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设区市经贸委(经委、经发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经发局,省直有关单位,省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省有关行业协会:
现将《福建省经贸委组织参加第九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二○一一年三月十九日
福建省经贸委组织参加第九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6·18长效机制,加快项目成果转化步伐的战略部署,提升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圆满完成第九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组委会下达的各项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会议名称
第九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简称第九届6·18,英文缩写为CSTPF)
时间 :2011年6月18-20日会议地点 :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二、组织领导
组织单位:福建省经贸委协办单位:各设区市经贸委(经委、经发局)
三、工作目标
(一)提高征集项目的质量和数量。重点征集福建产业发展中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和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竞争力强、产业支撑作用明显的项目成果。争取征集企业技术需求300 项以上,推介项目成果1000 项以上。
(二)提高项目对接转化率。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持续推进日常项目对接工作,争取对接项目200 项以上。
(三)提高企业参与度。广泛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会参展,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从单一的项目合作到建立更广泛的产学研战略合作,实现项目、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的深度结合。组织2000 家以上企业参会、参展,其中参展企业100家左右。
(四)邀请100名以上专家教授携项目成果参加6·18对接活动。
四、主要工作重点
(一)加大项目的征集和对接力度
根据《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6·18工作的通知》(闽经贸函技术〔2011〕171号)的要求,常年做好企业技术需求、项目成果的征集、推介以及对接项目的征集、跟踪服务工作。
1、项目征集
(1)技术需求征集。行业协会、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各设区市经贸委常年开展企业技术需求的征集,在开展技术提升诊断的基础上,征集、提炼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
(2)项目成果征集。组织省经贸委工业项目对接中心及轻工、机械、石化转移中心,相关行业协会和技术开发基地常年开展项目成果的征集、筛选,同时汇总收集一批省直有关部门征集的项目成果。
2、项目推介
整理、汇编项目成果和技术需求小册子,并通过网站、媒体、对接会等多种形式向高校科研院所推介企业技术需求、向企业推介科研项目成果,加快项目成果转化。
3、项目对接
各县、区、市经贸部门和各省行业技术开发基地、行业协会在日常工作中要结合我委开展的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技术创新项目申报、企业技术辅导提升等工作来组织、宣传6·18,加大科研成果和技术需求的对接力度,推动一批项目和技术的对接。
(二)组织专场对接会(具体见附件1)
为真正做到“三天盛会,常年对接”,2011年我委计划组织召开多场各种类型的项目成果对接会,其中包括与6·18组委会办公室、各有关设区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专场对接会3场左右;由我委主办、各有关行业协会和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具体承办的小型对接会10场左右。召开1到2场优秀项目成果转化推广会。
(三)组织开展项目对接活动
1、按行业组织部分企业赴省内外高校开展面对面项目对接;
2、与欧中科技公司联合组织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新材料等领域企业赴欧洲开展项目对接活动;
3、开展闽港、闽台项目对接活动;
(四)重点推动一批产业集群技术提升
选择我省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产业集群,联合省直有关部门共同支持其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广一批示范项目,推介一批项目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集中资金支持一批可产业化项目。重点支持生物医药、光伏产业、纺织鞋服产业、装备制造、移动通讯、移动数字电视等领域产业集群发展。
(五)宣传工作
加强与媒体的互动、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资源、大力宣传我委开展的6·18各项活动;
1、大力宣传我委开展的6·18日常各项工作;
2、大力宣传6·18三天现场活动及福建工业展区布展情况;
3、借助新闻媒体宣传项目成果对接、项目成果转化典型案例,形成全社会重视创新的良好氛围。
五、布展工作
(一)布展思路
突出展示近年来在新兴产业、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闽台产业对接及工业设计等领域的对接项目成果,重点推介香港有关机构和我省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先进适用项目成果、通过工业设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理念,以及我省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需求和重点企业技术需求,引导我省广大企业进一步依托6·18平台,实现项目、技术、资本、人才的对接和成果转化。
(二)工业和信息化馆(2000㎡)
1、引导服务区(300㎡)
展示宣传我省“十一五”工业发展成果(电视墙播放),发布我省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需求,展示我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蓝图,迎宾、资料发放、电脑查询及录入等服务。
2、信息技术(300㎡)
展示三网融合、下一代网络通讯、通信设备、集成电路、云计算、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软件、物联网等领域对接成果,并推介可供各行业应用的两化融合信息技术。
3、香港科技(200㎡)
推介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在通讯、集成电路设计、消费电子、材料与封装、生物医学、汽车电子及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先进适用项目成果。
4、新兴产业(300㎡)
围绕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介近年来对接并转化成果。重点展示:高精密压铸件、纺织石头布基聚合功能性新材料、光伏玻璃、新能源科技动力电池、消防灭火装备、全静音高效智能型发电机、照明全玻璃罩节能灯、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
5、改造提升(150㎡)
围绕轻工、纺织、冶金、建材等行业,展示近年来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的对接和转化成果,展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接和转化成果。
6、创新平台(300㎡)
展示我省各行业技术开发基地服务行业中小企业,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成果,推介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的技术资源及其先进适用项目成果。
7、闽台合作(150㎡)
展示近年来闽台产业对接并成功转化的项目成果。重点展示:农业机械、立卧五轴加工中心等。
8、技术需求对接洽谈(300㎡)
推介各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需求及重点企业技术需求,并提供查询及对接洽谈服务。
(三)创意产业馆工业设计展区(200㎡)
展示通讯产品、小家电、照明产品、钟表、轻工、卫浴等领域的工业设计成果,重点推介工业设计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念,以及福建省工业设计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行业信息服务功能。重点参展单位:厦门拙雅、福州盛世天工、泉州迪特、漳州灿坤、厦门鹭达、厦门松霖、福州瑞达、福州宜美、华侨大学、香港工业设计中心等。
(四)展示方式
1、实物展示:除个别省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外,所有参展单位应携具有展示价值的实物展品(系统)参展。
2、展板推介:各参展单位按统一版式推介参展实物及参展单位简介(含文字及图片)。
3、显示屏推介:滚动播放重点企业技术需求及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项目成果。
4、电脑查询系统:为参观者提供企业技术需求及项目成果查询服务。
5、技术需求及项目成果汇编:制作企业技术需求及项目成果汇编,分发各参观者。
六、来宾邀请和会务接待工作
(一)来宾邀请。各专场对接会及6·18三天来宾邀请以讲求实效为原则,注重优化结构,提升层次。重点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加强闽台、闽港交流,加大台湾和香港高校、科研机构、产业组织、工商团体、科技中介组织的专家学者的邀请力度;二是重点邀请有项目对接意向的国内外产业技术知名专家、科技领军人物、重大发明专利持有人、产业界重要人物;三是根据我省工业发展特点,重点邀请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减排等领域专家学者。各专场对接会及6·18来宾邀请主要由省各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省各行业协会和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负责邀请。
(二)会务接待工作。除省部级领导和院士由组委会安排接待外,所有来宾的邀请接待工作仍按“落地接待”的原则执行,省经贸委负责提供食宿和机场往返接送,其他费用由会议承办或邀请单位自行处理。6·18期间的各专场活动的来宾邀请若需要会务组接待,需事先与会务组衔接。
七、三天展会工作安排
(一)组织人员参观工业和信息化馆、创意产业馆工业设计展区
(二)开展项目对接活动
(三)三天会议期间专题活动
1、闽港产业项目对接会
时间:2011年6月 18 日,会期1天 地点:待定
主办:福建省经贸委、省信息化局、6·18组委会、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中科院海西研究院
承办:福建省信息产业商会、福建省机械联合会、福建省汽车行业协会
2、重点对接项目签约仪式
时间:2011年6月18 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地点: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内容:1、选择5个重点产业联盟项目及10个重大产学研对接项目(含产学研多方合作共建研发机构或公共平台项目)现场签约
主办:省经贸委
3、中药行业项目成果推介会
时间:2011年6月19 日上午 地点: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市闽侯上街华佗路1号)
主办:省经贸委、福建中医药大学、6·18组委会办公室承办:福建省中药产业技术开发基地
八、任务分工
(一)各设区市经贸委(经委、经发局)
1、做好企业的组织发动工作,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精心开展技术需求征集工作,负责收集、汇总上报辖区内企业技术需求50项以上(其中:泉州、福州、厦门市应不少于100项);
2、负责组织50家以上(泉州、福州市组织100家以上)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参会对接。配合做好6·18期间专题对接活动企业参会人员的组织协调;
3、配合做好福建工业馆的布展工作,做好参展企业推荐工作和实物展品的征集工作。负责汇总企业创新项目成果,特别是近年来我委扶持的依托6·18平台实现项目对接并产业化的成果;
4、负责辖区内的6·18项目对接工作任务,成功对接项目50项以上。并做好6·18重点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
5、根据本地区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项目对接。
(二)省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省相关行业协会
1、配合做好福建工业馆的布展工作,做好参展企业推荐工作和实物展品的征集工作。根据布展和会议的需要负责提供本行业发展等情况材料;
2、负责征集凝炼本行业较为突出的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需求5项以上、收集行业相关企业技术需求10项以上;
3、负责征集汇总高校项目成果20项以上、成功对接项目10项以上;
4、负责专家携项目成果参展参会,并协助做好参会来宾的邀请、组织、接待工作;
5、负责或配合各设区市经贸委组织各相关专场对接会,并配合组织本行业内相关的企业和专家参展、参会。
(三)福建省工业项目成果及技术需求对接中心
1、负责联系各设区市和省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省相关行业协会、有关高校收集企业技术需求和高校项目成果;
2、负责整理、汇总、发布企业技术需求和高校项目成果;
3、负责对接项目的数据统计、录入和资料分发等工作;
4、配合做好各专场对接会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四)省经贸委综合处
1、负责与福建电视台、福建日报、6·18宣传中心等各大媒体的联系;
2、负责协调6·18期间的宣传报道工作。
(五)省经贸委办公室
负责6.18三天展会期间的车辆调配、人员接送、食宿安排等各项工作。
(六)省经贸委信息中心
负责福建公工业馆展区内的网络安装和维护工作,负责完成展馆用电子推介、查询及其控制系统设计。
(七)省经贸委有关处、室
1、负责提供各行业发展情况及行业内的重点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材料;
2、负责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5项以上;负责征集汇总高校项目成果20项以上;负责成功对接项目5项以上;
3、配合组织10家以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参会。
(八)省经贸委技术进步处
1、负责省经贸委总体6·18工作的组织、协调、落实;
2、负责与组委会及省直相关单位的联系与协调工作;
3、牵头负责福建工业馆的布展工作的组织、实施。
(九)省经贸宣传中心
配合综合处、宣传组承担6·18期间相关的宣传报道工作。
九、组织机构
在省经贸委6·18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省经贸委6·18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展务组、项目组、宣传组、材料组、会务后勤组。
(一)综合协调组
1、工作职责
(1)负责省经贸委6·18工作的总体策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2)负责与6·18组委会办公室和省直各相关单位的综合协调工作;
(3)负责6·18三天期间专题活动的方案策划、落实及组织、协调工作;
(4)负责与6·18相关的各专场对接会方案的审核、落实和组织、协调等工作;
(5)其它需协调的工作。
2、小组成员
组长:陈居雷 省经贸委技术进步处处长
成员:陈祥魁 省经贸委中小企业处副处长
周建国 省经贸委办公室副主任
方黎明 省经贸委环资处调研员
王小兰 省经贸委综合处副调研员
刘少洪 省经贸委技术进步处调研员
陈立基 省经贸委技术进步处副处长
朱贞 省经贸委技术进步处副调研员
曹有豪 省信息产业商会秘书长
(二)展务组
1、工作职责
(1)负责制定福建工业馆的布展方案的总体设计策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展馆布展材料(含文字、实物)的收集、整理、校对等;
(3)负责展馆现场施工监督管理和服务协调等;
(4)负责展馆维护及撤馆等工作;
(5)配合做好福建工业馆参展人员的统计。
2、小组成员
组长:陈居雷 省经贸委技术进步处处长
成员:陈亮 省经贸委技术进步处主任科员
陈传芳 省经贸委产业协调处副调研员
王建 省经贸委消费品工业处副处长
杨小利 省经贸委信息中心主任
林慧蓉 省经贸委原材料工业处主任科员
陈东惠 省经贸委环资处主任科员
江宗瑶 省机械联合会秘书长
管秀华 省纺织协会秘书长
杨立青 省工业项目成果及技术需求对接中心
毛建雄 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曹有豪 省信息产业商会秘书长
(三)项目组
1、工作职责
(1)负责企业技术需求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需求的的收集、整理、发布、推介及编印成册等工作;
(2)负责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项目成果(含专利)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及项目筛选、编印成册等工作;
(3)负责6·18对接项目的收集、分类、整理、汇总及录入、统计上报组委会工作(含现场对接项目的录入、统计);
(4)负责福建工业馆布展所需的技术需求和项目成果资料的提供;
(5)参与6·18相关的专场对接会的策划和项目资料的整理;
(6)组织有关企业、行业协会等部门的同志到省内外有关高校、科研院所进行项目洽谈、对接,邀请有关专家参会。
2、小组成员
组长:朱贞 省经贸委技术进步处副调研员
成员:翁强 省经贸委装备工业处副处长
彭泽欢 省机械研究院副院长
陈颖新 省工业项目成果及技术需求对接中心
王辉 省工业项目成果及技术需求对接中心
李闽 省工业项目成果及技术需求对接中心
(四)宣传组
1、工作职责
(1)负责制定省经贸委6·18宣传工作方案;
(2)负责与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媒体、福建电台及组委会宣传中心、6·18博览等单位联络协调新闻报道等相关事宜;
(3)负责各种宣传材料稿的撰写与报送工作;
(4)配合做好宣传片的制作、记者采访、新闻发布会等工作。
2、小组成员
组长:王小兰 省经贸委综合处副调研员
成员:陈祥魁 省经贸委中小企业处副处长
吴建清 省经贸委企业处副处长
陈立基 省经贸委技术进步处副处长
胡文艳 省经贸宣传中心
(五)材料组
1、工作职责
(1)负责做好6·18期间成功对接成果资料的收集;
(2)负责收集6·18各相关信息材料;
(3)负责做好6·18相关工作总结;
(4)负责6·18三天展会资料的分发工作。
2、小组成员
组长:刘少洪 省经贸委技术进步处调研员
成员:杨美芳 原材料工业处副调研员
吴维建 消费品工业处副主任科员
李玲 省经贸委技术进步处科员
(六)后勤组
1、工作职责
(1)负责制定省经贸委6·18后勤保障工作方案;
(2)负责6·18期间有关参展参会人员的报到、食宿安排等接待工作;
(3)负责6·18三天会议的相关证件的发放和人员车辆接送工作;
(4)做好6·18期间企业参展参会人员和省内外参展参会专家教授的统计、汇总工作;
(5)负责6·18期间各相关专题活动的后勤工作。
2、小组成员
组长:周建国 省经贸委办公室副主任
成员:杨蓓 省经贸委计划财务处副处长
胡志平 省经贸委技术进步处副处长
肖洁 省经贸委计划财务处主任科员
林坚 省经贸委办公室
田耕 省经贸委办公室
陈煜凌 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会
十、主要工作进度
(一)2011年3月20日前确定组织机构人员名单。各工作小组根据各自分工要求制定小组工作方案并具体落实。
(二)2011年3月31日前,完成福建工业馆招标任务。
(三)2011年3月31日前征集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需求和企业技术需求。
(四)2011年4月15日前,确定各参展企业的具体工作人员名单、联系电话等。落实参展企业资料(包括书面材料和电子文档)和参展实物。
(五)2011年4月20日前将整理好的部分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需求交由有关高校、科研院所进行项目对接,并分批组织有关企业、行业协会等部门的同志到省内外有关高校、科研院所进行项目洽谈、对接,邀请有关专家参会。
(六)2011年4月30日前,各相关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和协会完成共性关键性技术需求凝炼;各设区市和省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等单位要完成第一批对接项目的录入工作。
(七)2011年5月5日前落实参会企业人员。2011年5月15日前完成专家邀请工作,并按时上报名单。
(八)2011年5月31日前完成技术需求和项目成果的汇编、印刷工作。各设区市和省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等单位要完成第二批对接项目的录入工作。
(九)2011年6月16日前完成展馆布展工作。
(十)不定期召开若干工业专场对接会,向企业推介近年来科研院所开发的可转化的项目成果、向高校推介企业技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