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实施办法》解读之二

发布日期:2008-08-15    浏览次数:4

    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结合新形势,《实施办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提出新要求。

  一、切实加强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反腐倡廉教育,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作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骨干,其拒腐防变能力的强弱,抵御腐朽思想侵蚀能力的大小,影响甚至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领导干部能否廉洁自律,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导向作用。重视并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并带头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发展至关重要。

  《实施办法》提出了强化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措施,包括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反腐倡廉理论学习;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每年至少讲一次廉政党课或作一次反腐倡廉形势报告;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等等。

  (二)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廉洁从政教育、党的作风和纪律教育

  一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从目前发生的一些案件来看,领导干部蜕化变质为腐败分子大都是由于理想信念动摇、精神支柱坍塌而走上了违法乱纪、腐化堕落的道路。坚持对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至关重要。

  二要加强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教育。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关系党的整体形象。要把加强党性修养和从政道德修养作为重点,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自觉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

  三要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的纪律教育。要把学习贯彻、自觉遵守、切实维护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作为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要把学习党内法规与学习国家法律法规结合起来,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规范从政行为,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四要加强党的作风教育。要切实改进领导干部作风,着力解决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公仆意识,密切联系群众,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二、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宣传工作力度,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一)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宣传

  要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反腐倡廉理论政策宣传、形势任务宣传和成果经验宣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握主流、增强信心,增强反腐倡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和阵地建设

  要从占领文化传播制高点和掌握信息化条件下宣传主导权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围绕反腐倡廉建设,加强网络评论。重点新闻网站、政府网站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反腐倡廉信息,及时引导网上热点。要加强海南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办好海南廉政网站等廉政文化阵地,加大重点新闻网站反腐倡廉网页、专栏建设力度,建立一支具备较高政治素质、掌握网络传播技术的网上宣传队伍。

  (三)健全反腐倡廉新闻宣传制度

  一要健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纪检、组织、宣传、广电等部门之间的联系,整合资源优势,增强合力。二要完善反腐倡廉新闻发布制度。适时通报反腐倡廉工作情况,保证群众的信息需求和知情权。三要严格执行反腐倡廉新闻宣传纪律。反腐倡廉宣传报道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强,新闻单位要严格遵守新闻宣传纪律和有关规定,有组织有计划地选择披露并剖析一些已查结的典型案件,确保反腐倡廉宣传报道取得良好的政治和社会效果。

  三、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一)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

  一是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结合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结合创建和谐社区活动,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结合开展青少年廉洁教育,推动廉政文化进学校;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推动廉政文化进农村;结合开展诚实守信、廉洁经营教育活动,推动廉政文化进企业;结合创建文明家庭和开展家庭助廉活动,推动廉政文化进家庭。

  二是推进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加强海瑞墓园等蕴含廉政教育资源的文化名胜、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和运用。完善户外廉政公益广告牌和社区廉政宣传墙报、专栏的建设和管理,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廉政文化建设水平

  要紧密结合当前反腐倡廉新形势、新要求,增强创新意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要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理论研究,深刻把握廉政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提出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思路和对策;要不断创新廉政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把握不同对象的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断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