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我省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年均递增速度达17.7%,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2.4%上升到59.3%;民营经济实缴税金年均递增速度达25.3%,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由43.4%上升到57.6%,民营经济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主要特点。
1.规模企业数量增加,支撑拉动作用增强。“十一五”期间,民营规模以上企业发展迅速,到“十一五”末,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12167家,比“十一五”初期增加4489家,年均增加898家。“十一五”期间,民营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平均年营业收入由初期的791万元/家提高到1423万元/家。民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年均递增速度达27.4%,高于全部民营企业近9个百分点,在民营企业中的比重由“十一五”初期的44.5%提高到63.9%,成为支撑拉动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主体。
2.结构调整逐步深入,优化升级效果明显。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在民营企业中全面深入开展,成效明显。第三产业比重由“十一五”初期的21.3%上升到27.1%,其中物流、网络营销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0%以上。全省民营企业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6个,占全省总量的53.1%,比“十一五”初期增加15个;中国驰名商标56个,占全省总量的59.6%,比“十一五”初期增加48个;省名牌产品504个,占全省总量的61.3%,比“十一五”初期增加321个;省优质产品396个,占全省总量的78.4%,比“十一五”初期增加145个;省著名商标1327件,占全省总量的73.0%,比“十一五”初期增加843件。
3.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以年均25.5%的速度递增,投资总量翻了一番多,占全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达45.6%。民营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大项目多、高科技含量项目多、结构调整项目多的特点。“十一五”末,全省在建施工项目达2913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达1376个。新建项目、技改项目成为拉动民营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4.产业聚集规模效应显著,园区建设成效突出。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达308个,比“十一五”初期增加141个,10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达29个,增加24个。集群经济总量占全部民营经济的比重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产业园区建设呈现规模大、起点高、配套服务逐步完善的特点,全省民营企业各类产业园区达394个,入区企业单位达24.7万个,园区经济总量占整个民营经济总量的比重达23.1%,园区内平均企业个数由“十一五”初期的164个上升到626个。
5.应对金融危机成效明显,出口贸易恢复增长。全省民营出口企业7798家,其中年出口交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1358家,2010年出口产品交货值达1151.9亿元人民币,占全省出口总量比重达60%以上。民营企业自营出口比重增大,由“十一五”初期的66.2%上升到73.7%。企业平均出口规模增大,由“十一五”初期的396.9万元/个?年上升到1477.2万元/个?年。
6.从业人员增长较快,工资性收入增幅较大。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年平均递增速度达4.5%,队伍素质有了较大提升,从业人员中具备中专及技校以上学历人员达258.1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由10.7%上升到15.8%;从业人员中获初、中、高级职称人数达66.9万人。民营经济成为社会劳动力就业主渠道。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占社会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三分之二以上,年均吸纳城镇下岗失业职工25万人。民营企业劳动者报酬年均递增速度达14.8%,2010年人均工资达到10398元,成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来源。
7.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建设发展迅速,全省建成各类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290个,改扩建标准厂房1200万平方米,吸纳入驻企业总数达11600家,安排就业人员34万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日益健全,全省建立担保机构387家,其中注册资本亿元以上机构61家,5000万以上机构118家,全省担保机构资本金总额101.2亿元,担保总额402.27亿元。产业集群技术服务机构日益完善,建设技术研发、产品检测、信息服务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50个,其中省级示范平台13个,技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人才培训力度加大,实施“适用人才聚集”、“重点人才培养”和“全员素质提高”三大工程,依托200个中小企业远程教育培训基地指导企业自主培训,年均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1000人以上,完成各级各类培训100万人次。
(三)主要问题。
1.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国家和省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但不同程度存在着政策落实不到位和民营企业办事难、负担重的问题。
2.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民营企业重工业比重过大,低附加值企业较多,技术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弱,部分企业环境污染、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突出。与先进省份相比,我省民营企业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发展速度与质量上都存在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