(七)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引领。即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对土地流转一定面积的经营者的农技、农艺、农机培训,让他们成为新品种、新农艺、新农机的示范、带动、引领者,同时可采取由农业院校定向培养,国家进行补贴的方式,对家庭农场成员更深层次的专业培养。建立专门政策机制,大力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积极创办农业科技展示样板,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要用摸得着、看得见的实际效果让农民自觉接受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不断加快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步伐。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展示样板,把先进的实用技术应用其中,把展示样板办成科技人员的指挥田,农业示范的样板田,农民的教育学习田,农业技术的推广将会更快,更能产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