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9〕45号),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北京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北京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9〕45号)精神,加快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推动生物产业向支柱产业发展,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生物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科技北京”行动计划,抓住国家加快培育生物产业和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两大机遇,以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进一步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做大生物农业及生物能源和环保产业,促进北京生物产业向支柱产业发展。
(二)战略目标。
建立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和以中介机构为主体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取得一批基础性核心知识产权,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创新品种,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孵化一批高成长科技企业,打造一批骨干企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将北京建设成为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物技术创新中心、高端产品制造中心和生物企业的聚集区。
(三)重点领域。
生物医药产业:以新型制剂、品牌中药、数字化诊疗设备、现代物流等高端产业为优势领域;以自主知识产权独家品种支撑的生物制药和国内领先、发展迅速的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业为潜力领域。
生物农业产业:以转基因新品种选育及动物育种等生物技术育种为优势领域;以新型动物疫苗、标准化诊断试剂和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等绿色农用生物投入品为潜力领域。
生物能源和环保产业:进一步巩固北京在生物质能源、生物监测、水环境治理、固体废物处理和生态修复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和示范作用。
(四)总体布局。
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生物产业国际制造中心、以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为新兴生物制造业集聚区,引导各类资源向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集聚,同时带动医疗器械、生物农业、生物质能源等一批特色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二、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为契机,营造生物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展先行先试的机制体制创新试点。贯彻执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京发〔2009〕11号),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在生物领域推进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试点、鼓励生物企业参与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鼓励生物企业及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承接国家及北京市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开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经费中核定列支间接费用试点。
贯彻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推动以“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为重点的科技振兴产业工程建设。组织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参与“重大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北京新药创新孵化基地建设”等项目实施为重点,以重大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载体,强化产学研用结合,调整和创新组织方式。承接“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物技术领域首都科技支撑体系。推动蛋白质组及蛋白质药物、中药复方药物、新型疫苗、作物分子设计、饲料工程、综合农业工程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吸引跨国公司、外省市大型企业在京设立研发中心。筛选一批能够支撑生物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进入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吸引投资尽快落地。推广和应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带动形成市场需求、改善民生的生物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加大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力度。
(二)以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为手段,促进生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和应用。
推进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支持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联盟以联合体的形式承接国家和北京重大项目。支持组建基于产业联盟的企业集团,提高关键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支持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ABO)、北京新药创制产学研联盟、北京医疗器械产业创新联盟、中关村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CRO)联盟、中关村农业生物技术产业联盟、首都生物质能产业技术联盟等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技术标准制定和推广,强化联盟品牌建设,设计并实施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加快先进技术向生物企业的辐射和转移,推进生物产业向高端化转型。
加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北京地区国家级公共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形成面向生物领域开放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帮助生物企业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创新管理和开拓市场。建设和完善生物医药、新材料和能源环保等领域专业科技条件平台、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和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专业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完善北京生物农药、饲料添加剂、动物疫苗和诊断试剂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进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建设,加快产业化进程。搭建生物医用材料研发、检测、评价服务平台。
加快生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及应用。建立“生物领域科技成果情报系统”,定期筛选市场前景好、对未来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自主创新产品,形成“北京生物领域重大产品目录”。支持北京生物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帮助北京企业加大对科技成果的控制力度。设立绿色农用生物制品补贴专项资金,加快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的推广应用。依据国家规定,将用于治疗艾滋病、恶性肿瘤、罕见病等疾病且具有明显临床治疗优势的新药纳入特殊程序加快审批。完善医用材料上市审批制度,促进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加强对产品上市后的跟踪监管。加强生物技术产品生产及上市指导,帮助新产品尽快投放市场。加强对生物技术研发服务机构注册政策咨询和专项研究技术指导。加强制定生物质能主要技术、产品的标准,完善生物质能利用的管理机制与服务体系。
实施首都生物产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开展北京生物企业专利试点和专利示范专项工作,对企业申请国内外专利进行资助。支持生物企业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引导生物企业成立北京市生物医药行业知识产权联盟,整合优化成员单位知识产权资源,构筑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生物医药行业知识产权商用化平台,构建重点技术专利池,支持生物企业开展专利经营工作。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开展公知公用专利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进一步加大生物医药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和应急救助工作力度,引导企业合理进行海外知识产权布局。
加强生物资源保护,建设种质资源库。促进首都生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挖掘和利用,为前瞻性研究提供条件和基础,建设和完善国家标准物质库、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北京植物种质资源库、国家农作物种质库、国家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等一批标准库、种质资源库和保藏中心。
(三)以骨干企业培育为重点,依托北京的研发和市场优势,推动北京生物产业上规模。
支持骨干生物企业提升规模。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支持有实力的骨干企业通过国际标准认证,承接国际定单,培育国际市场。鼓励新型制剂、现代中药、数字化诊疗设备、生物质能源等优势领域的龙头企业推进品牌战略,形成具有高知名度、高认可度、高传播率的区域品牌集群和名牌企业梯队。
吸引重大项目落地北京。推动一批国家重大计划、重大科技成果落地北京,吸引一批国内外优秀科技成果在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施产业化,培育一批高成长企业。规范和加大政府采购力度。研究和制定生物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京产产品在政府定价、政府采购、医保等环节的支持政策。组织生物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试点和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并纳入《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和《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实行财政性资金优先采购自主创新生物产品制度。对纳入《北京市政府首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中的生物产品实施首购,利用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免疫规划扩容机遇,促进一批产品进入医保目录,扩大疫苗、诊断试剂和医疗器械产品在社区和农村市场的占有率。
完善现代生物医药物流网络。加快现代物流技术、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在生物医药物流产业的应用。支持国内外优势物流企业在京建立配送体系。推动生物医药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实现规模经营。支持建设布局集中、用地节约、功能集成、经营集约为特征的现代生物医药物流基地。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药品配送体系,进一步完善生产、分销、零售产业链条。
贯彻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配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创业税收政策,针对北京生物产业的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环节,开展税收政策宣传辅导,帮助生物企业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
(四)以专业孵化器和投融资渠道建设为核心,帮扶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支持中小生物企业成长。支持和鼓励在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和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设立生物领域专业孵化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其快速成长。建设北京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业、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生物科技企业、国际种业技术、北京新材料等一批专业孵化器。支持生物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建立生物企业上市联动机制,为拟上市企业提供指导。鼓励生物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筹资、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探索中小企业联合发行债券及在银行间市场发行集合票据的试点,支持生物领域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物产业。利用好现有扶持政策,调整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向生物产业倾斜。引导和鼓励投资机构设立专门发展生物产业的创业投资组织和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创投引导基金与创业投资机构合作扶持初创期的生物企业。扩大信用贷款试点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支持银行机构利用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手段为生物企业提供贷款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为生物产业发展及专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参加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开放农村生物质能建设的市场准入。
三、加强领导,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一)建立部门间协调机制。
建立由市科委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参加的北京市促进生物产业发展部门间协调机制,全面协调推动北京生物产业的发展,完善生物产业统计口径(含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农业产业、生物能源和环保产业以及京外投资),及时掌握产业发展动态;推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京实施、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和各项政策、资金的落实;整合各部门出台的配套政策,形成政策合力,推动北京生物产业发展。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科委负责日常工作。
(二)设立生物产业专项引导资金。
统筹市政府相关部门现有科技及产业资金,设立“生物产业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支持重大产业化前景产品、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及京外、境外重大项目落地北京,重点支持有示范意义的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以及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和聚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快生物产业基地建设。
支持以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载体建设专业支撑体系,由基地出台配套政策,吸引一批优势企业和机构以及重大成果和项目在京落户和发展,形成疫苗和诊断试剂、研发服务、籽种、生物质能源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支持北京建立生物质能产业研发中心,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
(四)吸引、培养和凝聚高端人才。
实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和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吸引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科技企业家和高科技创业团队;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国外人才创业园、孵化器建设,改善高层次创新型生物人才的创新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支持领军人才引进和推动的科研项目;制定并实施创新型生物科技人才行动计划,加强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素质和技术经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