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方案》注重贯彻中央改革精神,贯彻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的部署,衔接省里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改革意见,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推进改革的要求,选择了10个领域44个方面作为年度重点,提出了深化细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和举措。”这位负责人表示。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目的是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社会的作用,推动政府全面正确地履行职能,加快现代政府建设。《方案》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提出了建立审批项目动态清理机制,实行审批服务标准化管理,简化企业投资审批程序,加强对中介机构服务时限和标准的规范,推进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全过程网上办理和电子监察,建设“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等方面的改革任务。
《方案》明确了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要求整合相关职责和机构,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明年1月底前基本完成省政府机构改革任务,重点整合卫生和计生、食品药品监管、新闻出版和广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公务员管理、工业和信息化、内贸和外经贸、涉农以及教育管理机构等;进一步理顺企业国有资产、不动产登记、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检验检测和认证、公共资源交易等职责配置,统一由一个部门承担。明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同时,理顺部门职能,推进省直机关与所办(属)企业和经营性资产脱钩,推进非教育主管部门与所办院校脱钩。
瞄准改革前沿,突出先行先试
《方案》着眼于发挥我省对外开放的优势和特色,提出创新开放开发体制机制的改革任务,包括推动外商投资便利化和贸易便利化,推进厦门、平潭等重点区域先行先试。
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除国家规定必须保留核准的项目之外,省级权限内的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试行外商投资企业在线审批、合同章程格式化审批,试点外资企业设立、变更备案制;完善境外投资规划、协调、服务和管理机制;改进贸易通关协调机制,扩大“三个一”通关模式、无纸化通关等试点范围,提升福建电子口岸功能;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解决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报关难、退税难和结汇难等问题。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是我省近期加紧研究推进的一个重要领域。《方案》在这方面提出了试行“先照后证”登记制,试行新版营业执照,试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延伸“直接登记制”,试行年度报告公示制,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放宽经营范围登记,推行外商投资企业电子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建立异常名录制度等措施,旨在建立“宽进严管”的新型工商登记制度体系和配套监管制度,形成有利于创业就业的良好环境。
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有效降低药价也是群众十分关心的一个领域。《方案》提出探讨药物配送机制改革,取消分区域配送模式,全省设统一配送区域,遴选10家药品经营企业负责药物中标配送,鼓励支持药品零售连锁经营发展,鼓励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委托具有第三方物流资质的企业代运、代储、代送业务,推进药品零售企业“四证合一”等改革任务。
突出福建三大特色
对台交流合作和闽港澳侨合作是我省的一大优势和特色。《方案》提出,构筑对台交流合作前沿平台,加快在对台文化、教育、贸易、投资、交通、能源、金融等方面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拓展闽港澳侨合作,加快推进ECFA、CEPA双延伸和闽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创新对侨资企业、海外乡亲的引资引智引技机制,进一步汇聚侨心侨智侨力。
民营经济是我省经济的重要支撑,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促进其转型升级也是明年改革的重要任务。《方案》提出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准入条件,除国家规定的限制和禁止投资领域外,一律对民间资本开放。改革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简化企业投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备案手续。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和各类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产业和社会事业。进一步强化对小微企业的增信服务和融资支持。为有效解决我省基础产业部分领域竞争不充分、社会资金进入难等问题,《方案》专门就推动交通、能源、市政、水利、通信等基础产业领域改革提出要求。
生态优势也是我省的一项重要优势。《方案》着眼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提出了推动完善流域生态补偿和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推动碳金融、绿色信贷发展,开展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补偿试点,研究建立生态红线管控制度,探索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评价考核体系等重要改革任务,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发展,建设美丽福建。
以人为本,减轻基层负担
针对当前基层负担仍然较重的状况,《方案》提出了减轻社区、企业和农民负担的改革任务,包括理清社区工作职责,属相关部门及其派出的所(站)或街道办的工作,不再向社区摊派;不属社区但与居民相关、确需社区协助的工作,必须“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阳光减负”专项行动,继续抓好惠企政策的落实,归并和取消各种重复交叉的服务收费;围绕农民反映突出的乱收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严禁违规要求村级组织赞助捐款,禁止向村级组织摊派发行报刊、图书和音像制品等。
此外,《方案》还提出严格考核检查评比认定类项目,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没有明确要求的一律予以撤销,确须保留的也要尽可能予以合并精简。
注重基础性制度建设
《方案》 提出了创新“数字福建”建设机制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两项改革任务。
“数字福建”是覆盖全局、推动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工程。《方案》 根据“数字福建”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提出重点要建立健全政务信息的共享机制,建立政务信息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机制,确立电子文件、电子证照作为法定办事依据和建立民间资本参与社会信息化建设机制等改革任务,推动“数字福建”建设迈上新台阶。
社会信用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制度。《方案》 提出,明年我省要开通运行省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省法人信用信息系统和“诚信福建网站”,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实现全省12个重点行业、领域和试点地区信用信息系统与省信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同时要出台、实施各行政管理事项的管理相对人 (自然人、法人) 信用信息使用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实施办法。
最后,《方案》提出,根据中央下一步专项改革的部署,在人大工作、政协工作、纪检监察工作、组织人事工作、政法工作、统一战线工作方面推进政治文明领域相关体制机制建设。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方案》确定的十个重点领域是省级层面推动的重点领域改革。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改革部署,各地、各部门也将相应确定本地区、本部门改革重点,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改革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