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就“预算报告”答记者问

发布日期:2016-03-02    浏览次数:3

  1月25日,江西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省财政厅厅长胡强向大会做《关于江西省2015年全省和省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16年全省和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以下简称“预算报告”)。江西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对“预算报告”进行解读。

  1.问:今年“预算报告”的主要有哪些特点?

  答:今年的“预算报告”,全面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对“十二五”时期财政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对2015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说明。围绕2016年全省和省级预算草案,进一步阐述了预算编制的主要原则及政策依据、具体项目安排、主要工作思路等。总体来看,我觉得,今年的“预算报告”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充分贯彻中央和省委发展理念。“预算报告”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支柱要求,贯彻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围绕省委“十六字”方针要求,强调要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健全推动发展升级政策体系,完善财政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是充分契合“十三五”规划安排。我们在编制2016年预算时,围绕“提前翻番、同步小康”目标,与我省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相衔接。比如,2016年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均为增长9%,略高于GDP预期增长8.5%的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安排较为积极,充分体现了我省财政加快跨越赶超的迫切需要和坚定决心。在支出预算安排中,突出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要求,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特别是围绕实施推进精准扶贫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三是充分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比如,围绕降成本,“预算报告”强调要认真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坚决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推进普遍性降费,深入清理涉企收费,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适当降低企业社会保险费率,帮助企业切实减轻负担、降低成本。围绕去产能,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支持处置“僵尸企业”,妥善解决处置过程中的人员安置问题。围绕补短板,强调要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等。围绕去库存、去杠杆,提出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将政府债务纳入全口径预算,严格实行债务余额限额管理,依法妥善处置政府债务,防范债务风险。

  2.问:请简要介绍一下2015年我省预算执行情况?

  答: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全省财政部门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财政收支目标任务,突出体现为“实现两大突破,创造两个最快”。“两大突破”:一是财政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达到3021.5亿元,并实现百亿元县零的突破;二是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4000亿元,达到4419.9亿元,其中用于民生的支出突破3000亿元。“两个最快”:一是2015年我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国的排位预计提升到15位,“十二五”时期跃升6位,为20年来排位提升最快的时期,特别是2014-2015年两年就跃升了5位;二是2015年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8.1%,“十二五”时期提升5.1个百分点,为20年来比重提升最快的时期。

  特别是,积极作为、主动跟进省委、省政府稳增长22条、创新创业28条,新增120亿元,细化40项财政政策,支持稳增长的力度前所未有。如,成功自主发行978亿元政府债券,其中224亿元新增债券重点投向稳增长领域,置换债券754亿元将2015年到期政府债务全部置换完毕;2015年“财园信贷通”放贷372.4亿元,“财政惠农信贷通”放贷125.3亿元,共有5.2万户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得到扶持,均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加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全年省级共盘活存量资金162.2亿元,全部形成稳增长实际支出;省级专项经费项目由332项压减至139项,压缩率达58.1%;积极创新财政支持发展方式,组建省财投股权基金公司,吸引社会资本设立30亿元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基金、30亿元的鄱阳湖污水治理基金,等等。

  3.2016年编制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省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特别是随着国家战略叠加优势、独特区位优势、绿色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支撑经济发展的政策红利将进一步释放,这些都为促进我省财政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和财政运行仍将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减税降费,给财政收入增长带来压力;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完成精准扶贫任务,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等,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支出压力非常大,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因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财政经济的指导思想,2016年预算安排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收入安排实事求是。收入预期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税政策相衔接。预算收入既不隐瞒、少列,也不多征、提前征收或者擅自减征、免征、缓征应征的财政收入。同时,严禁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下达收入指标。据此,2016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安排3272亿元,预期增长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330亿元,预期增长9%。

  二是支出安排量入为出。按照“保基本、保民生、保重点”的原则,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新增财力主要投向民生,及保障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据此,2016年财政支出预算安排3990.2亿元,比2015年代编预算数增长13%。

  三是中期规划积极稳妥。省级编制2016—2018年中期财政规划,逐步推进市县中期财政规划编制工作。年度预算中涉及增加财政支出,提高标准等一切重大政策,必须与三年滚动财政规划相衔接,提高财政政策的综合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

  四是地方债务规范管理。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切实防范债务风险。将地方政府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同时,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各级政府举债不得突破批准的限额。

  4.《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6年我省将筹集财政性资金1200亿元,办好50件实事。请问,这50件实事包括哪些方面,群众能得到什么实惠?

  答:今年,全省将筹集财政性资金1200亿元,比2015年增加200亿元,继续围绕就业和创业等八个方面,集中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50件实事。

  一是就业和创业方面,涉及政策6条,安排财政性资金约24亿元。比如,增加安排担保基金1.5亿元,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0亿元,其中扶持个人创业贷款占贷款总额达到60%以上。

  二是社会保险方面,涉及政策6条,安排财政性资金约220亿元。包括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助标准、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费率等。

  三是抚恤和社会救助方面,涉及政策13条,安排财政性资金约180亿元。包括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户供养、各类困难群体财政补助、企业军转干部等人员生活补助、抚恤和定补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施临时救助(特别救助)制度等。

  四是医疗保障方面,涉及政策7条,安排财政性资金约280亿元。包括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资助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入开展免费救治工作,提高老年乡村医生养老生活补贴等。

  五是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方面,涉及政策8条,安排财政性资金约320亿元。主要包括扩充农村学前教育、加大义务教育师资培训力度,提高高职院校、特殊教育学校生均拨款水平,向群众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等。

  六是住房保障方面,涉及政策2条,安排财政性资金约75亿元。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同时,对全省农村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深山库区移民等困难群众危房以及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村危旧土坯房进行改造。

  七是扶贫开发方面,涉及政策3条,安排财政性资金约63亿元。主要包括统筹资金40亿元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安排9.3亿元加大对重点贫困县和贫困村投入,对贫困村和贫困户实施精准产业扶持,深入推进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攻坚战;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安排10.36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69万亩,安排2.4亿元以先建后补和股权投资基金等方面支持农业优势产业发展。

  八是群众生产生活方面,涉及政策5条,安排财政性资金约38亿元。主要包括加强食品、药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村交通设施建设,支持市县菜市场升级改造,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等。

  5.通过您刚才的介绍,我深深感到今年群众所得实惠进一步增加。特别是您提到的扶贫开发政策,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可以介绍一下,我们在扶贫开发上投入力度到底有多大吗?

  为了积极贯彻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今年,我们通过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提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幅度,2016年省级可统筹财力的30%用于扶贫攻坚,今后五年省财政将筹集专项扶贫资金200亿元以上,由县级政府包干,统筹用于扶贫攻坚。

  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我们还将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形成扶贫资金使用合力,集中力量办好扶贫大事。通过融资等方式,支持易地安置脱贫。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促进各类资金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同时,我们还将建立扶贫工作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对提前完成年度脱贫任务的地区,省财政适当予以奖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革命老区贫困县提前“摘帽”。

  6.问:省委书记强卫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关于“发挥好金融的杠杆作用”的论述,对创新财政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启示意义。我们想知道,省财政今年在创新支持发展方式,运用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有什么好的思路举措?

  答:在支持经济发展中,如果仅靠财政资金的投入,无疑是“杯水车薪”。前面我提到,为引导并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15年,我们组建成立江西省财投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成功设立了30亿元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基金、30亿元鄱阳湖污水治理基金。

  去年11月,财政部印发了《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对规范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运作和风险控制、预算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我们推进基金管理提供了制度依据。据了解,目前中央已设立9支基金,财政承诺出资约2000亿元,带动社会资本5000多亿元,我们将主动对接中央级基金,争取最大支持。同时,通过盘活、整合等手段筹集财政资金,做大做强省财投基金管理公司,借鉴省外大型基金公司管理经验和资源优势,快速提升我省基金数量和规模,力争建立一个超千亿元的促进发展升级财政基金群,重点扶持省内优秀企业发展。同时,我们还将加强我省引导基金研究工作,做好顶层设计。比如,利用我省现有的基础和条件,深入研究母基金、子基金的构架,各基金之间的联系和侧重,基金的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基金的投资方向、支持重点及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等。在此基础上,选择省委、省政府重点推进的2-3个产业,每个产业成立一支专门的引导基金。

分享到: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