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8-03-03    浏览次数:1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意见的通知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青政办[2006]66号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省发展改革委《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二00六年五月八日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意见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省发展改革委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二00六年五月)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有效选择和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主要途径。“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青海的重要时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的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一)指导思想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循环经济理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循环经济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物排放为核心,以建设清洁生产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点,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资源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建立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和科技支持体系,积极发挥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作用,建设具有青海特色的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二)基本原则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坚持工业结构调整,加快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一一坚持在优先节约资源和废物产生减量化的基础上,促进环境元害化的废弃物循环回用和再生利用;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公众广泛参与的循环经济推进机制和政策体系;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一一坚持近期建设与长期发展统筹规划,点面结合,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注重效益,滚动发展。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二、主要目标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5.75pt; mso-char-indent-count: 1.5">(一)发展目标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力争到“十一五”未初步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和框架,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区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营造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社会氛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推进绿色消费,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不断提高资源转化利用效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再用10年左右时间构建起新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框架、运行体制、政策法规体系和科技支持体系。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二)主要指标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力争到2010年全省每万元GDP能耗下降到2.7吨标煤左右,下降10%左右;农业灌溉水平均系数提高到0.4;每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490立方米以内;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到210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5%;尾矿利用数量每年递增1%;铅锌矿石回采率84%,铅锌选矿综合回收率90%;铜矿山回采率88%,铜选矿回收率91.5%;铁矿山开采回采率90%以上,铁矿回收率75%以上;氯化钾选收回收率达到79%,资源总回收率达到55%;煤炭矿井回采率65%;具级以上城镇生活垃圾元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火电供电煤耗378克标准煤/千瓦时、钢综合能耗730千克标准吨准煤/吨、铝综合能耗6吨标准吨煤/吨、电锌综合能耗1552千克标准吨/吨、电铅综合能耗116千克标准吨煤/吨。水泥综合能耗113千克标准吨/吨。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三、主要任务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一)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按照我省的资源禀赋,将电力、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有色金属、煤化工等主导行业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工业发展的产业关联度。通过产业链的“链接”,形成天然气化工、盐湖化工、煤焦化工、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等多产业横向扩展和资源深加工纵向延伸相结合的循环型工业以及副产物和废齐物资源化相结合的资源循环圈,初步构建起生态工业链。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油气和油气化工:加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和石袖水应用技术研究,努力提高资源的开采利用率。加强原油加工过程中副产物、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实现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加快天然气制乙烯工艺的开发引进,为实现天然气化工与盐湖化工的融合发展及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奠定技术基础。积极发展天然气下游加工产品及精细化工产品,努力延长产业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盐湖化工:根据不同类型的盐湖确定不同的开发方案和产品,发展锂盐、金属锂等锂系列产品和硼酸、氧化硼、碳化硼等硼系列产品,进一步提高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加快钾肥生产过程中废弃资源的利用,利用盐湖“老卤”发展元水氯化镁、氢氧化镁、金属镁等产品;利用钾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钠发展纯碱、烧碱、氯酸盐等产品;利用纯碱生产的蒸馏废液发展氯化钙产品。大力发展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钾、复混肥等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现有钾肥企业内部清洁生产,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骨干产业进行高起点嫁接改造,努力改进产品设计,改变生产工艺,实现升级换代,积极推进我省盐湖化11业向综合化。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煤炭产业和煤化工:大力改进煤炭开采工艺,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回采率,积极有序地推进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构建“煤炭开发——焦炭及焦油”等综合利用的煤焦一体化产业链,支持引导煤焦袖、精细化工产品等下游产业的发展。实施氯碱项目,实现煤化工、盐湖化工和电力工业的融合发展。抓好矿区的环保工作,及时进行地质环境和生态恢复,减少安全和环境风险,实现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有色产业:加强对铅、锌、铜矿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开采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利用铅锌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硫精砂加工硫酸产品,从电锌生产的废渣中提取金属铟,提高资源综合回收率,减少废物排放量。大力实施物料的循环利用,回收利用废弃物,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加快技术创新,在解决盐湖水氯镁石脱水工艺和高效电解镁生产工艺等关键工艺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电解镁与镁合金等深加工系列产品。加快肯德可克、野马泉、尕林格等铁矿的开发,采用先进工艺技术,提高资源的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综合回收金、银、锌等有色金属和贵重金属,构建铁矿开采一一生铁冶炼——钢村生产产业链。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二)大力推行循环型生产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一是大力推进节约降耗。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审核,使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现废水资源化,创建废水“零排放”企业;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引进关键链接技术,通过能源、水的梯级利用和废物的循环利用,形成工业生态链网,建立循环经济型企业。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二是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广泛宣传清洁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按照《青海省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的规定确定我省第一批清洁生产强制审核企业名单,进一步推动我省企业清洁生产工作的步伐,使企业不断增强资源节约综合利用、节能环保意识,提高污染预防能力不断。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三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以冶金、有色、电力、化工等行业为重点,在其中选择若干大企业进行试点,引人关键链接技术开展能源和水的梯级利用,开发利用企业的废弃物资源,形成废弃物和副产品循环利用的工业生态链网,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和废物排放量最小化。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三)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力争到2015年将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格尔木昆仑经济开发区建成生态工业园区。工作重点: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工业区的整体改造,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推动产业升级,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新型的工业体系。园区内各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并通过环保型链接项目使各企业产生的废物得到有效利用,提升整体经济运行质量,促进园区产业升级。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一一在整体改造、调整和发展中,要注重发展生态产业,将上游生产过程的废弃物用做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或动力,尽可能把污染物控制在生产过程中;企业之间、企业与社区之间要密切合作,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以达到经济获利、环境质量改善、人力资源提高的目的。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发展消耗低、污染少、产业链条长的深加工工业,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突出重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医药、冶金、金属新材料、装备制造业、高原生物资源开发和精细化工为重点;昆仑经济开发区以资源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和产业相互融合为重点,加大技术开发和引进、再创新的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工业化,信息化水平。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四)建设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在2015年前后将柴达木地区建设成为青海循环型工业示范区,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框架、运行体制、政策法规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型的企业和工业园区,使柴达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明显降低,废物排放明显减少。建设重点: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加快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建设,使柴达木地区主要资源开发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初步确定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盐湖工业集团、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西部矿业、瀚海集团、青海碱业有限公司、庆华矿业集团。中大硼锂有限公司等8个企业集团为第一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经过5年的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争取创建10个左右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使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废弃物排放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以昆仑开发区油气盐化工业、察尔汗盐湖工业、西台钾锂硼工业、德令哈纯碱工业、锡铁山铅锌工业、柴旦硼酸工业、乌兰煤焦化工业等为重点,构建结构合理、组合优化、配置高效的循环经济产业群,实现专业集成、投资集中、资源集约、效益集聚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物质流通、能量利用和公用工程的有机联系,完善产业群内部循环圈,使企业内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程度。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积极开展城市污水、垃圾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新建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中水回用设施,已建成污水处理厂没有开展中水回用的要加快回用设施建设,到2010年使试验区中水回用率达到50%以上。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发展资源再生产工业项目。加快城市垃圾处理厂建设进度,到2010年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五)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统筹规划,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一是做好资源开采的规划工作,合理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保护地质环境,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地质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二是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大力推进尾矿、废石综合利用工作,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三是加强地质勘探投入,进一步完善矿业权市场,多渠道筹集勘查资金,加大地质勘查力度,增加后备资源储量。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节约资源,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企业要把节能降耗的目标和任务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开展经常性节能示范活动,积极进行节能降耗技术的创造发明,改进工艺流程,研究开发和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形成节能技术体系。鼓励支持企业增加节能投入,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实施一批节能降耗改造项目。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大力开展综合利用产生的废物。加强对冶金、有色、电力、化工、煤炭、建材等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行业的监管,提高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率。合理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大力节约用水,降低水资源消耗。各地要尽快完成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的规划工作。加强对农业用水的管理,以湟水流域、黄河谷地、环湖地区和柴达木盆地灌区为重点,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灌区节水技术改造,大力推行先进节水技术、设备和器具,推广农业节水示范工程,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在火电、冶金、化工、纺织、食品等行业推进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和推广循环用水系统、串联用水系统。回水系统和蒸汽凝水回用技术等系列节水技术和工艺,发展推广高效换热技术和设备。制定有关经营中水和使用中水的优惠政策,鼓励全社会广泛使用中水,使达到回用标准的中水得到有效利用。有关部门要研究开发或引进先进技术对中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其得到更广泛利用。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一一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及综合利用系统。要抓好各地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规划和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和分类回收试点工作。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建设主要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系统。在有条件的地区引导和扶持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和集散市场,积极扶持对废旧物资进行再资源化、再商品化的企业;建设一批废;日物资再生利用企业,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0.5pt; mso-char-indent-count: 1.0">  ——建立绿色消费体系。在传播循环经济理念。提高公众“绿色消费”意识的同时,制定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大力倡导社会各阶层,‘绿色消费”,采购和使用再生品等各种有益于环境的物品。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5.25pt; mso-char-indent-count: .5">    四、保证措施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5.25pt; mso-char-indent-count: .5">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5.25pt; mso-char-indent-count: .5">    各地区、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抓紧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权利和义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有关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总体现划和区域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以及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对资源消耗、节约、循环利用、废物排放和环境状况作出分析,明确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二)完善相关法规,依法加强管理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加快研究制定促进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关法规和配套的实施细则,建立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相关制度、办事规则、操作规程,依法加强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节能、节水等的监督管理工作,对重点耗能行业开展能效测评和能源审计,促进我省资源循环型经济规范有序快速发展。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三)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一是要制定和完善促进资源节约利用的价格和税费政策,结合实际推行阶梯式水价、超计划定额取水加价等水价制度,适当提高城市污水费征收标准,合理确定再生水价。积极推行峰谷分时、丰枯季节,中断负荷、限额用电超额加价等电价政策。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二是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税费政策。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的规定,落实水资源费扩大征收范围和提高收费标准的各项措施。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三是制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项目的扶持力度,各级财政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引导循环经济项目资金,并逐年增加。在基本建设、地质勘探、企业挖潜改造和科技三项费用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和地质勘探项目给予支持,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同时,要积极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推广、示范试点和宣传培训,并会同有关部门积极落实清洁生产专项资金。政府采购也要优先考虑节能、节水和环保认证产品。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四)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构建技术支撑体系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加大科技投入,支持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突破技术瓶颈,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积极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的科技资源,突出抓好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及产业化。结合实际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力求突破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鼓励和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循环经济技术改造,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和再创新能力。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向杜会发布有关信息,开展咨询、技术推广和宣传培训等。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五)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公众参与意识

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公众参与”原则,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提高资源环保意识,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循环经济模式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全社会自觉广泛地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活动,在生产和消费的不同环节更切实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于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区域开发等经济社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提高环境资源意识,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创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环境。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