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项改革举措促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发布日期:2010-04-02    浏览次数:5

  A 农村改革既有政策延续,

  又有举措创新

  关键词:强农惠农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小城镇综合改革

  今年的农村改革要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紧紧围绕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做好各项工作。主要任务是:继续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抓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农(渔)机具补贴和机动渔船燃油价格补贴等政策落实,改进补贴发放方式,加强对农业补贴对象、种类、资金结算的监督检查,确保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开展示范社建设活动,择优培养一批产业基础好、经营规模大、质量安全优、民主管理好、带动能力强的示范社。实施乡镇“三农”服务中心建设工程。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建立村级公益事业投入长效机制,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扩大到全省。

  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切实做好土地延包后续完善工作。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开展土地流转管理服务示范县建设,建设一批乡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示范点。加快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形市场,健全交易规则,引导土地流转规范有序,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示范建设。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支持永安国家林业示范区改革与发展。积极引导林业经营者通过股份合作等方式组建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规范采伐指标分配,全面推行份额分解、分类排序、阳光操作、强化监督的林木采伐指标分配办法,实行采伐指标公示制度,降低育林基金征收标准。规范林权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不改变林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林地用途、不损害农民林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前提下,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可以进行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抵押或作为出资、合作条件。

  今年的农村改革有一项创新的举措,即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主要任务是:按照打造“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的要求,选择21个重点小城镇进行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着重在户籍制度改革、房地产开发政策延伸、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公共服务等方面,赋予相关政策措施,加快小城镇发展,加强与中心城市的功能互补,建设中心城市的“卫星城”。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好试点镇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制定好试点镇规划导则。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加强综合执法管理,完善财税管理体制。创新开发机制,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发展的小城镇发展道路。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小城镇特点、城乡衔接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住房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和失业登记制度,不断增强试点镇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B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增强民营经济活力

  关键词:省属企业三年发展规划 央企战略合作 民间资本 融资担保

  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面,《意见》提出三项任务:一是实施省属企业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布局结构,对在全省具有重要牵引作用的省属企业重大项目、重要战略资源收储开发项目、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节能减排项目,在项目核准、资源配置、资金安排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企业非主业资产向主业集中,促进企业内部资产资源的合理配置,集中资金发展主业。加大对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力度,形成合理的产业集中度,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有大企业大集团。二是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抓好企业发展战略、产权转让、资产评估、财务监管、业绩考核、薪酬分配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相关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投资决策、风险控制和投资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加强与央企战略合作。积极开展与央企对接,引进战略投资者,增强省属企业的牵引、带动作用。争取在三年内每家省属企业都对接一家相对应的央企,紧密挂钩,吸引它们到我省投资布点,形成经济联合体。进一步完善相关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央企重大项目落地生成,加快发展大企业大集团。

  在增强民营经济活力方面,《意见》提出两大措施:一方面要扩大民间投资领域。完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经营权转让办法,规范城市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特许经营,吸纳民间资本投资入股。积极发挥政府采购优先购买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及中小企业产品的政策引导作用,促进民营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制度,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支持民营企业以股权、实物和知识产权等非货币方式扩大投资。另一方面是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金的作用,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积极引导和扶持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升技术水平,增强竞争能力。进一步发挥工商联、行业协会、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的作用,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

  C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

  关键词:政府机构改革 综合执法改革 绩效工资 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

  今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包括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推进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巩固改革成果。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和小城镇机构改革试点。推进港口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绩效管理,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动态管理,继续调整、精简行政审批事项,适时修订省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加强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和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开展网上并联审批试点。加强对行政审批权力行使的监督,推广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促进行政审批的透明化、规范化、制度化。

  完善投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重大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健全政府投资管理机制,推行项目法人招标和代建制。完善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改进和完善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程序,在国家调整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后,及时修订和调整我省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规范备案管理。

  此外,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也是一项重要配套改革措施。今年要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力争年内基本完成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推进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及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