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企业:
《甘肃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已经2014年12月18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12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甘肃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2014—2020年)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和《甘肃省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意见的实施意见》等要求,为推动甘肃省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甘肃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19号)精神,着力加大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居住环境改善等工作力度,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一是产业格局初具雏形,发展势头良好。全省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由2011年的29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39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52%,特别是2013年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达96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53%,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节能产业总产值88亿元,环保产业总产值44亿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总产值258亿元。节能环保企业共有1700余户,上市公司5家,产业从业人员超过34万人。二是部分领域特色鲜明,发展成效明显。大型高效换热装备在石油化工、火力发电等多个领域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明显,达到国际传热技术的先进水平;高效煤粉组装式热水锅炉燃烧效率、热效率等技术指标国内领先。铜、镍等有色金属冶炼烟气和重金属酸性废水处理技术、装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烟气干法脱硫、滤袋除尘、水处理及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制造等产业已初步形成。全省煤电、矿山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低品位伴生有价金属回收利用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节水灌溉器材生产研发规模效益明显,节水型社会建设进展顺利。三是创新研发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拥有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等一批具有从事节能环保领域研发能力和较好研究积累的高校院所;已建成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创新战略联盟。截止2013年,甘肃省节能环保产业已获授权专利30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00余项,在大型板式换热器、节水调控关键技术、水处理设备、废热锅炉及余热回收设备、低压大容量变频器等技术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节能环保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是产业总体实力不强。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大多数企业是中小微企业,底子薄、基础弱、起点低、规模小。龙头骨干企业较少,知名品牌不多。节能环保产品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水平低。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链条较短,产业关联度较低,还没有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二是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尚未形成涵盖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产业媒体发布平台、产业战略和管理咨询公司、产业金融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交易服务平台等管理服务体系,节能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亟待建立和完善。合同能源管理、设备租赁等市场化推广模式还没有得到普遍应用。三是投融资政策不完善。金融供给与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金融需求还不相匹配。中小企业,尤其是节能服务公司在获得信贷资金的机会、额度和长期性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制约了部分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现有财税政策优惠目录范围较小,部分符合节能环保理念,但不在优惠目录的节能环保项目和设备无法享受相应财税优惠政策。四是创新体系有待完善。
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完善,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创新服务环境发展滞后。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较弱,集成创新能力还需加强。技术开发投入不足,成果转化能力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较少。企业技术人才储备不足,节能环保装备产品设计、关键技术研发、工程咨询服务、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较为紧缺。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3341”项目工程部署,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创新为动力,依托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强化政策引导,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发展一批自主品牌产品,培育壮大一批创新能力强、实力雄厚的龙头示范企业,逐步形成市场潜能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产业体系,使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如期建成甘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为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和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多做贡献。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布局,集聚发展。整合优势资源,完善产业链条,推动建立优势突出、层次清晰、各有侧重的节能环保产业布局。以现有产业园区为载体,延伸上下游配套产业,促进企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的集中,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通过在节能电气装备制造、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制造、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等领域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带动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
2.统筹规划,重点推进。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规划引导,对接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布局,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方式,以规划管理促开发建设,以重点项目促产业发展。重点推进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技术装备、产品及服务先行发展,逐步形成技术含量高、产业化程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的节能环保区域特色产业和产品体系。
3.市场拉动,政策激励。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释放节能环保产品、设备、服务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形成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有力拉动。构建政府、市场、企业、公众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扶持和投资方面的引导作用,健全节能环保规章和标准,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主体。
4.创新驱动,示范引领。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提高产业的技术和服务水平。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专业化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示范基地,全面提升甘肃省节能环保产业的层次层级和市场竞争力。
(三)总体目标。
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政策引导、规范市场运作、激发市场潜能,努力实现全省节能环保产业产品由低端为主向中高端转变,企业经营由以单一产品为主向重点领域一体化综合经营转变,园区发展由企业简单聚集向集群创新、转型跨越转变,产业由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与节能和环保服务业互动并进转变。重点培育一批辐射带动效果显著、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特色产业链条,形成较为完善的涵盖装备制造、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左右,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日臻完善,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1.第一阶段目标(2014—2015年)。到2015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其中,节能产业产值110亿元,环保产业产值6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330亿元,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总体规模在全国的位次不断提升。
培育1—2个集聚度高、辐射作用强的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园,1—2个年产值20亿元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名牌企业,5—8个年产值10亿元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20—30家年产值在亿元以上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型骨干企业,扶持和壮大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初步形成产业特色突出、节能环保技术和服务业基本配套的产业体系。
着力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争取组建4—6个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10个以上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攻克20项以上关键共性技术,构建多层次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
2.第二阶段目标(2016—2020年)。形成有利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建立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能环保产业组织体系和行业服务体系;力争甘肃省节能环保产业产值保持年均增速16%以上,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实现总产值比2015年翻一番。
形成5—6个年产值超过20亿元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企业研发投入比重、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集成、转化能力大幅提高,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部分关键共性技术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水平和节能环保服务业产值比重显著提升,高效节能产品、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和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以兰州为中心,重点发展高效锅炉窑炉技术与装备研发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千万吨级煤粉生产、加工、配送为一体的高效锅炉制造基地;加快换热及冷却技术和装备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应用;推动电机节能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建设国家级高效节能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产业化基地。
以天水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基地为依托,加快节能电气装备制造核心技术的研发,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电气设备配件加工业发展;全面打造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及废旧设备回收利用产业链,建成高水平、高质量的天水再制造生产基地。
以兰州、武威、张掖、平凉、嘉峪关为重点,推进电动汽车和甲醇汽车产业发展,重点推动吉利汽车兰州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武威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兰州金川科技园新能源动力电池等项目建设及兰州、平凉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建设。
以兰州、金昌为重点,加快高效蓄热、换热及太阳能高效利用技术装备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应用,提升蓄热换热及光热技术装备产业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以兰州、白银、平凉为重点,加快高效节能照明产品设计研发与规模化生产。
以金昌、白银、嘉峪关等资源型城市为重点,进一步提高从复杂难处理金属共生矿和尾矿中提取有价金属的综合利用水平,提升各类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能力,引导推动新型节能建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推广和应用。
以兰州、白银、武威、酒泉、张掖等地为重点,构建再生资源分类回收体系与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培育发展城市矿产加工产业,着力推进兰州等地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工作。
依托定西、陇南、张掖等地丰富的农林资源优势,围绕玉米、马铃薯、中药材、油橄榄、小杂粮等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推进农林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同时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和禽畜粪便等生产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综合利用与推广示范。
依托兰州在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装备、环保科研与服务领域的集聚优势,辐射带动金昌、定西、天水等地区的环保设备配件加工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重点推进烟气综合处理一体化、高压静电除尘器、扬尘治理设备等技术及装备的产业化。
以兰州为试点,发展以合同能源管理、能源监测和能效测试、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服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服务,探索开展低碳技术产业化应用服务、低碳产品认证服务、碳交易服务、第三方认证服务等节能环保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
(二)培育特色产业基地,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采取联合、兼并、股份制改造以及上市融资等方式,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战略,配套建设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土地、人才、资金、重点项目等各类要素向优势行业、区域集聚。以构建技术开发、成果孵化、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公共服务等多功能、一体化的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形成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创新活力勃发的产业发展基地。
结合兰州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制定优惠入园政策,整合产业优势资源,完善产业联动机制,加快推进兰州新区甘肃省节能环保产业园建设。突出链式引进和培育,吸引省内外的节能环保企业入园,重点扶持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提升技术集成和辐射能力,形成技术先进、配套健全、发展规范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依托现有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等各类园区,有效整合园区内节能设备改造、烟气除尘、工业污水处理等节能环保需求,引入节能环保企业,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改善园区生态环境。
(三)构建优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联动升级。
重点构建和完善“汽车整车制造/配套充电设施建设—售后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镍/钴/铅/锌矿采矿—选矿—冶炼—综合利用”产业链;“镍钴材料—电池材料—新型二次电池—二次电池集成与应用—回收利用”产业链、“煤/电—煤矸石/粉煤灰渣/脱硫石膏—新型建材/余热利用”产业链、“锅炉装备制造/粉煤制备—物流配送—热力供应”产业链、“节水灌溉器材生产—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节水设施运营维护”产业链、“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厌氧发酵/好氧堆肥—沼气综合利用/有机肥”产业链等主导产业链条,形成横向关联配套、纵向延伸拓展的产业网络。
整合资金,分阶段、分步骤动态扶持和重点培育一批在节能电气装备制造、节能换热设备制造、烟气脱硫设备制造等领域,产业特色突出、规模效益较好、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骨干企业,提升企业技术集成和整合能力,支持其“走出去”拓展全国乃至国际市场。
高起点引进一批在水泥窑余热余压利用装备制造、环境监测仪器和自动监控装置生产、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贸易与金融服务等领域,具有较高技术装备水平和较强产业竞争力的节能环保企业集团来甘肃省投资建厂,并发挥其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市场引领等方面的带动作用。
支持企业在能效、环保等方面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培育建设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优势较强的国内外知名品牌。支持自有品牌在境外的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提升市场占有份额,促进跨国经营与国际化发展,形成骨干企业突出、产业链条完整、产业联动效应明显的产业发展架构。
(四)壮大节能环保服务,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大力发展工程承包、设施运营、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成果转化、物流配送和人才培训等服务,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技术研发、设备生产和投融资机构,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开展节能服务,推行金融租赁等多层次、有特色、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加快建设现代节能环保生产性服务体系,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建设以能源诊断、评估、咨询、审计、融资担保等为服务内容的节能市场第三方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环保技术咨询、环境影响评价、生态效率评价、环境工程监理、清洁生产审核、节能环保技术及产品认证、环境投融资及风险评估、节能环保设施委托运营等环保服务新业态。
引导大型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促进与服务业互动发展。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开展专业化节能环保服务。培育大型专业节能服务公司及节能环保咨询服务龙头企业,逐步提高节能环保服务业比重。通过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服务业,不断优化节能环保产业结构。
(五)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建设产业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节能环保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工程研究中心与实验室,支持企业牵头承担节能环保领域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建设由上、中、下游节点组成的垂直创新链,由具有相关业务和互补业务的节点组成的水平创新链。创建一批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增强基础创新能力和系统创新能力。
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推动先进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加快关键装备国产化进程,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重点突破低品位余热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电子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尾矿有价元素提取等一批产业关键技术。
按照研发一批、示范一批的滚动发展模式,加速优势技术的产业转化率,推进先进技术在不同细分领域的首次应用,加快推进示范作用明显、带动性强的示范工程实施,加快更新节能环保产品推广名录,引导用户单位选用示范意义重大的技术,扩大技术先进、节能高效类装备与产品的市场需求。
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成果评价和产业化项目筛选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知识产权投融资机制建设。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共享各类科技资源,培育一批集研发、孵化、制造于一体的国内外领先公共服务机构,提升节能环保产业技术配套服务能力和水平。
(六)健全产业发展机制,扩大市场消费需求。
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完善甘肃省节能环保产业行业规范、准入标准等相关制度,建立健全节能环保市场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扩大能效和环保标识范围,强化标准标识监督管理,促进公平竞争、有序竞争,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建立并完善节能环保市场机制,以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倒逼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机制的形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信号。全面推进供热计量收费改革,运用差别化电价政策加速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合理价差引导群众改变生活方式。探索建立碳排放权、节能量、排污权和水权有偿使用交易机制。
健全完善政府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按照能效水平和环保标准,扩大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范围,提高节能环保产品采购比例。强化能效标识、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制度,健全完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政策。组织实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计划,倡导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引导消费者购买高效节能产品,扩大节能环保产业市场需求。
四、重点领域
(一)节能产业重点领域
1.节能技术和装备。
新能源汽车。加快开发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燃料电池、驱动系统、整车控制与信息系统及充电、试验检测等共性关键技术和整车集成技术,推进动力电池及相关零配件、组合件的标准化和系列化。加大新能源汽车在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推广使用力度。加快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网络化、便利化的充电站、换电站布局。
高效锅炉窑炉。加快高效工业锅炉、窑炉燃烧自动调控技术装备研发生产。加快推广应用等离子无油点火、富氧/全氧燃烧等高效煤粉燃烧技术和装备,大力推广大型流化床等高效节能锅炉、高效节能燃烧器以及燃烧自动调节控制技术装备,推动煤炭高效清洁利用。
高效换热节能技术及装备。加快高效新型换热以及冷却技术和装备的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应用。扩大大型板壳式、大型垫片式及焊接式板式换热器、空冷器、冷凝器、预热器等节能装备的规模化生产。支持冶金有色行业加大炼铁高炉、炼钢转炉、轧钢加热炉、铁合金矿热炉、铝熔铸炉等热能高效利用技术的应用。
高效电机及变电设备。加快节能电机、节能变压器等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推广使用非晶合金变压器、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电动机用铸铜转子技术、能效等级为1级的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风机、水泵、空压机以及变频调速技术和设备。研发潜水电机等特种电机、清洁能源电机,推动高压变频、有源滤波和无功补偿装置系统等技术装备的应用和发展,提高电机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余热余压利用设备。加快水泥回转窑纯低温余热发电、钢铁烧结余热发电、电石熔炼炉余热发电、转炉汽化蒸汽发电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推广,加强矿热炉煤气、焦炉煤气回收利用设备、余热干燥、余热蒸馏设备的推广应用。推进蒸汽回转干燥提质技术、压缩机无级气量调节系统等技术和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蓄热传热设备。加快太阳能电池与组件、真空镀膜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大型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分布式聚光太阳能集热系统等太阳能应用关键技术元器件研发与产业化,推动地热能采集与应用专用成套设备研发及生产。
2.节能产品。
新型节能建材。重点发展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新型高效节能墙体材料,推广光伏一体化建筑用玻璃幕墙等新型墙体材料。加大轻质复合保温板材、高性能有机保温材料、节能建筑门窗、节能隔热膜和屋面防水保温材料等建筑新型材料产品的生产和推广。
节能铝材料。重点发展热交换器、蒸发器、汽车车身、缸盖与散热器、加热电器、炊事用具、压力容器和电线等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化工和导电材料等领域节能铝材。
高效照明产品。支持高效照明产品的研发制造,包括金属卤化物灯、超细管径电子节能灯、无极荧光灯、稀土高效荧光灯、半导体通用照明等高效照明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在城市街道、宾馆、写字楼、体育场馆等公用设施建设中积极推广和使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灯、LED灯、无极灯等节能产品。推动城镇道路及大型企业开展公用照明节电示范。
家用电器与办公设备。加快研发高效压缩机及驱动控制器、家电智能节电控制技术和待机节能技术,重点推广空调制冷剂替代技术、二氧化碳热泵技术。推广能效等级为1级的节能家用电器、办公和商用设备。
[分页符]
3.节能服务。
支持重点用能单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开展能源审计、“节能医生”诊断。引导和鼓励节能服务机构为工业企业、商业机构、党政机关等提供能源审计、能效评估、人员培训、节能监测、信息咨询等特色化、精细化、专业化的节能服务。
组织科研院所、节能服务公司、金融机构等相关单位组建节能服务产业联盟。建设节能服务产业信息网络平台,发布企业节能需求信息、节能服务公司合同能源管理技术产品信息、金融机构合同能源管理金融产品信息,搭建供需平台。不定期组织节能服务公司、重点用能单位、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对接,打造“一站式”合同能源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鼓励重点用能单位设立节能技术服务公司,积极引进国际知名企业以及国内知名大型企业,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大力推进金融机构开发符合我省实际需求的合同能源管理金融产品,重点解决微小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融资难问题。
(二)环保产业重点领域。
1.环保技术和装备。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重点发展水泥、有色冶金、钢铁、石化行业烟气脱硫脱硝、防尘除尘技术装备及机动车尾气净化装备,改造提升现有燃煤发电机组、大中型工业锅炉窑炉烟气脱硫技术与装备。支持研发生产湿式电除尘技术设备和沥青烟净化设备,加快先进袋式除尘、电袋复合式除尘技术及细微粉尘控制技术的示范应用。
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研发推广含镍、铜、铅、锌、钴、铬、金、砷等重金属废水及马铃薯淀粉生产、医药、化工、制革等行业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重点示范污泥生物法消减、移动式应急水处理技术与装备。重点推广高效节能精确曝气控制系统、集成式污水处理成套设备、重金属污染水下固定与水体修复技术、农村饮用水除氟砷以及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技术与装备。
垃圾无害化处置及资源综合利用设备。推动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废弃物等填埋回收和发电利用技术、垃圾焚烧控制技术与成套设备、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和装备、有机垃圾生物处理技术等综合利用处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应用。示范推广大型焚烧发电及烟气净化、中小型焚烧炉高效处理、大型填埋场沼气回收及发电、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与装备,推广生活垃圾预处理技术装备。研发餐厨垃圾低能耗高效灭菌和废油高效回收利用技术装备,发展餐厨垃圾低能耗高效处理设备、废油高效回收利用设备。
危险废物与土壤污染治理。加快研发重金属、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放射源等污染土壤的治理技术与装备。重点发展新型填埋防渗衬层和覆盖材料、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推广安全有效的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和装置,鼓励应用高温蒸汽处理、化学消毒和微波消毒等非焚烧处理技术和装备。支持发展石油污染土壤及石油钻采过程中产生的岩芯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技术。加快推进河西地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建设。
环境监测仪器和自动监控设备。支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续自动和便携式大气、地表和地下水、土壤、噪声等环境质量分析检测和监测技术与设备,重点发展环境质量在线监测与遥感遥测技术和监控系统、污染源监测数据无线传输技术与装置、饮用水源污染物痕量与超痕量检测技术与设备,支持研发重点污染源、机动车尾气、危险废物、放射性及电磁辐射等专用监测监控仪器和流动监测、快速监测等环境应急监测仪器,推广应用多参数废水及烟气排放在线监测技术和成套仪器设备。
2.环保产品。
研发示范膜材料和膜组件,开发优质高效曝气生物滤料、高温过滤及净化用多孔陶瓷材料、高性能碳纤维材料、生物除臭剂等,发展高分子、微生物絮凝剂、催化剂、氧化剂、水处理药剂、固废处理固化剂等环保药剂。重点支持生产煤炭储运抑尘剂,利用变(改)性淀粉生产石油钻井助剂、缓释保水剂、絮凝剂、粘合剂、生物质环保涂料和凹凸棒(土)开发固(脱)硫剂、催化剂、土壤改性剂等。
3.环保服务。
推进环保技术咨询、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监理、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规划编制等服务。加快发展生态环境修复、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价、排污权交易、绿色认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新兴环保服务业。打造环境工程咨询服务龙头企业和国内知名环保集团公司,带动促进环保服务市场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
推进污染源和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监控等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加快大气、水等环境质量在线实时监测站点及网络建设。引导社会监测机构提供面向社会、企业及个人的环境监测服务。加快环保中介机构的企业化、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信息沟通、技术评估、法律咨询、知识产权转移和转化等方面的作用,培育和繁荣环保服务市场。
(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领域。
1.再生资源利用。
废金属资源再生利用。支持研发废电器电子稀有金属提纯还原技术、废弃线路板拆解清洁生产技术、有色金属回收深加工成套工艺及装备技术。示范推广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和电路板自动拆解、破碎、分选技术与装备,推广封闭式箱体机械破碎、电视电脑锥屏机械分离等技术,提升从废旧机电、电线电缆、易拉罐等产品中回收重金属及稀有金属的技术水平。
报废汽车资源化利用。支持研发报废汽车主要零部件精细化无损拆解处理平台技术,完善报废汽车和废旧农业机械车身机械自动化粉碎分选技术及钢铁、塑料、橡胶等组分的分类富集回收技术,提升报废汽车拆解回收利用的自动化、专业化水平。
废旧设备再制造。全面打造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及废旧设备回收利用产业链,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电机等再制造产业,推广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高速电弧喷涂、等离子熔覆等再生修复技术与装备。
废橡胶、废塑料资源再生利用。推广应用环保型废弃橡胶制品高值化利用集成技术、常温粉碎及低硫高附加值再生橡胶成套设备。研发各种废塑料混杂物分类技术或直接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废旧农(地)膜生产复合材料和产品等清洁生产技术。
2.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提高从复杂难处理金属共生矿和有色金属尾矿中提取国家紧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重点突破特大型矿体无矿柱多中段安全高效分层胶结充填回采技术、硫化镍铜矿石伴生铂族金属选冶高效提取成套新技术、铂族金属深加工系列新产品开发等难点技术。推广铜镍矿浮选、磁铁矿磁筛等高效选矿技术,提高“四率一综”(即矿石回采率、选矿回采率、冶炼回收率、加工材成品率和综合利用率),加大余热、余压和冶炼烟气中二氧化硫回收利用率。
推进油田伴生气、石油炼制过程中的火炬气、酸性气体等废气回收和综合利用。积极推广无煤柱开采、边角煤残采技术,提高页岩气和煤层气发电及化工利用技术。支持发展油页岩及高岭土、铝矾土等共伴生非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加工,鼓励发展煤炭分质利用技术。
3.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加强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废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升大掺量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建材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研发和推广废旧沥青混合料、建筑废物混杂料再生利用技术装备。推广建筑废物分类设备及生产道路结构层材料、人行道透水材料、市政设施复合材料等技术。
4.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建立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以及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生活垃圾收运网络,加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力度,扩大收集覆盖面。全面推广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垃圾生物处理等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建设餐厨垃圾密闭化、专业化收集运输体系,鼓励餐厨废油生产生物柴油、化工制品,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及高效有机肥,积极推进垃圾衍生燃料产品开发利用等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
5.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
鼓励发展以农作物剩余物及其他生物质材料为主要原料,生产人造板、生物质燃料,制作生物培养基等技术,推进林业三剩物综合利用技术应用。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加快发酵制饲料、沼气、高效有机肥等技术集成应用。鼓励发展薯渣、药渣生产生物有机肥、制备蛋白饲料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6.水资源节约与利用。
加强工程节水技术与农业节水技术的结合,推进矿井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资源化利用。重点研发生产推广适宜西北干旱地区的滴灌、微灌和非充分灌溉技术与设备,发展集节水灌溉材料研发、制造、销售与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施工、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节水产业。
[分页符]
五、重点工程
(一)节能技术改造工程。
支持我省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交通运输节能、绿色照明、流通零售领域节能等重点工程,提高传统行业的工程技术节能能力。实施具有示范意义的高效节能锅炉、高效板管式换热器、水地源热泵、非晶合金系列节能电力变压器、高效节能电机等节能技术、产品、装备、核心零部件产业化生产项目,提高传统行业的工程技术节能能力,加快节能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
(二)污染治理重点工程。
对全省重点环境风险源和风险高发地区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价,划定重点防控区域,强化企业污染治理主体责任,加快污染治理步伐。加大重点城市区域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开展多污染物协同防治,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加大投入,积极采用先进环保工艺、技术和装备,加快实施火电厂燃煤机组等脱硫脱硝改造工程;推进炼油行业工艺技术改造,提高油品标准,限期淘汰黄标车、老旧车辆;加快化工、造纸、制革、淀粉等行业工业废水治理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启动烟气二氧化硫深度及粉尘治理、重金属污染治理等技术产业化工程,在金昌、白银等重点地区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进一步推动安全饮水、地表水保护、地下水保护等清洁水行动,采用源头削减、有毒有害原料替代以及过程控制等先进成熟的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等环境风险。
(三)“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工程。
依托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古园区,推动报废汽车、废旧电子电器、废杂金属、橡胶、塑料等典型“城市矿产”分类回收管理体系、处理技术体系和物流管理体系建设;支持推广大型废钢破碎剪切、报废汽车和废旧电器破碎分选等技术,提高稀贵金属精细分离提纯、塑料改性和混合废塑料高效分拣、废电池全组分回收利用等装备水平;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再生资源分拣、拆解、分离、无害化处理产业化发展,形成废旧钢铁、铜、铝、锌、塑料、橡胶等再加工利用产业链,实现再生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和清洁、安全利用及产业化发展。
(四)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
加快推进金昌、白银、武威、陇西、华亭、临夏、张掖7个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循环化改造进程。在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的基础上,省级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向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倾斜,全面推动其他28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进行循环化改造,优化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实现园区内项目、企业、产业有效组合和循环链接。
(五)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加快全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工程建设,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实施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废弃物示范工程。重点实施一批城镇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污泥处理和生活垃圾收运及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建设工程。重点推广生活垃圾焚烧及其烟气处理系统成套设备、城市污水厂污泥半干法处理或炭化成套设备、生活垃圾热解处理设备的使用。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建设,提升城镇绿地功能,推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六)绿色建筑行动。
鼓励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空调、采暖、通风、照明、热水等用能系统的节能改造,积极推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大力推广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建筑门窗和屋面防水保温系统;推进建筑节能成套技术及部件产业化进程。鼓励和支持建设单位开展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积极推进绿色农房建设,推广省柴节煤灶、节能炕等农房节能技术与产品。
(七)示范试点工程建设。
开展兰州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定西、甘南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金昌、通渭循环经济试点市(县)及金昌低碳试点城市建设。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立,节能减排和碳减排指标下降,资源产出率、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城镇(乡)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处于全国前列为主要目标,依托产业低碳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服务集约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化等内容挖掘节能环保产业内需潜力,带动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工程投资及绿色消费,全面提升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能力。
六、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财政政策。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的资金支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项目支持。把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工程以及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等纳入各级地方政府年度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奖励等多种方式,安排财政资金引导、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优先支持重大节能环保工程建设。
投融资政策。认真落实国家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节能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新增国有资本向节能环保产业领域倾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投资节能环保企业。进一步完善适应节能环保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评审制度,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满足节能环保产业的有效信贷资金需求;设立针对节能环保企业的专业性担保服务公司,鼓励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资质好、管理规范的节能环保企业的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加大债券市场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
税收政策。落实《资源综合利用所得税优惠目录》、《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等节能环保资源及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下放增值税减免税审批权限,简化办理程序;全面落实符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其他扶持政策。建立节能环保产业“绿色通道”和“直通车”制度。对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城市矿产”利用、大宗固体废弃物及资源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和污泥无害化处理、重大节能装备制造等节能环保建设项目用地,优先给予保障。对新改扩建的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在规划、环评、能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优先办理和适当简化。加快推进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先进技术和产品的评估认定及目录制订工作,研究制定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