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省财政厅厅长陈小平受省政府委托,向省十一届人大 次会议作《关于2007年省本级决算和2008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2008年部分突出体现了今年财政工作的两大着力点,即:一手保民生,一手促发展。省财政厅新闻发言人万崇伟会后对报告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
增支结构凸现政府民生情结
2008年上半年,在全省财政收入完成828.58亿元,增长25.1%的基础上,财政支出达到442.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7.52亿元,增长28.4%,支出重点继续向法定指出、民生支出和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农林水事务、环境保护等支出分别增长26.7%、83.2%、24.9%、41.6%、101.3%。其中,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共有27项,项目涉及教育、“三农”、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建设等各个方面,我省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着力民生,着力民心”的要求,优化支出结构,完善落实机制,强化监督检查,有效保证了各项政策的落实。
教育投入继续把义务教育放在突出位置。一是从今年春季学期起,我省比中央提前半年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当年共需资金2.78亿元。上半年,财政已安排春季免除学杂费资金1.39亿元,其中,省级财政安排7672万元,受益学生人数达到89万人。二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已通过定点采购方式,向发行企业预拨春季学期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9500万元。三是正式执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制度,财政下达的补助金1.2亿元将使全省 万寄宿生受惠。四是将农村初中和中心小学寄宿制改造列入办实事项目,财政、教育、发改等正在对全省建设需求进行全面摸底,以期实现项目建设的科学合理。五是省级财政筹集资金3.9亿元,在去年完成第三期D级危房改造56万平方米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对余下的42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危房进行改造。
医疗卫生“提标扩面”提高群众医保水平。“提标”,就是从今年起,我省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资助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80元,各级财政部门建立相应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基金监管,截止6月底,省级财政已预安排各县(市、区)新农合转移支付补助3.9亿元,其余补助经费也将于近期结算后下达。“扩面”,就是我省在福州、厦门、南平试点基础上,在全省所有市、县(区)开始全面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省级财政预拨8951万元以确保医保政策落实。同时,全面做好医改前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资金结算工作,确保政策落实。
社会保障投入重点用于支持社会困难群体。在农村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五保”供养对象纳入全额保障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我省继续将社会保障投入重点放在支持困难弱势群体上。一方面,针对食品、燃气、成品油等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水平,下达资金2.75亿元,对城市低保对象、低保边缘户和农村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分别提高补助水平40元、12元和10元。同时,进一步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养老金人均水平提高120元,使我省在四年内人均累计提高养老金377元。另一方面,全面实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安排专项资金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光明行动”等。
以农村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和基础投入增加。一是今年的“造福工程”搬迁规模和投入双扩大,搬迁规模从去年的2.5万人扩大到6万人,补助标准从每人1500元提高到2500元,经多年努力,工程已使30多万农村居民受益。二是安排专项资金进一步支持系列社会事业建设,包括百所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百所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百所农村敬老院新改建工程等,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我省财政早在去年底就将2008-2010年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资金全部提前拨付到位,使我省提前两年半完成“十一五”期间自然村通广播电视任务,使广大农村居民能及时收听观看举世瞩目的奥运盛会。
抗冰冻和抗震救灾援建资金得到有效保障。面对今年发生的各种严重自然灾害,我省各级财政部门迅速启动应急保障机制,积极筹集资金,加强资金调度,保障救灾需要。在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期间,财政及时下达中央和省级抗灾及灾后重建专项经费1.56亿元,帮助我省受灾地区开展重建和恢复生产。四川地震灾害发生后,全省各级财政共紧急向灾区拨付1317.5万元捐赠款,并预拨2.13亿元用于保障灾区过渡安置房的生产建设。同时,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将省直单位公用经费在2008年年初预算的基础上调减5%,共计5295万元用于支援抗震救灾,有效保证了各项救灾所需资金。
此外,我省财政还认真落实粮油生产储备各项扶持政策,将9.89亿元的种粮农民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定单直补资金及时兑现到农民手中;积极应对成品油价格调整的影响,下达资金20.83亿元,对渔业、林业、农村道路客运、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城市公交、城市出租车等行业进行补贴。
“四个继续,五大重点”促进发展
在加强民生建设、支持做好救灾援建工作的同时,今年上半年,我省财政部门紧紧围绕“两个先行区”建设要求,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向改革要财力,向创新要财力,向管理要财力,充分发挥财政职能,进一步提高集中财力办大事质量和水平,通过“四个继续”和“五大重点”,力促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四个继续”,就是继续转变资金分配方式,将财政资金分配由过去的“撒胡椒面”向集中财力办大事转变,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外向型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努力做大做强经济和财政“蛋糕”;继续转变资金扶持重点,将财政资金由过去支持个别企业,向支持产业集群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转变;继续转变财政支持方式,由单一的财政投入机制向多元化投入机制转变;继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按照这一理财思想,我省财政重点加强了对五个方面的支持力度。
一是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今年我省铁路、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进入高峰的情况,财政在确保养路费、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高速公路通行费等非税收入应收尽收的基础上,继续集中财力支持地方铁路、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六千”水利建设,“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建设、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等,其中,仅农村路网工程省级以上就需补助资金18亿元,
二是重点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继续实行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由省级财政统一负担政策,保护市县扩大外贸出口的积极性;安排省级预算资金用于支持建立包括重点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成长型中小企业出口扶持、出口品牌发展等专项资金,拓展对外经贸;积极做好一系列外经贸平台建设,重点支持“9.8”投洽会、“5.18”海交会、商交会,以及电子政务与商务应用平台建设等。
三是重点支持产业项目建设。支持培育一批主业突出、产业关联度大、核心竞争力强的重点产业发展,发挥其产业集聚带动效应;支持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三项费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和政府风险投资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继续支持开发园区和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中区发展。
四是重点支持环保和节能减排。今年上半年,我省环保支出居各项支出前列,增幅达到101.3%,其中,节能减排投入重点用于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技术创新、监管体系建设等。如: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探索“以奖代补”支持方式,鼓励引导企业自发主动治理;设立省级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支持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完善重点流域上下游补偿机制,支持闽江、九龙江上游的养殖治污、水源保护、工业防污等综合整治;制定政府采购相关优惠或强制采购政策,提升节能、减排、环保产品在政府采购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其市场份额。
五是重点做好其他有关促进发展的财税改革。发挥财政职能,认真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指导我省企业积极适应新税法特别是优惠政策的变化,用足用活现行政策规定,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完善资源税适用管理办法,调整部分县铅锌矿资源税适用税额等级,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对资源的保护及其合理利用。
省财政厅新闻发言人万崇伟认为,今年上半年,我省财政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贯彻落实“集中财力办好事关全局和群众利益的大事”的基本理财思路,一手保民生,一手促发展,有效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他表示,下半年,财政部门将按照省十一人大一次会议对财政工作的决议要求,认真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为“两个先行区”建设作出新贡献,
2008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