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纵八横”高速公路网初具规模并继续完善。图为龙岩蛟洋互通高速公路。 资料图片 |
|
福建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89个。图为厦门东渡港。资料图片 |
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两年半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呈现良好的形势、趋势、态势和气势,海西影响和效应进一步扩大,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形成。为了更好地让广大读者了解我省开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的意义、作用和下一阶段将采取的措施,记者日前就此专访了省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郑栅洁,请他就“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解读。
记者:为什么要开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
郑栅洁:《纲要》是“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行动纲领。今年已进入“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开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并根据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提出进一步推动规划顺利实施和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对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的部署,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两个先行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请问中期评估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郑栅洁:中期评估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高度重视“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卢展工书记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听取我省“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情况的汇报,并对促进我省“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作出重要指示;省人大几位副主任多次听取中期评估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专门组织开展了审议“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前的调查研究;黄小晶省长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议,专门研究《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我们按照中央有关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努力做到“三个注重”,确保中期评估任务圆满完成。
一是注重抓好总体协调。省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情况汇报,提出具体要求。省政府办公厅及时下发文件,明确开展中期评估工作的目的意义、评估重点、主要任务分工和时间进度安排。省发改委作为“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的牵头部门,认真制定具体评估工作方案,落实专门工作班子,专人负责。省直各有关部门和各设区市积极支持和配合,认真完成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共同搞好评估工作。
二是注重创新评估方式。改变以往“自编自评”的规划编制评估方式,委托国家信息中心组织开展我省“十一五”规划中期第三方评估,由其提出独立的分析评价报告。同时,就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分别组织对公众、企业、专家和领导开展问卷调查,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公正、科学。
三是注重客观评价和分析问题。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跟踪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复杂变化,坚持实事求是,客观评价“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和主要任务、重大项目、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不夸大成绩、不回避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深入分析,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力争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和任务。
记者:请问中期评估具有哪些特点?
郑栅洁:这次中期评估工作重点突出体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突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把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主题,对落实科学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约束性指标和主要任务,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进行重点分析评价,力求充分反映科学发展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生动实践。
二是突出海西战略的组织实施。这次中期评估紧扣“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把“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成效与海西建设的成效结合起来,重点展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良好形势、趋势、态势和气势,并充分体现立足新的起点、新的发展阶段,加快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的客观要求,提出保障规划顺利实施、推进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三是突出政府履职的客观评价。《纲要》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中期评估对政府履职的领域进行重点分析,正视政府存在的问题,努力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各环节、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四是突出未来趋势的总体把握。中期评估根据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和我省实际,力求用战略性、前瞻性的视野,研究提出促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对策措施和“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前景展望。
记者:今后我省将从那些方面采取措施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
郑栅洁:为了保持我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针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推进“十一五”规划后半期顺利实施: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四求先行”,全面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两个先行区”建设的各项战略部署,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十大举措”的落实,不断完善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着力构建“九大支撑体系”,增强海西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拓展海西效应,落实、对接国家部委、央属企业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相关政策和举措,争取国家尽快出台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政策,使中央支持海西发展的决策具体化;二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三大需求协调拉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三是抓住国家在一些领域扩大投资的机遇,千方百计扩大内需,加快策划、生成、储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以及区域新增长点项目,推动投资持续增长,加快铁路、公路、港口和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五是抓住两岸“三通”的新机遇,积极拓展闽台经贸、文化、旅游等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推进我省主要港口成为中西部省份进出台湾的重要通道和两岸“三通”的前沿平台;六是继续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落实各项节能减排政策,加快减排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重点领域节能;七是加快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关系民生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集中精力、财力解决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八是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切实保障“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
记者:请问对“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有什么设想?
郑栅洁:我们将着手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统一部署、下达工作任务,明确具体要求和时间安排,提出前期重点调研课题。着手考虑未来五年阶段性目标、战略任务和发展重点的基本思路,坚持“科学发展、四求先行”,围绕加快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这条主线,科学谋划发展目标。在编制过程中要注重五个突出即:突出对台、区位、港口等特色优势,凸显海西重要地位和作用;突出重点推进,科学确定规划任务,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思路和政策措施;突出统筹兼顾,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突出合理布局,推进形成科学合理的主体功能区布局;突出创新机制,改革规划管理体制,健全规划实施机制,为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