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实施办法》解读之六

发布日期:2008-08-26    浏览次数:4

    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影响广泛。贯彻落实《实施办法》,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反腐倡廉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切切实实加以解决。

  一、加强对价格监管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加强对涉及民生问题价格监管措施、严格控制政府定价及政府指导价调整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对部分重要的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对未列入干预范围的其他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监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和查处价格欺诈和乱收费、乱涨价等行为,确保物价稳定和群众基本生活需要。

  二、加强对环境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和隐患、建设项目环境违法问题和工业园区环境违法问题等进行集中整治。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加强对环境污染防治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和重点区域以及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包括科学决策、实施办法、保障措施、监督机制、责任追究等内容的地方政府责任制。严肃查处不认真履行职责、严重损害群众权益的地方和单位及有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

  三、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严肃处理重大质量安全事件

  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健全并严格执行药品审评审批程序和注册技术标准,规范新药审批行为。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本用药定点生产、集中采购和服务规范化,加快推进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供应网络建设,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深入开展医药购销领域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健全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制度,严肃查处重大质量安全事件。

  四、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加强对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和查处在隐患排查和治理中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行为。积极督促有关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减少和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认真做好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严肃查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行政、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事故背后涉及的腐败问题。

  五、继续解决教育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等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基本完成教育扶贫(移民)工程。严肃查处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等问题。切实解决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收费问题,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与所在地学生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建立完善防治“高考移民”长效机制。

  六、继续解决城镇房屋拆迁方面的问题

  坚决纠正房屋拆迁规模过大、对城镇拆迁不依法办事,滥用强制手段,补偿安置政策不落实,侵害居民利益的严重问题。加强城镇房屋拆迁的计划管理,合理控制拆迁规模和进度,规范拆迁行为和拆迁程序。建立健全拆迁管理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查处拆迁中的违纪违法行为。

  七、进一步解决征收征用土地、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

  加强对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征地程序和补偿标准,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征地预存款、征地补偿款实名支付、征收土地听证、公告等制度。切实解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落实、随意调整和收回农民承包地、强迫农民流转承包地、违法违规征收征用农民土地及征地补偿安置不到位等问题。全面落实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提高市场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比例。深化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积极推进矿业权市场化建设,严肃查处违规审批探矿权采矿权和参与矿产开发获取利益的案件。

  八、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和民主评议工作

  建立和完善行业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推进部门和行业的文明诚信建设和道德规范建设。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强化部门和系统的内部监督,加强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重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加强对新增加专项治理项目涉及部门和行业、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公共服务部门和行业的评议,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行风评议评价体系、运行方式和结果运用机制。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