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在“统筹推进‘三化’、建设幸福松原”进程中,注重以人才重点工程引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新农村建设人才支撑。2009年以来,由市委组织部牵头,谋划实施了“守望乡村创新创业人才孵化项目”,在广袤的沃野上,扎实落实科学人才观,探索出一条培养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助力农业现代化的守望之路。
头脑风暴打造守望乡村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器
松原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幅员面积2.2万平方公里,农业人口209.7万,占人口总数的91.6%;粮食总产量达到700万吨的阶段性水平,商品粮占全省的近1/4,全市现有农村实用人才37956人,只占农业人口的1.8%。要实现好“统筹推进‘三化’、建设幸福松原”的目标,农村的空间最大,潜力也最大。在人才强市战略下,如何结合实际,做好人才工作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篇大文章,成为摆在松原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经过几轮的论证和认真研究,一个由松原市委组织部谋划并组织实施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的蓝图设计出炉。
“一条主线”。立足乡土,守望农村,成功孵化出面向农村、服务农村、发展农村的实用人才队伍,为松原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两大目标”。按照建设“创新创业人才的孵化器,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基地”的目标,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和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有机结合,探索走出一条富有松原特色的乡村发展新思路、新模式。
“五位一体”的孵化模式。以守望乡村集团为依托,打造“孵、产、学、商、研”五位一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实验场地没有围墙的“农民大学”
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不仅仅在环境,更多的在人的头脑;把农民培训成为实用人才,是“守望乡村创新创业人才孵化项目”的最重一笔。
“守望乡村农民大学”是守望乡村人才项目催生的一个公益性教育机构,是服务“三农”的一所开放式人才培养学堂,集科研、职教、孵化于一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将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优质创业资源要素向基层前移,以“学校+工厂”、“科研+实训”的模式打造农村学堂经济,为农民创新创业精准“把舵”,让人尽展其才。
完美蝶变演绎乡村发展智慧传奇
守望乡村人才项目,首创了一系列传统农业与现代元素完美结合的人才孵化主题,在广大农村演绎着乡村发展的智慧传奇。
“乡村轻工”:一边学习、一边创业、一边挣钱。“乡村轻工”,是“守望乡村创新创业人才孵化项目”的一个创业孵化平台。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农民学习技术、开展创业,让广大农民坐在自家炕头就实现了增收致富。
短短3年的时间,“乡村轻工”就紧扣“发挥乡村生态特色,挖掘乡村文化底蕴”这一主题,培养手工编织技能人才6000多人,开发设计乡村轻工类手工艺品300多种,涵盖生产生活的20多个领域,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每个农民创业者年可增收近万元。未来几年,守望园区计划将把松原打造成东北最大的纯手工汽车饰品生产基地。
“乡村网商”:零成本创业,让农产品卖个好价钱。“乡村网商”是“守望乡村创新创业人才孵化项目”的一个网络销售平台,上链国内外中高端市场,下链亿万网络经营者,市场潜力巨大。在这里,无论是返乡大学生,还是本地青年农民,不用拿一分钱就可以在这里建站创业,实现个人梦想。而且通过网上销售也大大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农民利益实现了最大化。
“乡村网商”运营两年多来,已在全市建成82个乡村网商站点,累计培养网上销售人才4000多人,不仅实现了园区自产轻工产品和本地特色农产品在网上的热销,而且带动和促进了乡村产业的联动发展,引领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乡村产业联盟”:抱团发展,共闯市场。“乡村产业联盟”以园区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形式,组建农村经济发展联合体,在各环节之间以利益为纽带实行市场化运作,形成了层次分明的创业体系。实施了以创业孵化器、“乡村网商”、守望乡村大学为依托的万户经济体产业提升共赢计划,在广大农村掀起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统筹孵化、抱团发展”的一波强劲大潮。
随着“守望乡村创新创业人才孵化项目”的深入推进,乡村产业联盟得到了快速发展,园区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和内生动力,先后孵化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有机蔬菜种植合作社”等16个产业联合体,市内一些知名产品也都汇聚到乡村产业联盟中来,在广大农村形成了强强联手、抱团发展、共襄大业的良好发展势头。
相约未来人才“航母”扬帆起航
从“三项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到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学员返乡创业,世世代代躬耕陇亩的农民们从黑土地上挣脱出来汇入了市场经济的滚滚洪流。
场地服务,是对创业者洞开的“天堂”。2010年,大学毕业生施少壮经过园区三个月的集中培训,创办了大华乡村网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他策划的乡村网商互联网系统,得到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认可,公司现已带动23人就业。
培训服务,为创业者插上一对坚强的翅膀。40岁的普通农民王福芹,2010年参加了守望乡村的创业培训班,并在园区的支持下,成功创建了“巧手”手工编织合作社,成了远近闻名的“职业”经纪人。目前她的合作社已经拥有成员300多人,人均年可增收6000元。
导师服务,犹如为创业者擎起的火把。2011年,在园区的指导下,姜勇开办了雅意珠绣坊,不仅当年创业当年获利,而且还成了引导农民创业的经纪人,在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人做起了珠绣生意。
目前,“守望乡村创新创业人才孵化项目”已深入300余村实践,共培育孵化创业大小老板4424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85万人,生产各类轻工产品32.5万件,有320名高校毕业生加盟,192名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学员参与其中。
仅仅3年,守望乡村创新创业模式被写入中国人才发展报告蓝皮书,孵化园区先后被授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站创业研究基地”、“吉林省大学生创业园”、“吉林省中小企业培训基地”、“吉林省创业孵化基地”、“松原市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等多项荣誉。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潘晨光教授评价说:守望乡村创新创业人才孵化模式开创了中国乡村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境界,是未来农村发展的方向和希望。
松原市委组织部计划在未来3年,在全市5个县区全部建立起县域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园区,将这一模式复制到1123个行政村,惠及全市200万农民。把此项目打造成吉林省乡村发展创新“名片”,打造成全国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平台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