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农业委员会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全力以赴促农增收
儋州市农业委员会种植科干部李如江的一天,是从一路“小跑”开始的。从决定下村到借车、定路线、开车出农委大院,通常用不到10分钟。一天转过4个镇后从王五返回那大的路,能精确地算出是47分钟……一个机关干部把农村路“踩”得这般熟悉,让人开了眼。
农委大院里的不少人跟李如江是“一个速度”。这个5年前由农业、林业、水务三局合一的“大部制”机构,自成立伊始就把农民放在心上,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想方设法促农增收,让农民过好日子,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思路之变
卷起裤腿下乡村
王五镇新荣村村民小组长曾以强见到记者的第一面是要走了电话号码,“下个月选吉日,全村23户老少搬新房,到时请你们来!”5月12日,老曾坐在树荫下宣布这好消息,兴奋随后又变得语气凝重,他对村民说,“农委帮咱农民迈过了最后‘一道坎’,这恩情不能忘……”
今年2月19日,儋州市启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学习环节过后征求意见时,农委党委书记冯步卷发现了问题,觉得“不对劲”。
“单位间征求意见你寄给我,我寄给你,函来函往,基层老百姓怎么想的咋知道?”班子会议上,“闭门修炼”、“自弹自唱”被一一否定,几番讨论后大家思路一致:60多万农民的心里咋想,浮在上面不清楚,得俯下身子,沉到基层,打开大门听意见。
农委直接面向三农,作风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基层最清楚、农民最清楚。全系统530多名党员被发动了起来,班子带头,广征意见,从解决农民增收难入手。
巧妙的设计从走访和调查问卷开始。农委把儋州16个镇划成4个片区,班子成员每两人带一个工作队进区,把意见的征询会开到农民家门口,农民管这叫“村头大会”。
“你们惠农资金不透明!”“农民都不知道惠农资金哪些该补、补多少、程序怎么办!”“退耕还林补贴谁跟领导关系好就给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迟迟不落实!”……
“大会开得很热闹。”王五镇农民何开业记得,每个镇的党委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种养殖大户、合作社农民全部到位,面对面,有问题直接提。
农委副主任谢圣和记得当时情景,“我工作几十年了,没见过这场面,听着农民的酸甜苦辣,我们心头也热辣辣的。”
打破隔阂,迎来的是坦诚。“村头大会”让农委党员干部们有了反思和启示,他们随后在各镇发放了500多份调查问卷,印上各种问题,让农民自己在问卷上打勾勾。下转A03版
“过去只能通过信访传声的渠道被拓宽了,从没这么近距离地感受农民的心声!”农委主任陈木兴感慨说。
新荣村村民都是春江水库移民,移民新房的最后一笔扶持金迟迟到不了位,工程没法验收。而这笔钱就是在那一次王五“村头大会”解决的。当一件件旧账被理清,一笔笔补贴资金晒在阳光下,农委和农民们的心贴近了。
措施之变
一心一意促增收
农委调查问卷的“排行榜”很快出炉,农民意见最大的一项:惠农资金。
瓜菜大棚建设的补贴是惠农资金中农民反映非常强烈的问题。“有领到补贴的种一年就弃荒,可有的连续种几年却没一分补贴,农民意见大。”冯步卷说。对此,农委成立3个检查组,下村一户一户走访调查公示,登记造册,补建大棚180多亩,追回169万元不符条件的补贴资金。惠农资金怎么申请怎么用,农委编成小册子,发给农民,挨户讲解。
资金透明了,人心透亮了。冯步卷和党员们也一起梳理着厚厚的一沓调查问卷,汇编成册。为了让党员干部们清醒不忘这一件件农民呼声,他在册子上写了大大“原汁原味意见”6字。
农委党委了解到,农民的问题多集中在不懂市场、缺乏技术、基础设施落后,尤其还有对水的渴求。
“这么多年了,农民还要为水发愁,咱们当党员的,如果只坐机关,怎么能找出农民的心结?”冯步卷动员说。
在农委投入4000多万元建设新州自来水厂前,新州镇黄塘农民生活用水是靠水桶挑进家的。“以前拖拉机开进村,50斤干净水卖2元钱,一天买水最少得4.5元,比正常的自来水价格高出几倍。”
儋州市农委加快建设镇级中心水厂和村级饮水工程,至今年已解决近8万人的饮水难。十年来群众反映最强烈、社会影响最大的新英地区群众缺水问题一朝破解。新州镇黄塘村农民郑华金感触深刻,“等了4年,今年终于等到了干净水!”
“透彻”、“全面”、“真实”,这是记者走访时听到群众对农委说得最多的几个词。而农委也从群众口中真正体会到对增收的渴望。
今年农委倡导农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收效,在王五镇水坎村农民的田头显出了“风光”。甘蔗地改种成百亩黄秋葵,每斤地头收购价达5元。“一年摘3季,30亩净利润15万元。”过去,这在种植户柯万学的眼里不敢想象。
在光村镇雪茄烟叶种植基地,农委今年将大排沟修建完工,并鼓励农民从单纯打工到承包烟叶种植,3000亩雪茄基地给农民带来了实在的收益。基地经理沈笔醒说,企业带着2000多农户参与种植管理,光白沙塘村年人均收入从过去的1270元提高到7000元,3年中35户受益农户建了新房。
在晒烟房记者见到了村民王奠兰,如今,他除了向公司租出6亩多地,同时还承包了60亩地种植烟叶,他掐指一算,去年仅承包收入就有3万多元。
作风之变
廉控监督聚民心
农委历来项目多、资金多,怎么把“风险点”变为“安全点”?
在考核干部促农增收实绩的全程,农委对自己的党员干部工作进行了一次“检修”。
围绕为民务实清廉,农委启动“廉政风险防控”的预警机制。通过个人自查、部门筛查、领导评查、党委审查“四查”,在125项岗位业务和工作流程中查找出807个动态风险点。
对已发现的风险点,农委向部门或个人发出提示性预警、督导性预警或纠错性预警,部门或个人接到预警须立即整改。
“3月份实行预警机制以来,农委有5人(含部门)收到预警通知书,通报批评2人,解聘3人。”冯步卷说。
4月18日,有群众反映林业服务大厅办事员上班聊天,次日,农委的预警通知书就下达了。
一位曾收到预警通知书的干部告诉记者,“手里攥着个通知书,比过去口头批评难受得多,不整改解决问题,觉都睡不着。”农委纪委书记万俊说,此举固然给干部增加了压力,但也有效督促其改正,实际是保护干部的一种举措。
干部的作风在机制的监督下转变,越来越多农委干部动真情、出真劲、办实事。4月以来,儋州黑皮冬瓜出现“卖难”,滞销十余万吨,田间收购价降到了1毛多,五一期间,农委两个考察组分赴北京、天津、武汉、长沙等地对接客商,3天卖掉1000吨冬瓜。
农民们由衷感慨:“有农委出面,我们心头踏实很多。”5月的儋州,望不尽的田野上一片欣欣向荣!