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打造重庆“创业之都”

发布日期:2013-09-23    浏览次数:1

 

  一国经济要有活力和竞争力,不仅需要“顶天立地”的大型企业,更需要“铺天盖地”的小微型企业。小微企业虽然经营规模小,但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作用关键,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更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据统计,我国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7%,创造了近60%的国内生产总值、50%的税收和80%的就业岗位,它们在优化产业结构、满足消费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加快人才培养、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却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融资困难便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先天不足导致小微企业融资受阻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可谓世界难题。其根源在于小微企业自身固有缺陷导致其先天受金融体系的排斥。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处于孵化、萌芽阶段的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大、交易成本高,较难符合金融机构风险或成本与收益对称的经营原则,金融机构拒绝向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小微企业的经营信息不充分、资信状况差,资金供需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即使投资项目可行,金融机构也不愿意向小微企业提供融资。

  由于在资金市场上融资受阻,加之担心控制权的稀释或丧失,亲朋好友间的关系型借贷和其他民间金融市场便成为了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调查数据显示,我国95%的小微企业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近70%的小微企业融资主要途径为向亲戚朋友借款。显然,这些非正规的融资方式具有高风险、高成本和不可持续性,可作小微企业化解资金短缺的应急之需,但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

  政府扶持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

  既然单纯依靠市场力量无法有效解决小微企业的资金供需问题,政府发挥经济职能,创造融资机会以弥补市场缺陷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纵观国内外扶持小微企业的各种政策措施,其着力点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资金供给方———金融机构,通过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提供符合小微企业融资特征的金融产品,增强资金的可获得性;二是资金需求方———小微企业,通过税收优惠、信息服务以及技术支持等方式(财政补贴的方式,提供了寻租的机会,不可取),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经营管理,提升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三是融资市场,通过信用担保、风险补偿、信息共享以及法律保障等体制机制建设,搭建融资平台、规范市场秩序,创造适合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增强融资的便利性。

  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最近国家和相关部委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7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发债、创投、引导基金等方面给出了拓宽融资渠道的十一条意见;8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八项措施。这些政策文件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方式方法和对策措施作出了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规定,其实施必将促进我国小微企业进入创新发展的新时期,为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带来巨大动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力量,政府的调控和干预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因此,政府在扶持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时应该以满足市场经济原则为前提。具体而言,需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掌握扶持的“度”,处理好“缺位”与“越位”的关系。自主经营是经济主体的基本权利,政府扶持应以激发市场活力为导向,减少行政干预,杜绝寻租机会,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市场效率;二是平衡各方利益,发挥政策措施的协同效应。政府扶持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部门、金融中介、投资者、小微企业等多个行为主体,既要保持多头联动,促使各项措施内在统一,又要协调各方利益,避免对市场公平环境的破坏。

  降低创业门槛,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打造重庆创业之都

  截至6月底,重庆市累计发展小微企业9.15万户,提供就业岗位69.35万个,实现产值400多亿元,创造税收2.5亿元,不仅托起了近十万平凡“草根”的创业梦,而且成为了社会就业的“吸纳器”和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但这离发展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按照重庆市“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将累计发展小微企业15万户,解决150万人就业。按此要求,平均每年须发展近3万户小微企业。

  打造创业之都,发展小微企业,首先需要降低创业门槛。目前,重庆市已在多个地区试行注册资本金认缴登记制,即“零注册金”注册,极大地解决青年创业者特别是大学生创业的启动资金缺乏问题,让创意项目尽快落地生根,抓住市场机会。同时全市范围内还建立了64个微企创业基地、孵化园,开展创业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并给予创业者场地租金等方面优惠,为创业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加入到创业中来。

  对于小微企业,既要关注“出生率”,更要重视“成长率”,既要“扶上马”还需“送上程”。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应该侧重于市场化的方式,除创造投融资环境,提供适合小微企业“短、小、频、急”融资特征的金融产品外,当前需重点发展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风险投资机构,通过阶段参股、风险补助以及投资保障等方式引导商业资金参与小微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将小微企业的成长与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培育结合起来。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