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发布日期:2016-11-14    浏览次数:9

  为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和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推进会精神,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种植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现就全省2016年秋播及2017年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农业部总体要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原则,突出主导产业提升和特色产业扩面并举,突出多元复合经营和三次产业融合驱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市场竞争力,加快构建更加协调、更加高效、更可持续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

  (二)主要目标。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我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总的目标是“一促三保”,即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2017年全省农民收入增长10%左右。保优质口粮,突出保水稻,全省水稻面积稳定在3300万亩以上,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种植业效益;保质量底线,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保生态环境,切实履行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职责,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农田产出效益。面向国际国内市场,针对消费需求,提升主导产业,扩大特色产业,优化产品结构,推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实现口粮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稳定水稻生产布局。淮北适宜地区进一步扩大旱改水,苏南地区加大生态补偿投入,引导农民种足种好水稻。注重产能建设,深入实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突出抓好建设全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整建制推进县。加大水稻集中育供秧工作力度,推广水稻毯苗(钵苗)机插、抛秧等种植方式,进一步提高水稻集中育供秧规模和质量水平,全省建设3000个水稻集中育供秧点,力争集中育供秧比例达45%。二是提高水稻综合效益。实施县域精准化品种布局,加快优质品种的区域化、产业化,让品种优势变成优势商品水稻的优势,每个水稻主产县要建设5-10个产业化程度高的基地,打造一批优质稻米品牌,实现优质优价。充分挖掘水稻田综合种养增产增效潜力,因地制宜推广稻田养虾、养蟹、养鳅、养鱼以及稻鸭共作等模式。全省建设稻田综合种养展示试点县20个、示范基地50个以上,辐射带动周边农民积极开展稻田综合种养,全省试点应用面积达15万亩以上。三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依托现有“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产业,强化品牌导向,集中优势打造一批规模适度、特色鲜明、产品质优、产业融合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全省重点培育一批以农业历史经典产业、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农耕文化、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为内容的农业特色小镇,打造一批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农业村和一批特色化、高效化、品牌化的园艺作物标准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形成竞争优势。

  (二)着力转变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子。一是加快投入品减量化。大力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等节本降耗绿色生产技术,全省建立100个绿色防控示范区和100个菜果茶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示范点,力争化肥减量增效面积1000万亩次。开展种植业清洁生产技术示范,坚持“五化”拓展秸秆利用渠道,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秸秆利用产业,推广使用高标准农膜,开展土壤重金属修复和农膜回收处理试点,促进农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二是加快农牧结合。合理规划种植业、养殖业布局,引导改种饲用玉米,开发冬闲田扩种牧草等饲草作物,推进饲草料统筹发展;支持规模畜禽养殖场与规模种植主体对接,实现畜禽废弃物就近消纳、就地利用;引导种植主体收集处理小散养殖场(户)畜禽粪污,发展有机肥加工,实现种养有机结合,农牧循环发展。鼓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实现自我循环。支持在现代农业园区、规模种植基地推广上海松江模式,实行“种粮 养猪”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生产。三是加快种地养地结合。结合冬季农业开发,合理开展轮作休耕,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促进农田土壤培肥改良和农业资源持续利用。鼓励开展生态休耕,因地制宜发展粮肥轮作、粮豆轮作、粮油轮作、粮饲轮作。在苏南等夏熟生产效益低的地区、丘陵等土壤地力贫瘠化的地区、沿海等土壤盐渍化严重地区,以及土壤酸化、养分非均衡化等生态退化明显地区试点实施冬耕晒垡和有机肥增施。2017年,全省在10个以上县(市、区)开展轮作休耕试点,实施面积20万亩。

  (三)着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种植业品种改良、技术革新、装备提升,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为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撑。一是推广一批优质品种。强化优良品种选育攻关,以现代种业工程为载体,开展突破性新品种选育攻关,推进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分离,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强化优良品种多元化展示,实施优良品种示范推广体系建设攻关工程,建立20个左右县级标准化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20个左右蔬菜园艺作物品种展示基地,完善乡镇新品种示范点,形成覆盖县域的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网络。强化优良品种推介,根据不同农区特点,建立优良品种目录菜单制度,多渠道发布粮油、园艺作物主推品种、主推技术,主推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发挥财政补贴定向引导作用,鼓励农民使用优质抗逆新品种,加快良种更新替代。到2020年,培育100个以上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二是推广一批“互联网 ”新技术。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引导示范推广,在大田种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花卉园艺种植上积极发展智能农业、精准农业,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化管理技术在种植业上的应用。探索“互联网 ”农技推广新模式,依托省级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与农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建立农业“四新”资料库和涵盖农业全产业链的专家智库。鼓励各级农业科教、推广部门针对农业生产关键技术节点制作微视频,开展专家在线解答、远程视频诊断等服务,构建品种、技术线上展示与线下示范相结合的农技推广新模式,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农资的推广应用。三是推广一批新型农业装备。加快发展苏式日光温室、标准钢架大棚等标准化生产设施,鼓励应用遮阳网、防虫(鸟)网、喷滴灌“两网一灌”以及杀虫灯、粘虫色板、水肥一体化等节本增效新设备。注重农机农艺配套,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园艺生产新型机械,主攻移栽、植保、采收等薄弱环节机械化,加快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全省新增设施园艺面积50万亩。

  (四)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增值能力。积极应对国际化进程加快的形势,加快发展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农业,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升产业化水平,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市场空间拓展,经营效益提升。一是加快培育规模适度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培育100-300亩规模的粮食规模经营,突出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引导发展种苗、加工、流通等产业,加强全产业链合作,鼓励有条件的合作社自办企业,推进产供销一体化。启动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整体推进县行动,鼓励打破地域、产业界限,扩大联合与合作,打造联合社、综合社,提升综合发展实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让龙头企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龙头作用,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起到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积极推动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充分发挥其对新型主体的引领作用。二是加快建设全产业链示范园区。依托各类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载体,积极发展产地初加工和仓储物流设施,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装备的引进和改造,进一步提升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水平,全省每年重点建设提升10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围绕全产业链建设,积极打造一批粮食产业园区,推动粮食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融合发展;在蔬菜重点县(市、区),依托“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集中打造10个左右要素集聚、绿色转型、模式创新、品牌引领的蔬菜产业示范区,集成蔬菜品种展示与种苗服务、技术集成、机械作业示范、标准化溯源生产、田头分拣分级包装与冷链贮藏、多元产销对接等,建设园艺业转型升级的样板。三是加快发展开放型农业。以争创境内农业合作示范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两区”为契机,支持一批农产品出口企业、一批农业走出去企业,引进一批海外人才。巩固提升出口大蒜、荷藕等八大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在沿陇海线、沿海建立出口花卉基地,培育建立出口果品、蔬菜、花卉产业集聚区,发展蛋白饲料、油脂油料等出口加工贸易产业,培育一批出口拳头产品,全省每年新增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区)20个左右。引导扶持现有出口企业增资扩股,有序扩张,增强实力,引导没有外贸业务的农业企业开展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参与国际贸易,形成新的农产品出口经营主体。鼓励农业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非洲等国家建立基地、农业园区,利用境外的土地资源、人才资源、劳动力资源,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积极实施十大领域海内外引才行动计划,为省内名企、名校、名园等创新创业载体提供引才服务。

  (五)着力强化营销促销,扩大农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创新农产品流通与销售模式,加大品牌农产品培育和推介力度,搭建基地与消费者连接的载体平台,促进产销衔接。一是大力推进品牌创建。加大种植业“三品”认证创建力度,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和溯源管理体系,大力推进生鲜农产品分拣分级包装标识,争创知名品牌。发挥规模经营主体优势,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相互联合,共同创建品牌。要加大品牌整合力度,重点培育一批有影响的区域公共品牌。二是大力开展营销推介。充分发挥各类展示展销平台的作用,加大农产品营销力度,拓宽江苏地方名优特优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产销衔接、优质优价。依托省级国际农业展览中心,支持各市县特色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到省城营销推介。依托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中国农交会以及各类境外促销活动,组织企业、合作社到国内国际市场推介江苏农产品。支持各地举办特色农产品节庆促销,大力发展直供配送、门店专卖、农超对接等模式,引导“苏合”销售合作联社发展,鼓励进城开设直营店、直销窗口和自营超市,提高直销比重。三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推进农业电子商务与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相结合,与知名电商及相关部门的农村电商发展战略相结合,加大“一村一品一店”经验的推广力度,形成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合力。大力建设地方特色(特产)馆,着力打造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江苏馆和京东商城江苏农产品馆,促进农产品与市场无缝对接。

  (六)着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创意农业,拓展农业功能空间。把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带动农村融合发展的综合体予以强力推进,集聚新技术、新要素,推动种植业发展隔二连三,培育新兴业态。一是开展休闲观光示范创建。坚持景区型、农园型、城郊型、文化型多元发展,全省每年建设一批集特色产业、田园观光、农家美食、休闲娱乐、康体养生等多功能交集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推荐认定一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星级示范企业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启动省级休闲观光主题农园培育,构建点线面结合的休闲观光农业格局。建立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库,强化对农村历史遗存、传统文化技艺、乡土民俗文化的传承利用,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水平。二是大力发展创意农业。推进农业生产与科技创新、文化艺术等创意元素相结合,挖掘农业增值空间,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民创业致富。发展景观创意,依托农田、茶园、果园等特色产业资源,设计制作农业组合景观、美丽田园景观;发展产品创意,将农耕文明、时代特征、地域风情、人文风尚融入农产品和农业副产品开发,生产创意农产品、创意手工艺品、创意礼品等;发展包装创意,利用竹子、柳条、农作物秸秆以及其他绿色环保材料,制作各类农产品、民间工艺品的包装盒、包装袋或创意商标等;发展活动创意,围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特色民俗等进行创意策划,开展互动性、参与性、娱乐性、新颖性较强的农事体验活动或农业节庆活动。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农业部门要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将种植业结构调整摆上重要位置,按照市场需求导向,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抓好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村改革创新、农业扶贫开发等工作的有机结合,做到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同步推进,提高结构调整精准性。要优化力量配置,构建与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相匹配的体系队伍,确保重点工作有机构、有队伍、有经费、有成效。要建立绩效管理目标,制定工作计划,细化责任分解,推进部门联动,加强督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政策保障。进一步落实并完善种植业支持保护政策,强化功能区规划刚性约束,抓好永久基本农田和“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保护,增加农田基础设施、耕地质量建设投入,夯实种植业发展基础。以农业绿色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培育、良种更新替代、全产业链示范建设、生产全程服务、产业创意及业态创新等为重点,优化财政资金支持方向,支持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全产业链提升、一二三产融合,进一步释放种植业发展活力。探索建立与结构调整要求相适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方式和利益分配办法,创新种植业特别是蔬菜园艺业生产保险政策,在苏南有条件的地区,试点蔬菜“夏淡”、“冬淡”价格指数保险、气候指数保险,激发各类经营主体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

  (三)强化公共服务。坚持应用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加快搭建一流的产学研协作创新平台,开展种源创新、智能设施、高效机械、精深加工等技术攻关,提高种植业核心竞争力。创新农科教合作推广模式,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和农业三新工程,组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进村入户,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专业技术技能培训,优化技术结构,增强农技服务能力。加快搭建高效的社会化服务平台,积极稳妥推进农田托管、联耕联种、家庭农场服务联盟、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农场等不同形式规模经营,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

  (四)强化典型带动。各地要积极试点、培植、总结、推广种植业结构调整典型模式,采取制定一个行动方案、落实一组支持项目、培育一批实施主体、形成一套技术体系、构建一个责任机制、跟进一个考核办法的“六个一”方法强化新模式推广,扩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科学实施。建立农业结构调整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各地在结构调整中出台的好政策、推广的好模式、涌现的好典型、总结的好经验等,推动各地学习交流,引导农民主动调整种植结构、产品结构。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