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
“十一五”期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将安全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平安和谐河北”的重要内容,把加强安全生产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安全发展,把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部署、同步推进;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大力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依法有效打击了各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和建设行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深化安全生产承诺制,开展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等活动。同时,大力加强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和体制机制、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增加了装备;推进了技术支撑、应急救援、人才培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安全生产条件有所改善,有关监督管理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五年来,我省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完成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省政府下达的各项安全生产任务: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由2005年的19471起下降到2010年的10830起,下降44.4%;事故死亡人数由2005年的5035人下降到2010年的3116人,下降38.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由2005年的0.50下降到2010年的0.15,下降70%;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由2005年的3.43下降到2010年的1.45,下降57.7%。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状况也有所改善。“十一五”规划任务全面完成,目标如期实现,为2020年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
1.安全生产工作任重道远。
我省安全生产工作已进入了以实现安全发展为目标,推动“平安和谐河北”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阶段,也是逐步实现“2020年全省安全生产状况根本性好转”的关键时期。安全生产工作既要解决过去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又要应对新的挑战,任务艰巨,压力很大。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由于历史原因,加之环境影响,我省安全生产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生产安全事故仍处于易发多发期,事故总量较大,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职业危害问题突出。2010年我省共发生各类事故10830起,死亡3116人。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事故3起;职业病患者也有所增加,职业病群体事故仍有发生。
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影响和制约我省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多,原因复杂。一是部分高危行业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物质资源消耗型产业比重大,冶金、矿山、化工等高危行业多,生产方式粗放。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原材料等需求居高不下,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愿望强烈,“三超”、“三违”现象屡禁不止。二是煤炭和非煤矿山等行业劳动密集度高,布局分散。2012年又面临70—80个资源整合地方煤矿投入生产,监管难度大;随着矿井采深增加,煤矿瓦斯等灾害日趋严重;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面临新的致灾风险。三是交通、超高层建筑、城市地下管网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凸显。四是安全生产经费投入机制尚未形成,投入渠道不畅。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企业工艺技术落后,设备老化陈旧。五是部分市、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人员编制、办公经费、用房、设备、车辆等配备不足,安全生产监管手段落后,缺乏保障。
安全生产管理法规规章和体制机制建设滞后。目前我省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协调配合不够、资源浪费、效率不高等问题。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和体制机制、安全保障能力、监管监察能力建设滞后;安全生产救援基地布局不够合理,应急救援能力较弱。
安全文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安全文化和安全生产人才队伍是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性好转的前提和保障。目前我省在这些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安全文化贫困现象严重,安全发展理念淡漠、安全规章制度缺失,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不足。同时,我省安全生产和监管监察人才队伍建设落后,人才缺乏,专业化水平低,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全健康权益任务更加繁重。随着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期望不断提高,广大从业人员“体面劳动”观念不断增强,对加强安全监管、改善作业环境、保障职业安全健康权益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诉求越来越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大限度地抑制职业病多发、群发势头,实现全省职业危害防治形势的基本好转,任务艰巨,时间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